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
环Z/(2e)上本原序列最高权位的0,1分布(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戚文峰  周锦君 《科学通报》1997,42(18):1938-1940
设f(x)=x~n c_(n-1)x~(n-1) … C_0是Z/(2~e)上首一多项式,适合关系式a_(i n)=-(c_0a_i c_1a_(i 1) … c_(n-1)a_(i n-1)),i=0,1,2,…(1)的Z/(2~e)上序列a=(a_0,a_1,…)称由f(x)生成的线性递归序列,由f(x)生成的Z/(2~e)上的所有序列的集合记为G(f(x))_e,并记G’(f(x))_e={a∈G(f(x))_e│a≠0 mod 2}.递归式(1)等价于关系式f(x)a=0=(0,0,…),其中x表示移位算子,即xa=(a_1,a_2,a_3,…).Z/(2~e)上序列a有唯一权位分解a=a_0 a_12 … a_(e-1)2~(e-1),其中a_i=(a_(i0),a_(i1),…)是0,1序列,并称a_i是a的第i权位序列,称a_(e-1)为a的最高权位序列.对Z/(2~e)上首一n次多项式f(x),若f(0)(即c_0)是可逆元,则由文献[1],f(x)的周期per(f(x))_e≤2~(e-1)(2~n-1).当per(f(x))=2~(e-1)(2~n-1)时,称f(x)是Z/(2~e)上n次本原多项式,并称G’(f(x))_e中序列为f(x)生成的本原序列.文献[2]给出了本原多项式的系数  相似文献   

3.
许冰 《科学通报》1997,42(8):813-818
1 引言和主要结果自1947年Hsu和Robbins提出完全收敛性概念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一般性的结果是1965年Baum和Katz得到:设{X_n,n≥1}是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EX_n=0,E|X_1|~p<∞,p≥1,1≥α>1/2,pa≥1,(?)_ε>0,S_n=sum from i=1 to n(X_i),有sum from n=1 to ∞ n ~(pa-2)P(|S_n|≥εn~a)<∞(1)1985年白志东和苏淳把上述结果推广到极大部分和与缓变函数形式,并得到一系列理想的结果,与此同时,由于实际应用的需要,这一课题也转向{X_n,n≥1|}不独立情形的研究.1988  相似文献   

4.
隐马氏模型在生物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人们面对着“海量”的生物序列数据需要分析处理。生物序列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计算方法由核酸和蛋白质的序列推导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依据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各种数学工具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序列分析。其中隐马氏模型就是一种日益受到重视的智能化方法,已在生物序列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论述隐马模型结构及其在生物序列分析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廉玉忠 《科学通报》1995,40(22):2026-2026
定义序列(?)的非线性复杂度为C(?)=min{m:存在m元布尔函数f生成(?)}.易见,C(?)指生成(?)的反馈移位寄存器的最小级数,并且当(?)以p为周期时,0≤C(?)≤p.众所周知,在流密码体制中,序列的线性和非线性复杂度是衡量密钥流安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由于密钥流序列终归是周期序列,因而是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问题:周期性重复的二元随机序列(?)=x_1x_2…x_px_1x_2…,它的复杂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其中X~(p)=x_1x_2…x_p是  相似文献   

6.
平稳NA序列的大偏差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亦钧 《科学通报》1998,43(4):375-379
在一般的条件下,证明了平稳NA序列部分和大偏差原理成立。  相似文献   

7.
津研四号黄瓜线粒体中除了主环DNA外,还有4种类质粒(pC1,pC2,pC3,pC4)。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pC4为线形类质粒。将pC4克隆至E.coli JM109中,对pC4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pC4全长370bp,是已知的植物线粒体类质粒中最短的,pC4富含AT,有多个正向和反向重复序列,其两端为35bp的正向重复序列。pC4中的ORF都较短,不足以编码有功能的蛋白。对pC4进行同源性检测,发现pC4与线粒体主DNA和叶绿体DNA缺乏同源性,而与核DNA有同源性。在其他没有线粒体类质粒的黄瓜品种核基因组中也存在pC4的同源序列,pC4与黄瓜不同品种核基因组的杂交带型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8.
二元周期序列相关函数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超 《科学通报》1997,42(8):800-804
自1982年Olsen和Lempel等人利用有限域上迹函数理论构造出一类性能优良的密钥序列(称为Bent序列)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迹函数在扩频通信和密码学中的广泛应用.IEEE信息论专刊有关用迹函数构造伪随机序列的论文层出不穷,相继推出了诸如GMW序列,No序列,Kasami序列,Kumar-Moreno序列等许多具有良好相关特性的码序列.本文利用  相似文献   

9.
杨文刚 《科学通报》1992,37(2):161-161
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同属嗜肝DNA病毒科,两者在基因结构、病毒复制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DHBV及其自然宿主——鸭来源丰富,对人群无感染性,更适宜于进行常规实验室操作。为了了解我国DHBV的基因结构,本文报道国内一株同向重复序列具有变异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76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伟 《世界科学》2004,(6):28-28
2004年4月29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 ,描述了一种检测蛋白质的选择压力的新方法 ,其新颖之处在于 :它可以只以一种单一基因组为研究对象 ,而不用 (传统方法 )比较核苷酸序列。经典的对蛋白质 (承受 )的选择压力进行测量的方法需要比较来自为数众多的个体或物种的核苷酸  相似文献   

11.
NA序列的一个Hsu-Robbins型定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苏淳 《科学通报》1996,41(2):106-110
NA(Negatively associated)随机变量序列在可靠性理论与多元统计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讨论其极限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定义1 称随机变量X_1,…,X_n是NA的(n≥2),如果对于集合{1,2,…,n}的任何两个不相交的非空子集T_1和T_2,都有  相似文献   

12.
生命信息的宝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辽复 《科学》1990,42(4):271-274,313
  相似文献   

13.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何编码它的三级结构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1~3].虽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看起来非常不规则,但它编码的三级结构表现出明显的规则性.例如,许多蛋白质具有对称的三级结构,但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看起来象随机序列.因此人们对蛋白质序列关联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8],希望确定蛋白质序列是否是随机的.然而,这些研究给出了相反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蛋白质序列与随机序列不可分,而另外一些研究认为蛋白质序列不是随机的.本文将研究3种小的α类蛋白质结构域.这些是具有对称三级结构的最简单的蛋白质结构域.我们将说明这些结构域的…  相似文献   

14.
一类二值自相关序列族的构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安 《科学通报》1993,38(3):282-282
在扩频通信和密码学领域广泛使用的伪随机序列,人们不仅要求其具有很高的线性复杂度,而且要有良好的自(互)相关性能.长期以来,人们对伪随机序列的研究表明,目前仅有有限的几种序列具有理想的二值自相关特性,它们分别是:m序列、L序列、Hall序列和GMW序列.这些序列的数目是比较少的.在本文中,作者基于上述四种序列,构造出完全不同于上述序列族的二值自相关序列.由  相似文献   

15.
林须端 《科学通报》1990,35(12):949-949
由于m序列数量少、线性复杂度小,不能满足保密通信等需要。M序列虽已得到了深入研究,但许多产生M序列的算法因需要大量存储空间或计算时间而不实用,对k>2,仅有两个产生k进M序列的有效算法。设U为GF(q~m)上周期为q~(mn)-1的序列全体,PN删  相似文献   

16.
插入基因组一些DNA序列的,是那些能促发迅疾而广泛的遗传改变的区段。著名作家和癌学家刘易斯·托马斯(LewisThomas)曾经写道:“DNA对稍稍出错的包容,真是奇妙的事。没有这个特性,我们会仍是厌氧细菌,更不会有音乐。”像许多其他学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巴拉·麦克琳托克(BarbaraMcClintock)是著名的例外──托马斯认为,遗传的改变,也即新物种的进化,源于一些基因的个别、微小、随机的突变。但是,大量增长的论据──多数发表于今年六月纽约科学院主持召开的《生物进化的分子策略》研讨会──表明,生物学家之主流必须…  相似文献   

17.
人体基因组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1990年美国正式启动的“人体基因组计划”[1]为标志,预定在15年内主要完成人体基因组的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转录图和核苷酸序列图等四张图谱。这是弄清楚基因组内所有核着酸的物理位置。2005年以后则开始了“基因组后”阶段的研究(2),也就是进入所谓的“蛋白质组”时期,其目标是阐明由基因组内的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的功能,揭示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所蕴含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使人类得以认识自身的遗传本性。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可以明确划分的,但在工作内容上却是连贯延续的。…  相似文献   

18.
周宇虹 《科学通报》1992,37(1):74-74
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能引起肿瘤细胞出血性坏死,目前已用于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我们已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半合成的重组人TNF(rh TNF)cDNA,并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NF基因的调控序列,我们将TNF基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发现植物的完整DNA序列可能远比人类DNA序列的发现更具震撼力。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登月”计划“我是谁?从哪儿来?”这是几代生物学家付出毕生精力,苦苦追寻而至今仍不知答案的问题。今天,人们虽然已经知道遗传物质DNA控制了发育,却仍不清楚,两个看似完全相同、基因差别很小的卵细胞,为何一个会发育成人而另一个却发育成蛤蟆?同一个体的胚胎细胞为什么有的发育成眼睛有的却长成脚的大拇指?为什么两个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物质的细胞(如血液的红细胞和大脑的脑细胞)会有如此巨大的外形差异和完全不同的功能?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促使我们身体的数兆细胞和谐一致地运转?又是谁把各种可怕的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