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酸化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挂片法对咪唑啉型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缓释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验温度为70℃,表面活性剂与咪唑啉型缓蚀剂复配,对碳钢的缓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咪唑啉型缓蚀剂,缓释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满足油田酸化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
马广存  魏丰华 《山东科学》1997,10(3):34-35,38
研究了烷基咪唑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的催化合成法,优化了工艺条件,选用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可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烷基咪唑啉产率90% ̄95%。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介绍其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十二烷氧基双氧乙烯基乙酸咪唑啉乙酸盐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烷氧基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和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成环反应的最佳条件.即以乙酸异戊酯为溶剂,二乙三胺/十二烷氧基双氧乙烯基乙酸摩尔比为4∶1,在184℃以上反应8.5h.  相似文献   

5.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确定了其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得到了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和BSA作用的结合点位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6.
西北大学化学系史真讲师、刘华强工程师等教学科研人员,艰苦攻关近2年,研制成功的咪唑啉——L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最近由陕西省教委主持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咪唑啉——L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既有阳离子基团,又有阴离子基团,它优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纺织、印染、化纤、石油、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在煤成浆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此类表面活性剂特别运用于含氧量高的煤种成浆。作为活性剂,其亲油端链长应在14个碳以上,亲永端可以为铵基或其它,体系的PH值应为酸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经咪唑啉中间体制备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一种新合成方法,并对咪唑啉还开环反应及DC-12的其合成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新合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经咪唑啉中间体制备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一种新合成方法,并对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及DC-12的其他合成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美国Miranol化学公司是一家生产两性型表面活性剂的专业单位,产品有咪唑啉衍生物和甜菜碱[其中包括磺化甜菜碱(Sultaine)]型两大类。在咪唑啉衍生物类中又分为羧酸盐、磺酸盐和无游离盐三系列产品。虽然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早在三十年代中期就已知道,但它正式作为商品,并在工业、民用和个人护理洗涤品等方面得到应用还是近几年的事。  相似文献   

11.
对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正庚烷/正已醇/水体系w/o型微乳液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酸、碱、盐、温度对体系电导行为的影响,求得了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对该体系导电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烷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的方法,合成烷基咪唑啉中间体,通过红外光谱与熔点测定确定咪唑啉中间体的结构,通过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咪唑啉中间体的含量,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烷基咪唑啉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正癸酸及N-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不同加水顺序条件下癸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简称DIAS).以红外谱图对2-壬基-N-羟乙基咪唑啉(化合物1)结构进行跟踪,对样品总固含量、氯化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样品有效物含量.通过对样品表面张力和泡沫力的测定,探讨了2-壬基-N-羟乙基咪唑啉两性化时加水顺序对样品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DIAS合成中,两性化时先加水所得样品2b有效物含量、CMC值和泡沫力均略高于两性化时后加水所得样品2 a相应的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油酸、N-(2-羟乙基)乙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经环化、硫酸化合成了咪唑啉硫酸酯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泡沫性能等作了测定。认为将其用于山羊服装革的加脂剂中,可使皮革丰满、柔软、有弹性,具有良好的加脂效果。  相似文献   

15.
烷基咪唑啉二羧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月桂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分别用溶剂法、真空法和乙二胺盐酸盐法研究烷基咪唑啉二羧酸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并测试了其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对合成方法和产物结构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钴为钴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下,溶剂热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二维、三维钴微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的2-十一烷基-1-二硫脲乙基咪唑啉季铵盐(SUDEI)为表面活性剂时,制备出直径400~600nm,厚度约100nm的六角盘状二维产物,采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只能制备出三维的花状钴。初步探讨了溶剂热条件下钴微纳米颗粒的构筑习性。  相似文献   

17.
对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咪唑啉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时,流动相添加剂、流动相的组成及其酸度对分离测试的影响进行了考察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高氯酸盐、硫酸是这一分析的良好的流动相添加剂;流动相中加入四氢呋喃及保持流动相一定的酸度可改善在常用波长下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型表面活性剂2-(2-苄基硫基乙基)-N-氨乙基咪唑啉(BEASM)并研究了它对金(Ⅲ)的萃取作用。实验表明它对金(Ⅲ)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油酸基咪唑啉类缓蚀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最佳吸收波长为232 nm。根据咪唑啉在水解过程中最佳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会发生变化的现象,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在不同温度、不同pH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随时间的水解过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咪唑啉水解速率加快,水解程度增大;酸性环境抑制咪唑啉的水解,而碱性环境则加速咪唑啉的水解;低浓度时咪唑啉水解速率较快,浓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不大。红外分析得到的结果证实了在高温碱性环境中8 h后咪唑啉已经完全水解为酰胺。  相似文献   

20.
烷基酰胺型甜菜碱是一类性能优异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广泛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之一,如Tego—L7在欧洲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EMPIGEM BS、Gaheric B—30、Scherocotaine CAB等牌号的商品生产量也很大,目前在欧美等技术先进国家已形成系列产品,广泛用于日化、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我国两性表面活性剂工业起步较晚,加上受工业原料的局限及应用单位产品更新意识不强,使我国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品种开发缓慢。至目前为止,仅开发了烷基甜菜碱(即BS—12)、咪唑啉和氨基酸三只产品,且品种单一,产量少,而烷基酰胺型甜菜碱则还处于开发应用阶段。因此,加快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研究,特别是烷基酰胺型甜菜碱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促进我国日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