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富存、经济落后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鄂西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突出,但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服务水平和旅游品牌建设亟待提升。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历史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机制,盘活市场,以扭转型战略发展为基础逐渐向增长型战略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2.
朱珠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11-11,15
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旅游人才。要加速镇江旅游人才培养,必须加强旅游院校的建设,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同时旅游企业需抓好内部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且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库,提高旅游人才待遇,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要求,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3.
旅游品牌的创建和管理,是旅游业发展的焦点问题。烟台市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品牌建设上,存在着缺乏本地特色,形象模糊,行业整体实力不强与环境基础不牢固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烟台市努力定位城市形象品牌,将“中国北方最佳休闲城市”作为城市品牌发展的总目标。培育发展旅游企业品牌,提高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品牌,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性需求。通过资金扶持、集团化运作、加强配套设施等,优化旅游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建设,使得旅游人才在数量、结构和素质上都能适应旅游竞争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兴山县与巴东县同属湖北西部地区的三峡版块。两县又与另一个核心版块神龙架相邻,可谓是同处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个大圈中的两个小环。既是同心的,也是相交的,既有相同的圈内大背景,即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又有不同的旅游文化资源,即昭君文化和纤夫文化。而搭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平台,再造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使之进入大区域、大旅游文化建构的现代历程,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与民族区域文化呈开放环境和蓬勃态势向前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5.
李军  杨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9-22
文化旅游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不可替代的旅游类型。宜昌作为旅游相对发达地区,自然生态旅游发展良好,而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薄弱。通过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品文化化开发、推进文化保护开发和旅游发展对接、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保障体制等措施来推动宜昌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是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对Landsat TM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利用现状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对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8个市(区)2000年、2007年、2012年三个年份的生态消费量和承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数据得出2000-2012年鄂西圈生态变化的整体趋势.研究表明,生态足迹与GDP相关系数为0.775,呈显著正相关;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937,为高度正相关;鄂西圈各市(区)的GDP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33,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推测鄂西圈各市(区)产业模式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这将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鄂西圈各市生态足迹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而生态承载力各年基本保持不变状态.且鄂西圈各个市(区)均呈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大,并且有赤字逐年加大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产业生态化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不足、借鉴经验,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生态化模型,提出分别从三个层面去建设,对旅游企业及周边企业提出不同要求,以达到旅游企业生态化生产,并以此为中心进行产业生态集群的建设,以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政府发挥其职能,为旅游产业生态化保驾护航,推动旅游产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同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却出现不符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望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生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旅游人才的质量越来越受重视。加强中职旅游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优秀旅游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职旅游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意义谈起,提出了旅游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框架,并对实训基地建设作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在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对乡村旅游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针对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思想认识不高、产品雷同、经济粗放、品牌不足、设施落后、人才缺失等问题,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相应对策,从事业和产业的角度推动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旅游企业中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制胜法宝,加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尽快消除绩效考评中的不利因素,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成为旅游企业构筑人才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赵梅芳 《科技信息》2007,(15):126-127
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旅游类人才与旅游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了一定的不协调。一方面大多数旅游类的毕业生不愿到旅游企业(旅行社和旅游饭店)就业,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不愿意接受旅游类毕业生。本文针对这个矛盾,从高职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疆旅游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教育成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就当前新疆旅游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初步分析,提出新疆旅游教育发展应正确树立旅游教育观,优化旅游教育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旅游师资水平的建设,推动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交流合作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宜昌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和中国旅游名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必将带动和促进宜昌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历史茶文化是构建当代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内涵。文章通过对宜昌历史茶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总结取得的主要成绩,弄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挖掘历史茶文化资源、促进区域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地方性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与旅游企业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造成这种人才失衡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并不符合旅游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和科研支撑,而当前江西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环鄱阳湖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把握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教学,以创意双师型为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并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吴宾 《科技资讯》2013,(9):238-239
体育旅游以其健身与娱乐相结合井且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成为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一嘎被重点考虑的提议。本文针对开发鄂西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益处与弊端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旅游圈构建中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泺的建议,以期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旅游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首先面临的是对旅游人才的冲击,因此旅游企业必须把吸引人才、用好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抓好,从而有效地减少人才的流失。本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知识,分析了旅游企业中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及有效防止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旅游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杨 《科技信息》2009,(27):I0011-I0011
旅游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引发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作为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教育工作者,应为旅游企业培养出适合信息化社会的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本文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旅游电子商务》的课程定位和特点.并提出有关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和科研支撑,而当前江西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环鄱阳湖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把握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教学,以创意双师型为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并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才能更好地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