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开封市农业发展的突破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封的地域优势,研究开封市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新契机.最后,分析了开封市发展奶业的优势条件,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辛向阳  乔家君 《河南科学》2012,30(5):652-656
运用偏离-份额法,较系统探索开封市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发现开封市制造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行业势头发展良好;开封市制造业绝大多数部门的竞争力趋于弱化,开封市制造业的竞争力急需提高.提出了增强开封市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紧抓"中原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作为开封市文化旅游的另一种手段正在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开封市农家乐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条件优越。但是,目前开封市农家乐旅游发展进程缓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项目不齐全,特色不明显,品牌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低,组织程度不高,卫生状况差,环境污染严重,发展资金不足等,需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反映各产业部门中各生产要素的比例和彼此依存关系,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文章通过区位商、产值就业比重、净资产收益率、产业动态集聚指数、产业结构高度化等相关指标,考察开封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发现,开封市各产业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可视为开封市的三高产业,即专业化水平、产业效益、产值比重都较高,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拉动能力;开封市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发展带动能力有限;开封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比,有待进一步改善.应该在构建中原经济区和实现"郑汴一体化"的契机下,加快开封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开封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蕾  符燕  张小磊  马建华 《河南科学》2006,24(5):764-767
根据开封市1986-2003年经济状况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数据,借助EXCEL和SPSS软件系统,分析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两者间的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开封市工业“三废”污染物(如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EKC曲线均已过转折点,说明开封市工业“三废”污染状况开始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在开封市环境没有遭到完全破坏,资源没有完全耗竭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了“烫平”开封市工业“三废”排放量曲线走势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开封市为例,以顾客满意度(CSD)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游客随机抽样调查和大量问卷取证,获得开封市的游客感知度和满意等级隶属度.在分析游客人———地感知度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进行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综合模糊评价的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开封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提出开封市各旅游服务项目的游客满意等级序列,进而提出开封市发展旅游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开封市沙荒地,农副产品和水资源的价值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封市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发展现代物流业区位优势明显。但是,目前开封市物流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宣传不够,认识欠缺;物流规划迟缓,管理体制落后;物流业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物流服务方式单一,等等。为此,需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抓紧发展规划的制定,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建立具有开封特色的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开展物流教育和培训,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开封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中原崛起”做出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开封市近60年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君 《河南科学》2012,30(9):1327-1330
研究基于开封市1951—2010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趋势分析和Yamamoto检验法,探讨了开封近6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开封市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发生了一次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21世纪头10年是开封市近60年以来的最高温期.开封市年及各季降水量除秋季外均呈上升趋势,以夏季降水增多最为明显,研究时段内无明显的突变过程.开封市未来几年气候存在着向暖湿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背景下的开封古城复古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更新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根本的有效保护.开封市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也遭遇到传统与现代,复古、创新与原真性保护的冲击.针对这些矛盾与冲突,开封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更新观念,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理念;立足本土文化,致力于整体文化形象的规划与构建;真实性与创新性兼顾;发挥闲适文化优势,突出古城特色;完善保护监督机制,有序推进开封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但是,与同类城市相比,开封市旅游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开封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整体宣传不到位等。对此,应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完善产业链,开发多层次旅游纪念品;打造特色宣传品牌,增强开封旅游影响力;重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开封旅游影响力,实现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河南省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上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会展旅游得天独厚。当前,应大力改善会展设施,挖掘会展资源,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中原城市群建设这一契机,推动开封会展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代开封城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与河流的关系史,开封的兴衰都与河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古代开封城的发展,既得益于河流,又受害于河流。一言以蔽之,河流兴则开封兴,河流衰则开封衰。  相似文献   

14.
开封市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君  秦耀辰 《河南科学》2009,27(6):748-753
郑汴一体化为古都开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选择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战略性产业成为开封市获得经济空间扩张的关键因素.从制度因素对劣势区的影响入手,根据开封市及周边地区的相关数据,用偏离份额分量法分析了郑汴一体化后开封市的产业结构,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选择了开封市的主导产业.研究表明:开封市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但产业总体竞争力弱,增长速度慢,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制造业是开封市的高效带动性产业.最后,基于产业布局相关理论,构建了开封市主导产业的扇形布局框架.  相似文献   

15.
开封犹太人于北宋时期定居开封,以经商为主,其宗教文化较独立。明清时是开封犹太人发展的鼎盛阶段,在这一时期,开封犹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心转向官商并重,且更侧重于习儒入仕。犹太会堂是传承犹太民族信仰的重要媒介,它的屡次修葺和最终坍塌是开封犹太人衰落的一个缩影。导致他们兴衰的根本原因应从犹太人自身思维方式的来源即犹太教义中的一神思想上来考察。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开封市1980-2009年连续30年的降水量资料,分析得出开封市降水量年季变化大、季节分布极不均匀、多雨少雨期交替出现、全年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一半以上的结论,根据开封市1980-2009年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运用伊万诺夫经验公式求出各月及各季的平均土壤蒸发量.开封市月土壤蒸发量与降水...  相似文献   

17.
主副中心结构是工业化中后期区域经济迈向成熟发展阶段的重要模式,开封向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标志着中原经济区"一主两副"(郑州为主中心、洛阳和开封为副中心)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建设开封新兴副中心城市是带动豫东黄淮落后地区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需要;开封市具有区位交通、人文、劳动力等要素资源、郑汴同城化等比较优势基础条件,具有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的巨大潜力;应着力探索高速化的跨越发展模式、差异化的特色发展模式、现代化的高端发展模式等3条新兴发展路径;积极推进郑汴同城化,着力打造"郑-港"、"郑-汴"、"汴-港"等3条轴带,构建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  相似文献   

18.
开封市在古都文化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没有突出文化品位,项目开发缺乏科学的次序和节奏,文化产品的更新换代较为缓慢。针对此问题的对策有二:一是通过媒体的文化专栏、各类学校的古都文化课程和街头碑文等方式,增进开封市民的古都文化认同感。二是通过企业家与文化人的联合实现文化与产品的捆绑。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周宋代开封城市规模、商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并说明这些变化之所以发生在开封城,和它成为当时的漕运中心有着必然的联系。认为正是漕运的发展,使开封由区域性的地方城市逐步演变为发达的全国性都市,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