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水分胁迫对生态恢复重要树种木荷与白楸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和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的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楸叶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在22%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均出现剧增,而Chla、Chlb和Car含量在22%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则均出现降低;在同样的干旱胁迫下,木荷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19%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才出现增加,而Chla、Chlb和Car含量则变化不大.在轻度淹水胁迫下,白楸叶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而Chla、Chlb和Car含量呈降低趋势;木荷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同期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白楸叶片SOD活性同脯氨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5,p《0.05)和MDA含量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1).由此说明,水分胁迫下,白楸比木荷敏感,木荷的耐受力强于白楸.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几种抗旱性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干旱胁迫(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测定了黑麦草幼苗(Lolium perenne L.)叶片中三种抗旱指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中的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二者的含量也增加,能明显提高黑麦草幼苗的抗旱性;从MDA含量来看,黑麦草幼苗能较长时间的忍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3.
自然降温对侧柏叶抗氧化物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生产栽培中侧柏普遍存在的枯梢现象,测定并分析了越冬时期侧柏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侧柏叶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CAT;2)自然状态下侧柏叶MDA含量均比套袋保护的高,其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大.由此可知:在自然降温条件下,活性氧代谢失调是侧柏枯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枯梢与体内能否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密切关系.西北方向的侧柏枝梢叶片受害现象严重,建议在侧柏的生产栽培中西北方向架设风障.  相似文献   

4.
NaCl浓度对大米草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NaC1浓度下大米草根部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的变化.结果表明:CNaC1等于100 mmol/L时,大米草生长良好;Cnacl高于100 mmol/L时,大米草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适应NaCl浓度变化;CNacl达到500 mmol/L后,保护酶活性开始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却持续上升,叶片MDA含量亦持续上升,根部MDA却略有下降.在NaC1胁迫下,大米草叶片较根部对NaC1浓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和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的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楸叶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在22%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均出现剧增,而Chla、Chlb和Car含量在22%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则均出现降低;在同样的干旱胁迫下,木荷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19%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才出现增加,而Chla、Chlb和Car含量则变化不大.在轻度淹水胁迫下,白楸叶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而Chla、Chlb和Car含量星降低趋势;木荷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同期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白楸叶片SOD活性同脯氨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5,P〈0.05)和MDA含量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1).由此说明,水分胁迫下,白楸比木荷敏感,木荷的耐受力强于白楸.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1,3,5 mmol/L)处理柴胡幼苗,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研究水杨酸对柴胡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水杨酸处理能显著影响柴胡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其中,用3 mmol/L水杨酸处理后,柴胡幼苗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显著减缓,丙二醛含量增加减小,相对电导率减小,脯氨酸含量增加显著,对柴胡幼苗的抗旱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豆‘19’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幼苗在适温(25℃)和高温(35℃,40℃)下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高温胁迫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以25℃为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RWC含量和总叶绿素(Chl)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Pro含量也逐渐增加;SOD活性在胁迫初期明显增加,说明大豆幼苗可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出现下降的趋势,大豆幼苗受害明显加重.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1),丙二醛(MDA)含量与脯氨酸(Pro)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0.93),可以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7种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温循环仪自动降温程序模拟冰冻处理技术测定7种冬青树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计算它们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7种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耐低温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枸骨(I.cornuta)、冬青(I.chinensis)、铁冬青(I.rotunda)、浙江冬青(I.zhejiangensis)、刺叶冬青(I.hylonoma)、全缘冬青(I.integra)。其中大叶冬青、枸骨和冬青耐低温能力较强;铁冬青、浙江冬青和刺叶冬青耐低温能力尚可;全缘冬青耐低温能力相对较差。在此基础上选取4种冬青树种,将其离体叶片经过4、-16℃低温处理后,进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指数都有明显增加,且4种冬青树种中不饱和指数增加的幅度各不相同。低温处理后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可以作为不同冬青树种耐低温能力强弱评价的补充性验证。  相似文献   

9.
经模拟低温(-12、-8、-4、0、4℃)胁迫处理后,长苞铁杉幼苗叶片和根系相关生理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温度降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但反映光合活性强弱的Chla/Chlb降低;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4,p<0.01),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减少说明根对低温胁迫的渗透调节更依赖于脯氨酸的累积.幼苗在-4℃及更低温度胁迫下受到严重的冻害使SOD活性持续下降,叶片中POD活性与SOD活性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8,p<0.01),但根系中POD活性与SOD活性没有相关性,说明长苞铁杉幼苗对抗外界胁迫机理的复杂性.叶片MDA含量比根系低可能与叶片中Car能缓解1O2对细胞的伤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砧木对嫁接西瓜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种不同的砧木(麻粒、专用砧、三用砧)上嫁接同一品种的西瓜,对西瓜苗期成龄叶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嫁接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以麻粒作砧木嫁接的西瓜叶片中含糖量最高、C/N最大,POD、MDA含量最低,SOD活性最高,是西瓜嫁接的优良砧木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以采自内蒙古鸟海市的沙冬青及骆驼蓬为植物材料,研究其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将水煮浓缩膏与线虫液分别混合配制成浓度为12,6,3,1.5,1,0.5,0.25和0.125g/L的线虫药液,每日统计线虫死亡率.结果显示,沙冬青的杀虫活性好于骆驼蓬;沙冬青药液浓度在1g/L及以上都有杀虫效果,骆驼蓬药液浓度在6g/L及以上有较好的杀虫效果;沙冬青和骆驼蓬处理松材线虫1d后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6和1.39g/L.  相似文献   

12.
气候和土壤通透性对沙冬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沙冬青在天津地区的引种栽培,将不同萌发程度的沙冬青种子播种到天津当地不同质地的土壤中,对其出苗时间以及苗期各生长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种子的萌发程度和土壤质地对沙冬青的出苗速度、出苗率以及幼苗的长势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吸胀的种子出苗率最高,随着覆盖沙壤土厚度的减少,其出苗率也依次降低;与疏松的沙壤土相比,沙冬青在紧实的重壤土中生长缓慢且长势弱,而覆盖不同厚度的沙壤土对沙冬青的长势影响不大.偏相关分析表明,降雨量和地表15 cm土壤温度分别是影响沙冬青株高和叶面积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3.
贺兰山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SEM)对贺兰山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均与其所属科或属的总体性状相一致,而同属豆科(Leguminosae)的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其花粉形态主要在大小和表面纹饰的细微性状存在差别;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us)的花粉形态符合蔷薇科(Rosaceae),除地榆属(Sanguisorba L.)外的总体特征;贺兰山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var.alashanensis)的花粉形态与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 L.)其他种的形态大致相同,但纹饰表现非常强烈;四合木(Tetraena mongollcus)在我国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e)的单种属植物,其花粉形态与蒺幕科其他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
萝卜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初期,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过程;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都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再降低;蛋白含量现有一个降低过程,然后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沙冬青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植物沙冬青在荒漠地区自然生态平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已濒临灭绝,为保护和优化沙冬青种群结构,探索其更新复壮的方法与技术变得至关重要。对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进行不同高度不同地径不同茬口处理方式的平茬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萌蘖枝条数和生长量有所不同,萌蘖枝条生长过程中,其萌蘖枝条数生长量与留茬高度成负相关关系,但与平茬粗度成正相关关系。天然沙冬青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 cm,第二年生长季末丛高为44.5 cm;当年萌蘖枝条数最多,均值为37.4 条,是对照的5.9 倍;萌蘖枝条经过两年的生长,枝条长度已达45.9 cm,比对照增加了33.2 cm,萌蘖枝条基径达9.98 mm。沙冬青不同灌丛平茬效果要优于同一灌丛处理,适宜的平茬粗度为15.09~19.95 mm,且茬口经涂油漆处理恢复生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不同蝴蝶兰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及恢复处理下其叶片的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蝴蝶兰叶片的SOD活性、电解质渗漏率整体表现为增加趋势,CAT活性、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恢复处理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5个品种中以婚宴的抗冷性最强,满天红、夕阳红、V31抗冷性中等,JT944抗冷性最差。这为蝴蝶兰品种的抗冷性鉴定和筛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低温下棕榈某些生理变化及低温锻炼对棕榈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电导率为指标研究了低温对棕榈叶片细胞的膜透性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低温处理不同时间的棕榈叶片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使棕榈叶片细胞的膜透性大幅度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而SOD活性则表现为先增高继之下降的趋势,经过低温锻炼的棕榈在膜稳定性,保护性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均高于未经过低温锻炼的棕榈,低温处理后经过锻炼的棕榈  相似文献   

18.
高羊茅对铅递进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递进胁迫处理对高羊茅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片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升高,高羊茅叶片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高浓度铅引起叶绿素降解,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Pro)积累,抗坏血酸-谷胱氨酸(ASA—GSH)循环代谢加强,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金钱松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含水率的金钱松种子在贮藏期间的发芽率、生活力以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钱松种子临界含水率在3%~4%。含水率与发芽率、生活力以及POD活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生活力、POD活性、发芽率。(2)金钱松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各项指标与发芽率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粗脂肪含量,与种子生活力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SOD活性、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MDA含量。(3)O.2-含量虽然与金钱松种子发芽率、种子生活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是与种子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与MD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4)金钱松种子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下红海榄脯氨酸与活性氧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系统地研究了盐胁迫下红海榄脯氨酸和活性氧的代谢特征.结果表明:1)脯氨酸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当盐度达到10时,其含量达最低.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其含量的高低不宜作为红海榄的抗盐性指标.2)超量脯氨酸积累会影响CO2的固定,降低叶片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量,导致高盐胁迫下叶片的肉质化程度降低.3)红海榄SOD活性随盐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超氧负离子释放速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在中高盐度下,其POD、CAT活性迅速增加,可有效地清除由SOD与O 2产生的H2O2,避免了由于盐胁迫导致活性氧增加而对质膜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