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用后铝镁碳砖再生颗粒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显微分析,并通过改变混料方式以及不同粒度再生料的加入量研究假颗粒对再生铝镁碳制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含有约40%与废砖相组成和结构相似、骨料与基质并存于同一颗粒的二次颗粒,即所谓的"假颗粒",假颗粒的组成、结构及外形的均匀程度均远不如一次骨料颗粒;混碾可使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假颗粒发生二次破碎,且粒度越大,发生二次破碎的颗粒数量越多;假颗粒二次破碎导致再生制品的粒度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密度和耐压强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基质中K2O和TiO2对Al2O3-SiC-C砖抗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硅线石为基质的Al2O3-SiC-C砖,其抗渣性能优于以矾土为基质的Al2O3-SiC-C砖.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基质中K2O和TiO2对Al2O3-SiC-C砖抗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硅线石为基质的Al2O3-SiC-C砖,其抗渣性能优于以矾土为基质的Al2O3-SiC-C砖.  相似文献   

4.
原位生成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抗渣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静态坩埚法进行了Sialon增强Al2O3-SiC-C铁沟浇注料的抗渣实验.结果表明,该种铁沟料具有比传统铁沟料更优异的抗渣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和SEM分析可知,其抗渣机理为添加的Si3N4,Si与Al2O3发生原位反应生成Sialon,使材料内部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生成的Sialon活性较高,氧化放出气体,阻止熔渣的渗入;其次,Sialon向熔渣中溶解,使熔渣成为含N的高硅玻璃,粘度增大;此外,Al2O3与熔渣的MgO反应生成MgAl2O4,形成一阻挡层,这也是Sialon增强Al2O3-SiC-C浇注料具有优异的抗渣渗透及侵蚀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铝酸钙水泥、铝酸钙水泥/SiO2微粉、α-Al2O3微粉以及α-Al2O3微粉/SiO2微粉4种结合剂对Al2O3-SiC-C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α-Al2O3微粉结合剂的材料性能最好,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铁沟浇注料.  相似文献   

6.
基质组成对MgO-Al2O3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基质组成对MgO-Al2O3质浇注料热震稳定性和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Al2O3含量的增加,MgO-Al2O3质浇注料1600℃×3 h抗折强度逐渐降低,α-Al2O3质量分数大于15%后抗折强度明显增大;α-Al2O3加入量为10%~15%时浇注料具有最佳的热震稳定性;随着α-Al2O3含量的增加,浇注料渗透指数明显减小,侵蚀指数逐渐增大.MgO-Al2O3质浇注料的性能主要与基质的组成和显微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7.
铝灰合成Sialon复合粉对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以铝灰为原料所制得的4种Sialon复合粉分别替换铁沟料原配方中的部分细粉,研究Sialon复合粉对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合成的Sialon复合粉体用于A12O3-SiC-C质铁沟浇注料,可以显著提高其110 ℃×24 h和1 450 ℃×3 h处理后的常温物理性能,使其1 450 ℃×0.5 h氧化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升高,但会使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320 t 混铁车用衬砖的粘渣机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大型混铁车用Al2O3-SiC-C砖和红柱石-氧化铝-SiC砖为对象,研究使用后材料粘渣的过程和原因,提出Al2O3-SiC-C质罐衬砖由于C的氧化和砖本身的气孔较大,使材料容易粘渣.红柱石-氧化铝-SiC砖由于没有C氧化,同时材料内只有微小气孔、没有较大气孔,能够有效地解决罐车的粘渣问题,红柱石-氧化铝-SiC罐衬砖的实际使用寿命比Al2O3-SiC-C砖延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9.
铝酸钙水泥是目前铁沟浇注料最为常用的结合剂,但水泥中CaO的存在容易造成材料抗高炉熔渣侵蚀性能的恶化,因此超低水泥和无水泥浇注料被广泛研究.以板状刚玉、碳化硅、氧化铝微粉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结合剂ρ-Al2O3和铝酸钙水泥配比加入量对Al2O3-SiC-C浇注料各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ρ-Al2O3可以替代传统的铝酸钙水泥结合剂,实现高炉铁沟浇注料无水泥化,比传统的浇注料具有更佳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用后镁碳砖为原料制备转炉冶炼终渣改质剂,分析不同粒度回收料的化学成分,研究改质剂配料组成选择以及物料配比对改质剂强度的影响,优化用后镁碳砖基改质剂的配料组成。结果表明,用后镁碳砖回收料粒度不同,其氧化镁及碳含量差别较大,以用后镁碳砖为原料制备改质剂时,粒度为<0.1、0.1~0.6、0.6~1 mm的镁碳砖细粉配比应为3∶4∶3,菱镁石粒度应为1~3 mm ;在用后镁碳砖及菱镁石的镁质原料组成下,改质剂的强度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黏结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优化后的用后镁碳砖基改质剂的配料组成为:60.2%的用后镁碳砖、25.7%的菱镁石、10%的石墨粉、0.1%的黏结剂以及10%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