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也能通过克隆技术复制出同一个人吗?在英国科学家采用克隆技术成功地获得克隆羊后,人们开始关注克隆人的问题。为此,科学家就以下问题做了回答: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克隆     
韩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了30个人类胚胎,并从中提取出干细胞,这是克隆技术适于人类的第一个证据。研究人员计划由此衍生出胚胎干细胞系,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复杂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为克隆动物的出现而欢欣鼓舞,并盼望着克隆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实惠之时,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成果无疑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科学家们说,克隆技术缺陷太多,离投入实用还远得很。  相似文献   

4.
事件     
克隆“多莉”羊的英国科学家跳槽新加坡成功克隆“多莉”羊的一名科学家辞掉在英国的工作,加入新加坡一家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公司。世界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多莉”羊,是苏格兰一组科学家的集体研究成果,现在这组科学家中的科尔曼博士将跳槽新加坡的 ES 细胞国际公司,从事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科尔曼说,新加坡在  相似文献   

5.
张建松 《科技信息》2001,(12):27-29
美国马萨诸塞州先进细胞技术公司上月宣布:首次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人类早期胚胎。消息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美国总统布什当即表示100%地反对,并敦促国会尽快通过禁止克隆人的法案,巴西、德国、法国、墨西哥、意大利等国的政府或专家也纷纷表态,一致谴责美国科学家克隆人类胚胎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杂志最近评选出1997年世界科技十大突破,它们是:一、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成年哺乳动物——绵羊“多利”;二、美国“火星探路者”号飞船实现火星着陆考察;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瑞士的科学家们在新一代同步加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克隆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描述克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严格区分“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的观点,并从辩证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克隆技术的影响,指出只有“治疗性克隆”能促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法律、伦理纳入克隆技术的发展框架,促进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克隆技术的研究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动植物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及该技术在动植物中的应用和发展,并就克隆技术对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克隆技术研究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克隆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中,讨论了近年来克隆技术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其进行了总结。全面综述了动物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在“Dolly”羊、猕猴胚胎干细胞以及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克隆中所取得的各项技术突破,面临的问题以及克隆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信息     
人类的克隆韩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了 30个人类胚胎 ,并从中提取出干细胞 ,这是克隆技术适于人类的第一个证据。研究人员计划由此衍生出胚胎干细胞系 ,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复杂的疾病 ,进而为患者生产出与遗传匹配的置换细胞。“分子吸脂术”可使实验鼠减肥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分子吸脂术”使肥胖实验鼠的体重在 1个月内减轻了原体重的 1 3。此方法主要是通过摧毁为脂肪组织提供“给养”的血管而达到减肥目的。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阿拉普教授在 2 0 0 4年 5月 9日在网络版《自然 医学》杂志上介绍 ,脂肪组织能够像肿瘤一样快速扩张 ,…  相似文献   

11.
<正>“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的一大进步,但它始终逃不过道德这一话题。”20年前,克隆羊多莉问世,科技媒体界顿时一阵轩然大波,许多人害怕克隆技术被滥用,甚至认为克隆人将出现在社会。然而20年过去后的今天,克隆人仍然没有出现,克隆技术依然只存在于科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9,(1)
1998年的下半年,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克隆人的研究尽管在国际上受到禁止,但是,一旦扫除了技术上的障碍,向首例人体克隆技术进军的步伐是挡不住的"。目前从事猴子克隆研究的美国科学家就正在为人类克隆开辟道路。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俄勒冈比弗顿地区灵长目动物中心的唐·沃尔夫,采用胚胎细胞就已经克隆出两只猕猴。对此沃尔夫说:"如果我们能够克隆猴子,几乎所有的人就会明白这项技术对人类意味着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分子生物学专家斯尔佛指出,在市场导向经济社会,从供需角度看,"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克隆人的技术在某些国家被禁止,并不表示在全球都能控制这项研究的发展趋势。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锡德  相似文献   

13.
自 1 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后 ,引起各国政府对克隆技术在人体和科学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的重视。近年体细胞克隆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干细胞培育技术已日趋成熟 ,一方面通过动物实验可以解决生命科学上的未知问题 ,尤其是人们期待其在再生医学和再生医疗上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也感觉到 ,在克隆动物实验研究和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实验研究方面其界限尚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 ,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 ,对此项研究进行规制。在 1 997年 5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克隆技术的决议” ,明确指出不允…  相似文献   

14.
 从1865年到世界上首个克隆动物--"克隆羊"诞生的100多年间,人类一直在进行相关研究。有一个问题直到现在仍未得到完全的回答--人类来自于一个单一的细胞,但现在还不完全清楚的是,这样一个单个细胞是如何产生胚胎并形成其他器官的。1865年,著名科学家韦斯曼(Weissmann)认为,细胞的分裂是不平均的,这样导致在细胞分裂之后所获得的结果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把细胞分离进行移植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正是这样一种对换,导致了克隆技术的研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的生殖会带来许多的社会伦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从长远的角度讲,克隆技术作为治疗人类生殖缺陷的手段,并非缺乏其合理性。但是在财力、物力、人力条件不够充分、人们接受新科技观念未成熟的情况下,必须谨慎处之,且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其进行限制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绵羊多莉(Dolly)在英国呱呱坠地,克隆技术忽然浮现在人们眼前。克隆其实就是无性繁殖。这一在种植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技术,如今突破性的应用在哺乳动物上,立即散发无限魅力。然而,任何突破性的科学进展既带给人类探索和征服自然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人们无所适从的恐慌,克隆技术也不例外。更多的人还没有认真对克隆技术将会带  相似文献   

17.
英国威康信托-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历经8年努力,他们成功地破译了人类第6号染色体遗传密码。人类第6号染色体是迄今科学家破译的包含基因最多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正当人类全长cDNA快速克隆技术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时,博容公司开始了他们此项计划的产业化道路。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毛裕民和谢毅两位科学家向这一难题发起了挑战并在1995年11月产生了创造性的构想。截止1997年11月,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成功跨越了这一障碍,1998年3月由他俩领衔创立了上海博容基因开发有限公司(由博容,博道,生元等六家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目前博容公司不但拥有上述全长cDNA高  相似文献   

19.
李斌 《科技潮》1998,(9):33-35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然而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现象的加剧,导致大熊猫的种群数量下降。就在人们为大熊猫的命运担忧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毅然站出来:用克隆技术复制大熊猫,探索拯救濒危动物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蛇的新用途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蛇是如何调节自身血液循环,以便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类在陆地上和太空中的血压变化。最近,NASA 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作了一项实验,为了便于比较研究,科学家们把蛇分为三类——水栖蛇、陆栖蛇和栖息在树上的蛇。首先把蛇置于增大的引力场中,然后科学家们开始测量在加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