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章鱼和乌贼不仅仅是种动物,更是研究神经系统复杂性和演化的绝佳对象,它们曾经为神经科学的崛起立下过汗马功劳。对生物学家来说,章鱼和乌贼不仅仅是种动物,更是研究神经系统复杂性和演化的绝佳对象。它们曾经为神经科学的崛起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因为和人类差别过大、研究手段限制等原因,逐渐沉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等新研究手段的发展,它们重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这方面,中国科学家已经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2.
曹玲 《科学大观园》2011,(12):60-61
在大约10年前在西班牙沿岸发现巨型鱿鱼尸体时,科学家便怀疑来自船只的强大声脉冲导致这种动物死亡。如今他们发现了相关证据。根据一项新研究,人类活动产生的低频声波不仅影响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同时也会影响鱿鱼以及其他头足类动物。长久以来,科学家便认为包括鲸鱼在内的海洋哺乳动物容易遭受声脉冲影响。揭开巨鱿死亡之谜研究领导人、巴塞罗纳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海洋声学家米切尔·安德烈表示,研究发现显示海洋中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每日科学网站发表了题为《"聪明"的头足纲动物牺牲基因组进化来换取大量RNA编辑》的报道。章鱼、鱿鱼和乌贼以能够完成复杂的行为而闻名,比如打开水族箱的盖子逃走或是迅速改变皮肤伪装色以躲避捕食者。一项新研究显示,它们的神经系统在进化至如此复杂的过程中包含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机制:牺牲基因组DNA的进化来换取大量的RNA编辑。这是由美国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4.
化石保存秘密细节辽宁北票又一次成为古生物学的神奇之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此地的一块哺乳动物化石为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动物听觉演化的秘密,有助于确认哺乳动物是如何在恐龙横行的中生代生存下来的。在辽宁北票发现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地栖新种。据估计,这种15厘米长的动物重70-80克,相当于花栗鼠那么大,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3,(17):42-45
<正>别再觉得地球上只有人类一种高智商生物啦,有一些动物的智商,可能连人类都会感到惊叹。——聪明的无脊椎动物章鱼、鱿鱼、乌贼这些在铁板上超级常见的头足类动物,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它们的大脑在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是最大的。而且也是十足的吃货,因为它们的大脑是围绕着食道生长的。和人的大脑非常相似,分为不同的区域,有处理视觉的,也有处理触觉的。它们也有非常强大的好奇心,也会无聊,并且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会使用工具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6.
半吨重的巨型鱿鱼能够长到8.23米长,但即便如此,它们的眼睛与身体相比也大了许多。现在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巨型鱿鱼的眼睛长这么大的原因。很多巨型鱿鱼的眼睛像篮球那么大。即使对一种体重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动物来说,这种眼睛也称得上巨大。巨型鱿鱼和一条大旗鱼的个头差不多,但是前者比后者的眼睛大27倍。  相似文献   

7.
华凌 《科学大观园》2012,(20):75-75
受海洋生物章鱼、墨鱼和鱿鱼的伪装技能的启发,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机器人,主体柔软似橡胶,可灵活自如地爬行,并且伪装自身躲避红外摄像机。该论文的作者乔治·怀特塞兹教授说,常规的机器人相当多的是用来开发海洋,虽然这些机器人各种各样,但基本上是按照哺乳动物的横剖面图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机器人设计成是柔软的有机体?因为,  相似文献   

8.
<正>章鱼阴茎可分离在英国生物学会举行的一场最怪异动物性行为投票中,亚尔古章鱼摘得"最怪异"桂冠。亚尔古章鱼是一种海洋动物,长有8条"手臂"。它们的阴茎很长并且能够与身体分离,游向体型是其5倍的异性进行交配。当有异性从身边游过时,亚尔古章鱼便"释放"它们的阴茎与其交配。它们的阴茎实际上就是一条触手,被称之为"交接腕"的触手内有一个精液球,而雌章鱼则将交接腕储存在外套腔,可多次进行受精。尽管雄章鱼在完成这种令人惊异的交配后会死去,但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男女行为的差异,演化上的经典解释认为,这些差异体现了一种演化产生的、在动物界中一直普遍存在的模式。从这个观点看,许多性别差异都是"天生"的。但是研究发现,这套观点的许多基础性假设都是错误的塔斯马尼亚岛霍巴特的新旧艺术博物馆是澳大利亚的一家比较激进的艺术博物馆,它不久前举办了主题是艺术演化的展览。这次展览由三位演化科学家策划,他们认为演化不但能解释阿米巴、蚂蚁和羚羊的特征,也能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中、美、加科学家在联合地质调查中证实,我国五台山-太行山交界区存在25亿年前的海底黑烟囱,科学家得到了验证生命起源的古老物质。这是2001年5月北京大学李江海课题组在河北遵化发现世界最古老大洋岩石(蛇绿岩)后又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李江海教授介绍道,黑烟囱是研究地球内部及生命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还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水化学成分演化、大洋热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在陆地上寻  相似文献   

11.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3):29-30
地球在2.52亿年前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地球上的生命几乎消失殆尽。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1000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科学家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极洲进行了7次考察,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前恐龙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或许可以告诉我们,草食性生物是如何最终演化成为恐龙,又是如何在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之后与其他动物展开竞争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家发现大脑要比我们预想的活跃10倍。在这项对神经元树突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树突并不是以往认为的被动传递通道,而是在动物运动时具有活跃的电活动。由于树突在体积上比神经元中心大100倍,这不仅意味着大脑具有的计算能力可能是原先预想的100倍,而且为未来“似大脑计算机”的开发铺平道路。在这项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对神经元树突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树突是从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分  相似文献   

13.
<正>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称,太空飞行会改变人类的心脏细胞,但回到地球后,大部分心脏细胞会恢复正常,这些发现有望帮助理解宇航员的心脏为何会变化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往研究发现,太空飞行会降低宇航员的心率和血压,并增加心脏泵出的血量,但相关研究都在动物或整个人体组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7月,科学家在俄罗斯的偏远地区发现了一头古老野牛尸体,但其保存完好程度来看,就像几天前才死的。科学家希望通过尸检,发现大约9000年前一些野牛品种灭绝的重要科学信息。科学家表示,这是第一次对这样一具野牛尸体进行检查,希望找到当年困扰这些动物的寄生虫。2011年7月在雅库特发现这具保存完好的古老动物的尸体,这里位于尤斯特-亚娜地区以北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人类是从海绵动物进化来的,但是新的基因研究显示,水母状动物可能才是为人类进化过程开启第一扇门的生物体。研究人员在试图填补栉水母基因组序列中空白时,发现这种动物与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物种存在联系,以至于研究人员猜测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家们曾在早些时间预言的地球灭绝种种可能里,地球两极翻转也赫然在列。而近日,科学家在研究地层深处构造时意外发现,在地球深处的一个活动剧烈的熔岩核,能产生具有让地球抵御毁灭性太阳风能力的磁场。这个保护性区域延伸数千英里,直入太空的磁性能影响从全球通信、动物迁徙到天气模式等各个方面。但这个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磁场在过去200年中减弱了15%。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地球两极将要翻转  相似文献   

17.
<正>游动的"章鱼"章鱼兰(Prosthechea cochleata),一种稀有的附生兰,分布于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美国佛罗里达等地。花姿独特,仿若万花丛中游动嬉戏的章鱼,因其唇瓣(靠近轴面最大的一枚花瓣)像扇贝,又称扇贝兰。  相似文献   

18.
海洋里的动物为了生存,常常会大战一番.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要战胜敌手,必须施出看家本领.章鱼聪明机智,奇招百出,堪称海洋动物中的常胜将军,且看--  相似文献   

19.
你看过《冰河世纪》吗?是不是也被猛犸象、雪豹等憨态可掬的动物们吸引过?其实这些动物有个共同的名字——冰期动物。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冰期动物究竟从何而来?传统的学术和常识认为,这些动物起源于北极,随着冰期的来临而逐渐迁移到低纬度地区。但我国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却提出:冰期动物极有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20.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3,(13):26-26
根据英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学名“Galleriamellonella”的大蜡螟拥有动物世界最强大的听觉,灵敏度是人类耳朵的150倍。英国科学家发现大蜡螟的耳朵虽然构造简单,但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却超乎我们想象,最高可达到300千赫,是所有已知动物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