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永生 《科技知识动漫》2007,(9X):100-100,91
现代医学认为,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试想,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生理健康,更不可能获得社会健康。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在人的健康领域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把生理健康看作健康中的“硬工程”,那么心理健康则是健康中的“软工程”。现代科学认为,一个健康成长的现代人,应该具备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健康因索,由此可知,仅注重生理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害的,尤其是在少男少女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令人烦恼的“神经衰弱”“神经衰弱”这个名词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中学校园,不少学生对它并不陌生。然而,它的确困扰着不少少男少女们。失眠、健忘、困倦感等。不少人不认识这个’小恙”。总认为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这已是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的;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从容地负担起繁重复杂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求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我控制情绪和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促进生理健康。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调节情绪,调节心理矛盾,降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扬雪萍 《科技资讯》2010,(32):166-166,168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心理是否健康事关人生幸福与事业发展。大学阶段培养和保持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大学新生进校之后由于人际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不少心理困惑,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培养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希望每位大学生都能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成长,体现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体育锻炼不仅能从生理角度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能纠正人的心理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体育锻炼和心理、社会健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社会心理健康有利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社会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既是性心理发育的高峰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最为迅速也最为不平衡的时期之一。特别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已经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青年组,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李淑然等,1989;王淑兰等,1991;范存欣等,2001).樊滞珉在研究中发现(1994),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而且仍呈上升趋势。因此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和促动因素,为有的放矢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好心理保健工作以及对未来人才的培养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1心理健康内涵1.1心理健康一词的来源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1903年心理卫生运动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都是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如生理健康那样具体、精确。因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众说纷纭,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自身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角色期待等特征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社会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心理健康是人体全面健康的重要一部分,人的健康包括二大部分,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要想完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要学会调控激情,正确对待挫折,了解生理和心理是紧密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只有具备心理健康状态才能维护身心功能协调稳定,免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黄建蓉 《科技信息》2011,(3):250-251
在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中职学生特殊群体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正确培养与指导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加强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对中职学生此类特殊群体的正确生理指导及心理干预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尤为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质与健康的问题愈发重要,“体质”是体育界研究健康问题的视角,在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发生重大改变,“三维健康观”和“生理-心理-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时代背景下,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它们的关系以已成为体质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娜  冉灵涵 《科技资讯》2014,12(19):192-193
现在我们所说的健康,不仅仅是指人们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大幅加快,生活节奏也相应加快,人们必然要面对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具有更加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大学生作为人群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人,他们处在大量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但是生活经验尚不足,处理事情的能力有限,还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图对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工作压得焦虑心烦;陷入感情风波无法自拔;总是莫名其妙的动怒;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若遇到类似的状况,您可以考虑在今年的体检计划中加入一项"心灵CT"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与习惯。不过一个人的健康实力与健康管理范畴还不止于此。除了生理健康,还有心理与社会适应力水平,而这两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实力。做心理体检也成了眼下格外受到重视的一件事情。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对于现代人来说,健康与否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概念也在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如下新的涵义:"健康不但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摇篮.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忽视.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其中不少人陷于心理障碍不能自拔.因此,论述人的心理实质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探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和接斑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新的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论健康照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照明科学技术也是为人类的发展和需要服务的,健康照明满足了人类社会健康地向前发展的迫切要求,它更强调了照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使照明具有保健照明的作用。健康照明与绿色照明一样,强调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同时还与舒适照明一样,强调了满足人的心理和心理上舒适要求。健康照明是绿色照明和舒适照明发展的必然,但突出了保健照明的作用。总之,健康照明是一种有利于人类、环境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照明,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一种二十一世纪的照明。  相似文献   

16.
郭成洁  殷会艳 《科技信息》2012,(25):248-248
心理健康是技校学生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在社会的迫切必要。怎么样增强技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怎么样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等特征,确定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提升适应本领,把个体辅导和集体辅导相联合,不停提升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  相似文献   

17.
叶华 《科技信息》2009,(30):I0298-I0298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过去,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可想而知,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的健康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适应现代社会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愈来愈显示其重要地位.据有关调查,当今中小学生中1/5的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逆反、厌学、偷窃、敌对、抑郁、焦虑、嫉妒、孤僻等,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目前,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策略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英 《科技信息》2008,(19):297-297
健康的真正含义就是“身心和谐”。“健康”除了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如今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主要试从热爱关心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游戏中疏导幼儿心理等方面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消灭在萌发期,使每位幼儿都在轻松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20.
过去,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可想而知,心理健康已成为人的健康重要标准之一,也是适应现代社会重要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愈来愈显示其重要地位。据有关调查,当今中小学生中1/5的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自卑、逆反、厌学、偷窃、敌对、抑郁、焦虑、嫉妒、孤僻等,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目前,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