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主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座谈会上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关系到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按照党的十四大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育人。纠正…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李岚清副总理一段时间以来曾多次谈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重提这一问题尤为重要.原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同志说:“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屡禁不绝,对此,必须下决心予以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本身就是一场重大改革,其根本出路也在于改革.”作为教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吴宗意 《科技资讯》2010,(11):227-228
近几年不少教育专家呼吁要为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而负担最重的是中学阶段学生。教育部门为了学生身心健康也制定了相关的许多政策。但这些政策实施情况如何?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是当今社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通病,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然而人们对减负存在着许多模糊的认识和不良的倾向。应当客观地认识减负,处理好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并从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入手,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就重;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的课业负担就轻。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措施。本文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做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党和国家曾颁布过不少文件,付出过诸多努力,采取过许多措施,对缓解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起过一些作用。但是,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一些地方甚至愈演愈烈,使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广大学生和家长对减负后是否真正有利于中小学生未来的成长抱有怀疑。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主席再次号召: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处理好"减负"与"增效"关系,"减负"不能"减质"。  相似文献   

7.
魏颖 《天津科技》2014,(10):115-116
近几年,随着滨海新区教育投入的增加,学校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师资水平有所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是由于观念和方法问题,也出现了部分教师、学生为了"高分"而拼体力、拼时间的现象,由此"减负"再次成为尖锐的热点话题。分析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负的对策与建议,指出只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实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政府部门才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承受的压力、承担的责任和应完成的任务。普通高中甚至小学都存在着课业负担太重的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教育内外部因素对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干扰的综合反映。本研究以自编的《减轻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策略、途径、方法研究》问卷对一所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访谈,分析了课业负担的表现,分析了造成课业负担重的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并从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减轻课业负担的策略和具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征;分析了中学生课业负担超重的危害和原因;提出了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唐红华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09-110
阐述了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征;分析了中学生课业负担超重的危害和原因;提出了减轻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周军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146-148
“减负”是国家针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应试教育”现象,提出的一项素质教育措施。它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理想,内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殷殷期望。本文研究目的:针对教育改革中,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以后的实践问题,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有关理论与实践,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服务。研究方法:现状分析与理性阐释相结合。主要结论:“减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理念,而采取的一种方法途径;学生体育能力的铸造,是“减负”后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体育创新活动能力,只能培养。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沉重的活题,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侧重分析了课业负担过重给学生造成的直接危害,并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这一普遍现象,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达成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的共识。就此。教育界已开展了教育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的大讨论,在江西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教育界别的委员们,也对此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另外,有的地方已经开展或正在准备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各种教改试验,可谓热热闹闹,沸沸扬扬。这无疑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目前教育界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给他们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加强课外体育锻炼,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是为终生体育打基础的需要,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乃至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宏观上有规定,微观上有措施,但课业负担问题仍是制约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关键性问题。现实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减负中的两个问题 :当前学生课业负担的特点及其对减负的启示 ;当前减负应该处理好的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温州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新课改后小学生课业负担在在校情况、课程表执行情况、考试与竞赛情况、作业情况、课余情况等方面依然过重;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传统教育观念、新课程实施不当、国家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是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建议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策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来解决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和体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相互配合,真正将"减负"落到实处,学生才会有幸福感。本文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进行了简要梳理,对影响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国人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苛求中,学生身体的存在意识被淡化了,学生的身体变成了追求分数的牺牲品,“逐渐地在一种巨大的漠视中销声匿迹了”。因此,应该关注学生生命存在方式,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从疲惫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20.
过重的课业负担已使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苦不堪言。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基于教育新政,教师需要从容应对:首先要转变思想,确立正确的“减负观”。其次要关注课堂,努力实现课堂的增效:一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要抓实课后的自主学习;三要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