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4,(9):20-21
正每位男孩的家长,如果具备了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会很了不起!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男孩胆怯了,告诉他可以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2.
冬天宝宝如何晒太阳?很多家长都知道要让宝宝多晒太阳,但由于担心孩子着凉,都害怕带孩子出门,要么就是让宝宝穿得像个粽子出门,其实宝宝冬天晒太阳要讲究方法. 寒冬时节,虽然育儿专家和儿科医生都建议带孩子多晒太阳,但是鉴于天气太冷,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着凉,大多数宝宝还是长时间待在屋里.冬天宝宝的生长发育也很快,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长高并且不缺钙,最好还是多带孩子晒太阳呢,只要讲究方法,宝宝冬天晒太阳也不会着凉.  相似文献   

3.
小凡很不喜欢竞争,甚至害怕竞争,单位开会时,即使他有好点子想好好地表达出来,但如果看到一些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很热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就会沉默下来。他觉得如果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好像是在跟这些人争宠似的。单位开展工作竞争,优胜者有奖。小凡觉得,如果自己去做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想去争。他给自己找的理由是:我不和那些人争,挺没意思的,只要我知道他们的能力不如我就行了。久而久之,小凡似乎形成了一个习惯:如果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竞争胜利,那就不去争,似乎这样就不会让自己失望。实际上,小凡的做事能力确…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5):21-21
<正>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得越多,他越觉得自己有能力,下一次再面临挑战,他会更少感到挫败感。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这关系着他们未来的发展,那么人生中挫折不可避免,如何帮助你的孩子更好地应对它呢?5个方法,助孩子应对挫折:1.学会辨识预警信号山雨欲来风满楼,受挫感累积即将大爆发前,孩子的行为和语言上总有种种迹象可循,仔细观察孩子,下一次,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赶快设法拔掉雷管。2.鼓励孩子暂停一下可可喜欢画画,可如果总是画不好,他就会发火。于是,妈妈会及时提醒他,可可,你不一定  相似文献   

5.
我们不需要考虑自己能够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不断努力向前就行。常常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俞老师,你当初想到过自己能够把新东方做这么大吗?我的回答是:如果当初我知道新东方会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定吓晕过去了。我当初做新东方,仅仅是为了生存。新东方的第一个班只有十几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2,(12):23
因为儿子的身体欠佳,所以,尽管他现在已经上高一了,可我还是如从前他上幼儿园、小学一样接送。令我十分惊异的是,与我一样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多,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的孩子身体健康并无任何问题,并且有的已是高二、高三的学生了。与一些家长交谈,有的说:“路上的摩托车、汽车太多了,交通乱得很,如果让他们自己来去,实在是不放心。”有的说:“孩子们的学习已经是够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3,(23):21-21
就像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孩子也有自己的底线。如果父母挑战了他们的底线,就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故意和大人对着干。那么,孩子们都有哪些“事”是家长不能触及的底线?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1,(1):44-45
调查显示,不被家庭接纳的同性恋青少年更易感染艾滋病,拳脚相加、眼泪攻势反而更易让孩子抑郁自杀。其实,只要父母稍微改变态度,就能让同性恋孩子有一个不同的未来 和十年前相比,如今,向父母表明自己是同性恋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事件,让人们陷入了"问题疫苗焦虑",人们在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慌。无数家长翻出孩子的"小绿本"查看是否中招。尽管大部分孩子接种的不是涉事批次疫苗,但许多家长仍然对接下来的疫苗接种忧心忡忡。"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种焦虑和对疫苗的不信任无限蔓延,事实上,如果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其比接种低效价疫苗的危害要大得多得多。"  相似文献   

10.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表达方式却不恰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七大“狠招”,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但孩子又是干差万别的,即使是威逼利诱也有很多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5,(5):50-51
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的不利,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自卑的心理,及时做好克服和纠正.那么儿童自卑的表现有哪些呢?家长们很有必要去了解下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4,(21):23-23
<正>父母应该从小就对孩子的饮食行为给予指导,告诉孩子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多吃什么,并要告诫孩子学会控制自己不健康的饮食欲望,逐步确立良好行为。1.要吃多样化食物世上无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必须吃多样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从同一食品组选择其他食物代替,但严重的挑  相似文献   

13.
让自己的孩子成才是每一对夫妻的共同心愿,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如愿以偿呢?不少孩子令父母伤透了脑筋,最后走向父母期望的反面。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一:有些父母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正确,儿女除了服从没有别的选择,也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严重地遏制了孩子好问、好动、好思想的天性,实际上是在毁灭孩子。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视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孩子有问题时,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启发,结合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15):46-47
<正>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的不利,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自卑的心理,及时做好克服和纠正。那么儿童自卑的表现有哪些呢?家长们很有必要去了解下儿童心理学,以及儿童心理教育!1、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6,(5):44-45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4,(1):22-22
正经常说孩子笨蛋,孩子真的会变傻吗?专家表示家长措辞不当,会影响孩子心理!李女士有个儿子,这孩子在上学前就不太听话,有时出门特别丢面子,家长们好声好气的教育,但效果不好。没办法,家长就经常训斥他,暴力之下,儿子有所收敛,就是不能像人家孩子那样乖乖的。有一次,他因为要一件东西达不到目的,就睡在地上打滚,被孩子的爸爸打了一顿屁  相似文献   

17.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有时这个美好的心愿会因各种原因,而大打折扣,甚至于“变调”。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为人父母者施爱不当,以至于爱心“走串”所致。其表现形式如下: 1.平常心变补偿心。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因为没有某方面的能力而经常吃亏、上当,就希望孩子能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于是逼着孩子补习这方面技能,根本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这看似让其“艺多不压人”的作法,其实出自一  相似文献   

18.
聪明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因此,聪明的父母也就给了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经验.更多的时候,父母只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就行了,而不需要你来怎么教会他做. 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一般都在学龄前,也就是说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已经养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很多妈妈太喜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到溺爱的程度;吃饭、穿衣、如厕等等生活技能均要代劳或者帮助,有的孩子到了上小学还不会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果您是这样的妈妈,你该想想你能帮孩子走多久? 1、拿杯子喝水 交给孩子塑胶或压克力的杯子,让孩子自己学习拿住杯子喝水. 2、走路 孩子扶着东西移步、独自站立到迈出步伐走路,代表着他的世界扩大且丰富了.所以宝宝学会走路后,每次出门尽量让他自己走路,避免抱或是坐手推车.上下楼梯也尽量让他自己爬.  相似文献   

20.
有些孩子不能做到在学校把作业做完,回家以后也是先想着玩,把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还有的孩子喜欢边写边玩,非得在家长的督促下才去做;有的孩子作业写得倒是快,但是字迹潦草,错误百出。更严重的是有些孩子经常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忘到脑后。这些问题让家长十分头疼。孩子完成作业困难的原因很多,有些孩子智力正常,但注意力就是不集中,上课时不好好听讲,写作业时坐不下来,这就需要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来帮助孩子改善大脑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有的孩子脑和手的协调性差,脑子想的是一回事,手上动作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会出现动作磨蹭拖拉、写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