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用量子化学AM1方法研究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化学键和结构与毒性的关系.获得该类化合物的毒性与R-Si反键σ轨道能级密切相关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1-苯基杂氮硅三环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基集包括了硅原子的收缩的STO-3G的3d轨道,研究结果表明:硅的3d轨道对形成苯环与硅之间的σ,π相互作用和N→Si配键均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1-苯基杂氮硅三环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基集包括了硅原子的收缩的STO-3G的3d轨道,研究结果表明:硅的3d轨道对形成苯环与硅之间的σ,л相互作用和N→Si配键均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杂氮硅三环是具有特殊结构和显著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在杂氮硅三环化合物中引入磺酰基,合成了8个芳基磺酰氨基丙基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活怀较好的为侧链胺基氨原子未被完全取代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ZSM—5沸石膜合成中几个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热合成法在Al2O3陶瓷载体和SiO2复合膜上成功地合成了ZSM-5沸石膜。考察了ZSM-5沸石膜合成中载体性质,合成溶液的碱度,水硅质量比,晶化时间等对成膜的影响,探讨了沸石膜的生成机理并对合成的沸石膜进行了XRD及SEM表征,表明当合成液水硅质量比为100时,主要是液相晶化机制起艇,表面的Si-O键或Al-O键参与晶化,使膜与载体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1,2-二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丁基锂作用生成[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负离子盐),后者随即与六羰基钨反应形成1,1-[四甲基二硅撑]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钨负离子盐],(Me2SiSiMe2)·[Cp′(CO)3W-]2·2Li+(I).(I)分别与六种卤化物反应,生成在钨原子上引入取代基的产物:(Me2SiSiMe2).[Cp′W(CO)3R]2,(R:Me,C2H5,2;PhCH2,3;CH2COOC2H5,4;CH3CO,5;P3hSn,6).(I)用醋酸处理后,随即分别与CCl4,NBS及I2作用,生成相应的钨卤化物,(Me2SiSiMe2)[Cp′W(CO)3X]2,(X:C1,8;Br,9;I,10),(I)与Fe3+/H3O+作用发生氧化偶联,生成双核W-W键产物(Me2SiSiMe2)[Cp′W(CO)3]2,11.(Cp′=C5H4)  相似文献   

7.
MgO-B2O3-SiO2三元系1000℃时,35%≤MgO%〈60%组成范围内平衡相均为固相,其相关系可由Mg3B2O6-Mg2SiO4-Mg2B2O5,Mg2B2O5-Mg2SiO4-MgSiO3,Mg2B2O5-MgSiO3-SiO2三个结线三角形表示。各平衡相量之间关系可应用XRD定量相分析或重心规则计算。  相似文献   

8.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9.
取代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取代三烷氧基硅烷与三乙醇胺的酯交换反应合成了4个1-取代杂氮硅三环,以氯丙基杂氮硅三环与亚磷酸酯进行Arbuzov反应得到2个含磷酰基的杂氮硅三环。氨丙基杂氮硅三环与芳醛的缩合反应得到4个含芳亚甲氨基丙基的杂氮硅三环化合物,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条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2MV电子静电加速器,研究了热氧化工艺与SiO2-Si结构的电子辐射效应和辐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高能电子辐照SiO2-Si结构引起的MOS电容平带电压漂移ΔVfb与SiO2膜厚dox^2成正比。由P型硅为衬底或掺氯氧化的SiO2-Si结构对电子辐射较敏感;而由磷处理或干N2热退火的SiO2-Si结构能有效地降低对电子辐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国债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国债市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国债筹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出来,成为国债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这里通过对全球国债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分析,得出通过境外发行国债等方式来降低国债筹资成本,促进国债市场现代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中钢筋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而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滑移关系对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此 ,必须获得实际的数值模型或数学关系。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体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续梁的结构行为 ,本文结合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 ,就高强混凝土、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滑移性能开展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叙述了在课题中使用的钢筋、钢绞线与所使用的高强混凝土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温度作用对碳纤维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温度作用对碳纤维(CFRP)—混凝土黏结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首先进行了温度作用下不同固化条件的胶黏剂黏结性能试验,研究了温度作用及固化方式对胶黏剂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玻璃化温度是影响胶黏剂高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温度作用下胶黏剂材料的黏结性能退化大部分发生在其玻璃化转变区域.其次,结合常温下已有的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提出了温度作用下界面黏结应力—滑移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汇总和分析了目前已有的CFRP—混凝土界面试验研究结果,引入胶黏剂玻璃化温度这一参数,给出了温度作用下CFRP—混凝土界面剪切黏结强度、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剪切刚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硬泡材料与粉煤灰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氨酯硬泡的不同厚度与高度因素来对聚氨酯硬泡材料与粉煤灰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硬泡与粉煤灰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与聚氨酯硬泡厚度有关与聚氨酯硬泡高度基本无关,测得内径为40mm聚氨酯硬泡粘结力约为60 kPa,内径为50 mm聚氨酯硬泡粘结力约为100 kPa.  相似文献   

15.
锚杆作为岩土工程的主要支护材料,广泛应用于边坡、基坑、隧道等工程中。目前在工程中最为常见的锚固技术,是有变形钢筋与水泥砂浆经钻孔注浆而形成。在实际应用中,因钢筋易腐蚀,耐久性差的特点,成为锚固工程中的一大隐患。GFRP锚杆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性强、低松弛等优点,可以替代钢筋作为锚杆应用于锚固工程中。但GFRP筋作为脆性材料,其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握裹力能否满足要求,将会直接影响到锚固效果。通过对不同锚固深度的GFRP锚杆与水泥砂浆室内拉拔试验,发现握裹力随锚固深度增加而增大,握裹强度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同时水泥砂浆凝固时间对握裹强度有较大影响,7天初凝时握裹强度仅有28天终凝时的60%左右。通过与同等直径钢筋锚杆与水泥砂浆握裹力对比发现,GFRP锚杆与水泥砂浆握裹力能够达到钢筋锚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高精度密度泛函方法对单羰基钆的几何、电子结构和化学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羰基钆中存在着键合异构现象,稀土元素钆与CO之间的配位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4f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成键。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地区普光、河坝、元坝等区块的海相天然气藏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地区目的层埋藏深,地层压力和温度高,H2S和CO2含量高,属“三高”气田。陆相和海相地层有多套压力系统,长封固段和小间隙是固井工艺面临的主要挑战,H2S和CO2对气井长期安全造成威胁。2006年以前川东北探井的技术套管和生产套管固井的一次合格率仅为80 %和72 %。通过研究应用胶乳防腐防气窜水泥浆体系,紧密堆积高密度防气窜水泥浆体系,正注反挤工艺和分段压稳模型设计环空液柱结构等体系和工艺技术,固井质量较2006年前有大幅度提高。普光气田  相似文献   

18.
用电负性均衡原理研究在高Tc铜氧化物超导体中由于元素中有化学键的形成,形成了低密度载流子浓度并对超导电性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元素之间形成化学键,电子密度的分布在超导材料中的不均匀性,使得超导材料中形成宏观物理性质不同的板块结构。  相似文献   

19.
Pool JA  Lobkovsky E  Chirik PJ 《Nature》2004,427(6974):527-530
Molecular nitrogen is relatively inert owing to the strength of its triple bond, nonpolarity and high ionization potential. As a result, the fixation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to ammonia under mild conditions has remained a challenge to chemists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Although the Haber-Bosch process produces over 100 million tons of ammonia annually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it requires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addition to a catalyst, to induce the combination of hydrogen (H2) and nitrogen (N2). Coordination of molecular nitrogen to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can activate and even rupture the strong N-N bond under mild conditions, with protonation yielding ammonia in stoichiometric and even catalytic yields. But the assembly of N-H bonds directly from H2 and N2 remains challenging: adding H2 to a metal-N2 complex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N2 and metal-hydrogen bonds or, in the case of one zirconium complex, in formation of one N-H bond and a bridging hydride. Here we extend our work on zircon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cyclopentadienyl ligands and show that adjustment of the ligands allows direct observation of N-H bond formation from N2 and H2. Subsequent warming of the complex cleaves the N-N bond at 45 degrees C, and continued hydrogenation at 85 degrees C results in complete fixation to ammo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