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文 《科学大观园》2011,(10):37-39
一组天体粒子物理学家正在位于英国约克郡地下超过800米的地下实验室搜寻暗物质。暗物质非常神秘,是最大的宇宙谜团之一,即使参加这项实验的科学家也不确定暗物质是否真实存在或者最终能否发现这种物质。近期实验结果将浮出水面,如果如愿以偿地发现暗物质,这一发现将彻底改变科学界的面貌。位于地下深处搭乘一个漆黑一片的狭窄贯  相似文献   

2.
暗物质不同于常规物质,它们完全不可见。科学家们之所以能知道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会对宇宙中的星系和星系团产生引力作用。科学家们估算认为这种神秘的暗物质占到了整个宇宙中所有"物质"总量的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家们努力了将近80年,企图搞清弥漫于宇宙的神秘暗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天文学家们通过星系的运动,想到了利用暗物质来解,为什么宇宙的质量要比可见恒星和星系所占的质量大得多.他们相信暗物质是某种奇异的亚原子粒子,在大爆炸的过程中大批量地形成,用任何方法都无法看到,只是由质量而产生引力.暗物质粒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理论上的观念,因为天文学家们从来没有直接探测到任何的暗物质粒子.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所在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它们对其他物质施加的引力作用来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而且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这种占据了整个宇宙中4/5的"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何它们会构成宇宙如此大的一部分也仍然一无所知。暗物质的发现历程这构成宇宙大部分的神秘物质究竟隐匿在何处?科学家们何时才能找到它们?暗物质最早是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4,(22):70-7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警告称,神秘的暗能量正在把宇宙变成一个"巨大,空旷而乏味"的地方。来自英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构建宇宙的基本建筑材料——暗物质,而与此同时,这种神秘的暗能量正推动宇宙加速膨胀,最终将吞噬撕裂一切。这些科学家们宣称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与暗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暗能量正变得愈发强大。  相似文献   

6.
张海 《科学大观园》2012,(17):33-33
暗物质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人类可以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不到10%。暗物质无法被人类直接观测得到,但它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  相似文献   

7.
借助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宇宙引力透镜效应,科学家们日前成功地获取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一个巨型星系团中暗物质分布图。 暗物质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不可见物质,它几乎占据了宇宙1/4的物质和能量,但是除了引力作用之外,它们和“常规”物质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们正计划在美国南达科他州一座废弃的金矿内开展暗物质的探测。科学家们表示这项构思精妙的实验项目已经准备就绪,预计2013年2月可以开始投入观测工作。这项全世界迄今灵敏度最高的暗物质探测实验被安排在距离地表下方1600米深处的一个灌满264立方米水的水池之中。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将可能造成干扰的宇宙射线粒子屏蔽在外,从而提升对潜在暗物质粒子的探测灵敏度。科学家们表示,如果顺利的话,  相似文献   

9.
宇宙学家希望游戏爱好者、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各行各业奇才们来帮助他们确定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一个由多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举办了一项名为“GREAT10”挑战赛,邀请广大天文爱好者和计算机天才来共同探索一种能够更好地分析星系扭曲图像的方式,旨在发现潜伏于宇宙中的不可见暗物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形成,一直是未解之谜。最新研究表明,暗物质可能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已存在。暗物质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难以捉摸的谜团之一,研究人员认为暗物质约占宇宙质量的80%,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形成,一直是未解之谜。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暗物质可能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就已存在。尽管人们对暗物质的起源知之甚少,但天文学家已经证明,暗物质在星系和星  相似文献   

11.
新华 《科学大观园》2014,(21):36-37
<正>漂浮在地表上空400千米处的离子探测器对410亿个宇宙射线粒子进行了分析,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探究暗物质——占宇宙组成27%的神秘不可见的物质。2014年,国际空间站的阿尔法磁谱仪探测器已经收集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而新的分析结果则是迄今为止对宇宙射线粒子进行的最为精确的测量。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发言人丁肇中在欧洲核研究组织位于日内瓦的实验室中  相似文献   

12.
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是在欧洲核子中心(CERN)建造的当今最大的高能物理科学实验装置。科学家期待用它来模拟和重现宇宙大爆炸后一万亿分之一秒时的能量和条件,通过仔细分析撞击产生的残骸,以验证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并研究探索反物质和暗物质。LHC装置和实验受到国际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预期将推动物理学进入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我用一年的薪水作赌注"五维空间研究专家哈米德说:"我用一年的薪水作赌注,我赌他们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他们也很有可能观察到构成宇宙中神秘暗物质的粒子.这类暗物质可能与超对称有关,也可能没有关系.我认为,大型强子对撞机揭示超对称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隐形星系,这有可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中最大的奥秘。这个隐形星系似乎主要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是一种不可见的物质,人类还没有掌握它的特性。理论家在很久以前就相信,暗物质大约占宇宙物质能量总和的23%。普通物质,如构成恒星、行星和人类自身的物质,则只占4%。宇宙的其它部分由一种甚至更为神秘的“暗能量”驱动。暗物质的存在,理论上可以解释为将普通星系及大的星系群约束在一起的引力来源,这种引力大于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15.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24):69-70
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都市导航,还是山区寻路,都需要用到GPS装置.但如今对物理学家来说,全球定位系统也可能成为直接探测暗物质的工具.美国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的安德雷·德雷维安科和来自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和理论物理学周边研究所的马西姆·波斯彼洛夫提出了一个探测暗物质的方法,利用GPS卫星和其他原子钟网络来寻找受暗物质影响的线索.德雷维安科说,“尽管已经有了扎实的观测证据,但暗物质依然是一个谜,一些粒子物理学的研究项目假设,暗物质可能由较重的粒子组成.这一假说还没得到验证,此外还存在着一些其他替代的假说.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DAMPE)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的核心使命是在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辐射中寻找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据,并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它是我国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们借助于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发现了一个长久以来只能假设而从没有观测到的现象——太阳系长着一条类似彗星的"尾巴"。很久以前,科学家便预测太阳系拥有这样一条"尾巴",原因在于太阳系在宇宙中穿行时会形成一个粒子流,尾随在后面。如今,根据星际边界探测器的观测发现,太阳系的"尾巴"尾随在日光层后面。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现象。科学家将这条"尾巴"称之为"日尾"。通过对星际边界探测器最初3年的观测发现结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日尾中既有快速移动的粒子,也有缓慢移动的粒子。宇航局指出  相似文献   

18.
暗物质的本质是当前物理学和天文学面临的最重大的前沿问题之一,探测暗物质粒子也是世界各国竞争异常激烈的科技热点。我国发射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其主要科学目标即通过精确观测高能宇宙射线电子和伽马射线来间接探测暗物质粒子,并且开展天体物理研究。利用"悟空"号的数据,我们得到了对宇宙射线电子和质子能谱的最为精确的测量,揭示出一些之前未曾发现或者明确的能谱新结构,为限制暗物质粒子属性和理解宇宙射线起源提供了重要数据。本文综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设计、运行和数据分析进展,并重点介绍了其对电子和质子能谱的测量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开展了观测认为,银河系中央的伽马射线爆发可能是脉冲星的产物。脉冲星体积比太阳大30倍,是坍缩后的远古恒星残留的密度极高、快速旋转的内核部分。科学家曾猜测,这一信号或为暗物质存在的迹象,但此次的发现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调整。暗物质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占宇宙中全部物质的85%,目前还未被探测到。包括斯坦福大学SLAF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内的世界各地天体物理学家组成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发射成功,作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常进想:如果不出科研成果,这还是一颗失败的卫星。在500公里外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浩渺的太空中遨游,每天,它以绕地球15圈的速度行进60万公里,并努力为人类拨开暗物质的迷雾。常进是江办泰兴一位普通农家子弟,1992年从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后,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