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被称为我国第六大沙漠.由于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对库姆塔格沙漠没有进行过综合科学考察,成为中国沙漠科学考察的一个空白.2005年8月26日至9月24日,在甘肃省科研项目资助下(QS041-C31-03),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组织发起,聘请中国科学院郑度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根生研究员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卢琦研究员为科学考察顾问,在2004年9月前期考察的基础上,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兰州大学15名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库姆塔格沙漠科考队,首次对库姆塔格沙漠的地质、风沙地貌、动植物种类及分布、地表水系分布特征和变迁、沙漠气候和风沙活动等进行了全面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变迁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探测与史籍资料表明统万城建城之前,这一带的自然景观是农牧兼宜,水草丰美,但在统万城建城时,本地区已有“沙阜”、“沙丘”、“沙陵”,自然景观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沙漠环境。环境的变迁主要受气候波动而变化,以后又由于人类活动的叠加使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对毛鸟素沙地成因与变迁的研究,应从时空角度出发,综合其沙地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及影响环境变迁的人为因素,利用多学科交叉,相互印证,方可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进行1∶5万区调工作时,发现新疆阿克陶县恰尔隆南克英组顶部存在一个不整合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古风化壳与底砾岩、地层缺失及地层化学异常等。研究表明,它是震旦纪—泥盆纪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相由滨海—浅海相朝沉积盆地演化中造成沉积中断而形成的。实测剖面、填图工作、化学地层及古地理特征均反映出该界面的存在。这一发现对阐明西昆仑石炭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否定了前人区域断裂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晚新生代亚州内陆干旱化作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古环境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基于对中国西部风尘沉积序列与沙漠内部及周边地层、地貌等地质证据的分析,总结了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吉特、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和毛乌素等沙漠/沙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认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自3.4Ma出现之后,在2.8Ma进一步扩张,其他沙漠直到晚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才开始出现,最终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由西向东阶段式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晚新生代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地区磁性地层与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格山剖面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记录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塔里木海湾消亡、副特提斯海最终退出塔里木盆地发生在4.2 Ma以前;3.4 Ma塔里木盆地首次出现大型流动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形成;2.6 Ma塔里木盆地干旱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沙漠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当今极度干旱的大型沙漠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古对比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建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总结,重点阐述了天然植被分布区域变化、河湖水文状况变化、黄土地貌变化、沙漠形成扩展等问题的研究状况。同时,还提出了今后环境变迁趋势及调控变迁方向与速度之措施。  相似文献   

7.
哀牢山和右江西部是华南板块古大陆边缘海西—印支期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该区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火山岩产于洋盆裂谷系、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不成熟岛弧和弧后盆地裂谷系四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环境中。有意义的是古特提斯洋板块相对华南板块于海西期扩张和印支期俯冲,哀牢山和右江西部的火山岩和板块构造环境出现相对应的同步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野外露头剖面和钻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显微薄片鉴定,对黔南—桂中地区的二叠系进行了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和古地理演化研究.将二叠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或称为二级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识别出了海岸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台盆沉积体系,黔南地区以台地相为主,桂中地区则以“台-盆”相间为特征.通过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地理演化研究表明:早二叠世,受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构造抬升作用的影响,黔南地区为暴露剥蚀区,桂中地区为“盆-隆”相间的沉积格局;中二叠世,受海侵作用的影响,黔南地区以台地环境为主,桂中地区演变为“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早期的东吴运动造成研究区大面积隆升剥蚀;晚二叠世中晚期,海侵作用使黔南地区再次成为碳酸盐台地环境,并且在桂中地区则再次形成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上述盆地结构演化控制了礁滩相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经历了三大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演化阶段,中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改造阶段.三大阶段造就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上、下油气组合.与国外海相沉积盆地和国内陆相沉积盆地相比,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形成时间早,热演化程度高,经历了长期演化和复杂的生烃与成藏过程,勘探目的层埋藏深等特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明显受控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烃源岩发育与空间分布;优质盖层的发育与分布.尤其是膏盐岩的分布:有利储集相带发育与分布.同时,我国大中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田往往发育于沉积盆地古隆起、古斜坡及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目前我国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前景主要应聚焦在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周缘、鄂尔多斯盆地.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在保存条件良好和有利油气聚集的部位仍可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丁再盛 《甘肃科技》2011,27(20):80-81
根据近10年疏勒河水质监测资料,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疏勒河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及10年水质达标率进行了分析评价,应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疏勒河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2000~2009年变化幅度为20.O%,水功能区个数达标比例非稳定上升。2000~2009年变化幅度为4.4%,水功能区河流长度达标比例非稳定上升。通过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为疏勒河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定性、层序地层格架定时、构造演化定发展、古厚度定量和三维地貌建模技术可视化成图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辽河滩海东部地区古近系关键构造期古地貌进行恢复。研究结果表明:辽河滩海古近纪经历了伸展裂陷幕、第一裂后热沉降幕、走滑伸展再次裂陷幕和裂陷收敛幕4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古地貌特征不同,由其制约的层序构成和沉积体系展布也显著不同。伸展裂陷期古地貌具有坡陡盆深的特点,层序体系域构成齐全,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第一裂后热沉降期古地貌具有坡缓沟多的特点,层序体系域构成齐全,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走滑伸展再次裂陷期古地貌具有坡陡盆深,沟梁斜列的特点,层序体系域构成较齐全,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裂陷收敛期地形变化平缓,趋向于平原地貌,层序构成不全,整体缺失低位体系域,以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华南地区前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广泛发育硅质岩,开展不同时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对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南地区前寒武系至二叠系硅质岩主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数据,结合岩石学、古生物等资料,对华南地区元古代和古生代7个层系中硅质岩开展了对比分析及成因探讨。结果表明:(1)震旦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远洋盆地,热源受南华裂谷等张裂事件影响;(2)寒武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远洋盆地和大陆边缘过渡带,热源受到地壳张裂作用影响;(3)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大陆边缘环境,热源与地壳的张裂作用有关;(4)泥盆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广西运动造成火山活动有关;(5)石炭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地壳张裂作用有关;(6)二叠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震旦纪—二叠纪时期,华南地区与构造运动相伴生的热液活动为硅质岩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硅源,是该地区硅质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且硅质岩清晰记录了华南地区震旦纪—二叠纪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13.
太原组山西组煤系地层形成过程也是沉积环境由浅海相、海陆过渡相到陆相的演化过程,相对海平面变化呈现前期上升随后震荡下降趋势。利用测井曲线、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煤岩层组合特征及钻孔地层资料进行地层对比分析,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煤层时空分布的成因;并勾画出海平面升降曲线,归纳古地理沉积环境的演化顺序及对应的沉积环境煤层的煤质特征成因并总结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14.
晚更新世末期东亚季风活动与陆架区沉积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距今18000年的最后冰期最盛时期到距今10000年开始的全新世海侵,全球气候发生过急剧的变化。位于亚洲东部的古季风活动也经历了盛衰变化。大量的钻孔及浅地层剖面分析资料已经证实,冰期最盛时期陆架区古季风活动加强,陆架出现了沙漠环境与黄土沉积。当冰期结束,气候转暖,冬季风减弱之际,南黄海陆架及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沙漠与黄土分布范围也随之缩小,原先的沙漠活动区变成了黄土分布区,也就是所谓硬粘土沉积区。随着古季风活动的进一步衰退和海面的不断升高,来自陆架区的东北风变为冷湿气流。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陆架上出现了有利于沼泽发育的环境,全新世海侵把泥炭层淹没。陆架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层中出现沙层、硬粘土和泥炭层的沉积序列,即“三元沉积结构”,是古季风盛衰过程的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历史地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各类地理考察成果、卫星影像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采用历史地理学溯源法、地名学分析法、历史文献和历史地图解读等方法,对一直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的天山北坡三屯河与呼图壁河水系的历史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证研究,提出了近300年来玛纳斯湖群的历史变迁与三屯河、呼图壁河水系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复原了近300年来三屯河与呼图壁河水系河道变迁、水流空间分布过程及其与玛纳斯湖群历史变迁的密切关系,并且结合新疆近350年来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变化的特点,分析了不同时间阶段河流水系变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依据新的地层划分方案、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详细研究了须家河组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湖泊、海相三角洲、滨岸和海湾六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古地理演化经历了由海相环境-海陆过渡相环境-陆相环境的转变;在须四早期,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褶皱成山,使研究区与阿坝海域完全隔绝,整个四川盆地真正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总结和展示中德双方科学家在新疆地质古生物学领域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商讨未来进一步开展的科学合作,在中德科学中心支持和资助下,2004年4月25日至5月4日,由我校主持的“中德合作新疆古生物、地质演化及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并于会后赴新疆吉木萨尔、郝家沟及陕北等地进行了野外考察。来自中德两国地学界近20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的30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头屯河组进行连井区域对比,分析车排子地区侏罗统头屯河组厚度变化和地层尖灭线位置。采用地层厚度法和层拉平方法研究头屯河组古地貌特征,分析古地貌构造单元。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平面图分析古地貌演化和被改造后的特征。开展地震属性与沉积相分析,并结合井下岩性特征,分析古地貌对沉积和岩性的控制作用。车排子地区头屯河组古地貌呈坡—沟—隆—凹组合特征,斜坡的陡缓程度对沉积相的类型和岩性及其沉积物的粗细有一定的影响,沟谷既是输砂通道,也是聚砂的重要场所,现今砂体的分布与沟谷展布方向关系密切。结合古地貌、构造演化和沉积相特征分析了车排子地区头屯河组油气藏地质和分布特征,指出了该地区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剖面地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境内,区域构造虽属郯庐断裂带北段西支依兰—伊通断裂带,但剖面地层形成年代却早于依兰—伊通断裂带【1】。剖面出露的登娄库组地层厚度共288.60m,其底部与营城组火山碎屑岩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上部地层未完全揭露。通过对剖面地层的细致考察同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该剖面登娄库组地层主要沉积了一套粒度较粗的陆源碎屑岩,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总体反映了构造运动强烈、周边地形起伏大、山区剥蚀强烈等特点的沉积环境。受断陷脉动式沉降【2】活动的影响,地层沉积相演化规律为:湖相→扇三角洲相→湖相→扇三角洲相,并在湖相和扇三角洲相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识别出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20.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盆地周缘露头、盆内钻井资料系统总结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的地层、古生物特征,探讨了白垩纪的古环境.白垩系划分为下统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及银根组,上统乌兰苏海组.地层特征盆地各区差异明显,巴音戈壁组北、东部以含烃源岩,西南部以不含烃源岩为特征;苏红图组西部以不含火山岩系和含煤层,东部以含火山岩系为特征.白垩系地层中发育介形类、双壳类、叶肢介、轮藻、藻类、腹足类、鱼类、昆虫、古植物和孢粉等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白垩纪可分为早白垩世的暖温带—亚热带干湿交替过渡性气候和晚白垩世的亚热带—热带半干旱—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