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学管理研究》2015,(4):110-11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是一种理念和倡议,它通过模式创新,从而驱动科技金融发展。通过分析科技金融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中科技金融"试验田"发展模式,并对"一带一路"的几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当代"丝路"初具雏形中亚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轫之地,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正是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八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紧密协作,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分别确立了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乌兹别克斯坦的"新乌兹别克斯坦规划"、塔吉克斯坦的"2030年前国家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的"复兴古丝绸之路"等双边战略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新时代的丝路精神,旨在打造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促进全球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进一步明确将"打造政  相似文献   

4.
正11月30日,中匈"一带一路"工作组首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交部长王毅和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弘扬古丝绸之路精神,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各自优势互补,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谋求发展共赢。"一带一路"是中方倡议,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中方将继续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国一起推进这一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下,"一带一路"创新实践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再次引起世界人民对"一带一路"倡议这种蕴含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及北京城市的独特魅力的关注。国家赋予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全国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定  相似文献   

6.
<正>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年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那么,"一带一路"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借鉴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经验,立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倡议构想。基于研发经费(RD)投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创建、科技创新体系完备、产业融合与集群化发展四个维度,全面设计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并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一带一路",已经有很多的讨论,发表的研究成果也多得读不过来,我也写过一些东西。不过,还是经常有人问我,中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里谈一些我的想法。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倡议,当然首先是基于本身发展的需要。从地缘看,中国陆地与亚欧大陆相连接,这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海上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往南过南中国海,西穿印度洋,登陆非洲,这是郑和下西洋的海上通道,由此可以看出,欧亚大陆相连国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物欲横流以及新的"帝国论"的今天,一贯推崇"天下大同、天人合一",主张"博爱"的中国文化应继往开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引领共建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同时,还要繁荣兴盛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沿线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提案倡议的推进,古丝绸之路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近期中国重要的经济战略项目。这对于帮助缩小亚太经济圈,甚至进一步扩大欧洲经济圈都提供了有利契机。尤其是在新的电子商务经济模式中,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通常是决定区域内部管理体系完整性的重要指标。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必须深入思考研究新的电子商务新常态模式,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立足于"新常态"背景,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新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希望能为电子商务领域的繁荣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足迹直达欧洲,在"一带一路"的最西端,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这座城市到处都是绿色,其中有一种叫欧洲水青冈的植物引起了作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从人们的庭院到广袤的森林,到处都有它的身影。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科技与流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与现代物流,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国际贸易,降低各方成本,深化合作领域,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丰富内涵。基于"海上丝绸之路"10个重点省、市、自治区2011—2014年面板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比较各因子及综合得分,研究其科技创新能力和物流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科技创新与物流发展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各地立足自身特色、加快科技进步、壮大物流产业、实现两者协同发展、扩大竞争合作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阿富汗的文明交往自张骞凿空西域起,以丝绸之路为载体经历了汉朝的初创、唐朝的高潮、元朝的渐进与明清的衰微,为人们展现了中国与阿富汗文明交往的发展脉络。古代中国与阿富汗文明交往方式多样、内容全面、规模宏大,在丝绸之路之上展开的中国与阿富汗的文明交往在不同时期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放眼现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秉持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拓展,使中阿两国关系在和平友好的文明交往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丝绸的起源     
正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们从"丝绸的起源"开始,一起感受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共同畅想新丝绸之路的美好明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丝绸的光芒很早就闪现了。茂密的桑树林旁有几间茅屋,男子在屋前的田里耕种,女子在屋里织布,咯吱咯吱的织布声传来……这样的农耕场景在我国古代十分常见。我们的祖先擅长栽桑养蚕,  相似文献   

15.
<正>伴随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深耕细作、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和讨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六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际,奥巴马政府并未将其视为美亚太政策乃至对华关系的关键议题,也没有出台针锋相对的政策主张。无论是2011年发起的"新丝绸之路"倡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作为官方文件的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具体落实阶段,也成为中国周边外交最核心的议题。结合这一年度特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6)》重点分析研究了"一带一路"在周边地区面临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一带一路"结合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模式跨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未来教育复合型能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保持文化和经济沟通交流,可以从拓宽办学方向、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度、引进国外新的办学元素、丰富国内教育模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华优秀文化推广输出等方面,拓宽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由此,"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对外大战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就如何落实"一带一路"进行研究,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包容性的巨大发展平台","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他要求,"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要抓住关键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发展成为统筹中国内外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各个方向上都取得积极进展。印度对"一带一路"建设比较消极,这在莫迪政府上台后表现尤为明显。印度外交部在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夕发表声明,表达了印方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印度也多次试图阻止南亚其他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据报道,印度还在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高素质的国际商务人员是落实倡议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面对新的机遇,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进行改革与优化。该文结合我国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现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新需求,据此提出人才培养的新策略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