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0 引言 供热系统备用户及每个用户内备个采暖房间的供热量,都是经设计计算确定的。如果散热器不能按设计要求供热,出现供与求之间的差异,就会出现不热、过热或热的不足、供热不均等热力失调故障。室内不同层之间的热力失调叫竖向(垂直)热力失调,同层并联环路之间的热力失调叫水平热力失调。供暖系统的故障检查与排除,就是要查明热力失调的原因和部位,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排除,使散热器能按设计要求均衡供热,以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室温。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环网水力失调及环网热力失调的原因,分别提出了环网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的调节办法。  相似文献   

3.
皮小艳 《太原科技》2001,(5):34-34,36
分析了在采暖系统运行当中,水力工况的变化对热力工况失调的影响情况,从热力工况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利用基于传热微分方程和相似原理导出的无量的纲特 性准则型关系式,对热水供暖系统在水温、水量及系统结构变动工况下产主的热力失调进行 近似解析计算的方法.此法具有综合、简明、清晰的特点。文中还提出了热力失调区分为全面 失调和局部失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居民住宅楼一般均采用同程式单管顺序式采暖系统供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另人头痛的问题,就是上层室内温度过高,下层室温较低,即竖向热力失调.竖向热力失调普遍地存在于单管顺序式采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集中供热系统热量提供的不准确和用户端的热力失调等问题,提出3种对不同末端用户进行耦合计算的方法.采用水力失调度和热力失调度作为判断依据,进而由综合失调度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权值计算方法耦合的一次侧运行调节公式更适合指导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相似文献   

7.
李燕 《科技资讯》2009,(1):153-153
从水力工况的失调从而导致供热系统热力工况失调后,进而产生供热系统冷热不均,如何做好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供热系统运行中热力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网路运行调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区域集中供热中高低楼层耗热量差异,供热热量不均,热力 比 例失调的症结所在。并根据历年来的实践经验与使用效果,提出了高低楼层热力平衡计算 与耗热量系数调整的意见,提供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水力失调、供水温降对热力失调的影响,提出了两种可行的供暖外网设计方案,同程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建议考虑供水温降的影响对末端用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目前供暖系统的供暖质量较差,散热器作为供暖系统的末端装置,其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单管水平串联跨越式供暖系统。首先给出所设计的单管水平串联跨越式供暖系统图;依据热水密度、进出口中心距以及出水管中心和跨越管中心之间的距离求出散热器自然循环作用压力;依据跨越管回路与回路的阻抗计算散热器进流系数。最后确定所需散热器的片数,完成对散热器的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多设计系统不仅供热量高,流通能力强,而且能耗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暖系统设计中存在大量繁琐的数据查询和计算问题,利用VBA编程技术和Excel强大的报表和计算功能,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VBA的采暖系统散热器计算辅助设计程序,极大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散热器对流采暖和地板辐射采暖两种采暖方式的形式和特点,并以热力学分析为基础,从熵和火用两方面讨论计算了地板辐射采暖和散热器对流采暖这两种常用的采暖方式的熵变和火用效率,进而分析其节能性.结果表明,在相同供暖负荷条件下,地板辐射采暖的熵增较散热器对流采暖的熵增小,而火用效率大说明地板辐射采暖比散热器对流采暖节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作者提出了一种医用椭圆环微带辐射器的分析设计方法,并给出辐射器加热的实验结果。通过改变椭圆环微带辐射器的形状参数即可获得形状、大小可调的加势图形,因而加热效率高,能满足各种临床治疗的需要,特别是在治疗浅表肿瘤、皮肤疾病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更显示其实用价值。研究表明,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单元住宅独立热源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散热器的选择计算、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及热源水泵的选择方法.该系统设计简单,造价低,消耗能量少,使用灵活,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室温.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既有散热器采暖用户又有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用户的双供热参数的供暖系统,提出了一种节能供暖系统分布式回水加压系统。通过理论和工程实例对比分析,得出分布式回水加压系统中循环泵和管网初投资小,循环泵耗电量少;在既有的散热器供暖小区扩建地暖用户,水力工况明显优于混水系统;当地暖用户和回水管连接点位置处在过冷和过热用户之间时,能减少近端用户入口调节阀的节流功耗,增大地暖用户下游散热器用户的作用压差,改善原系统的水力工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踢脚线和窗台板做成散热器后的热工性能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常用的长翼型散热器的散热量作了比较。在不加肋的情况下,其每片的散热量约为长翼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量的1/3左右。若通过表面涂层和加肋处理等措施改变其热工性能,使其散热量增加到长翼型散热器散热量的1/2左右,那么它在采暖中的实际应用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调峰的参数界限是供暖系统装机容量选择的重要参数,关系到系统运行时的负荷分布与经济性.以末端散热设备为散热器,基于热稳定条件下散热器供回水温度及系统流量与室外温度的函数关系,分析推导了调峰运行时调峰热源承担的负荷表达式并优化求解了热泵热源出力比例最大时的运行流量,提出定义了流量分界温度界限问题,解析了调峰供暖的关键设计参数、设备容量及其出力负荷分布特性.分析得到:流量处于两极端状态,流量分界温度为分界点,调峰时调峰热源所承担的最大负荷比例最小为50%.图2,参10.  相似文献   

19.
详细剖析了跨越式单管采暖系统中,水流过散热器的温降对进流系数的影响,并针对现在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建立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来计算散热器的进流系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Airpak软件对北京地区煤改电中某农机站小型食堂进行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对采用散热器和立式风机盘管两种不同散热末端的房间进行流场模拟,分析人员静坐状态下(1.2 m高度水平面)的温度场、速度场、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期不满意率(PPD),通过流场模拟与实测结果的分析说明了在低温供暖系统中采用散热器和风机盘管两种不同的散热末端的特性以及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个热源下,使用风机盘管进行供暖的房间在温度和PMV-PPD指数上优于散热器房间,人们的不满意度较小;使用散热器进行供暖的房间温度稳定性较好,适合需要连续供暖的房间;采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房间温度略低于实测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北京地区煤改电中低温供暖系统合理选择散热末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