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市公司融资决策是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所占比重较大,且以股权融资为重,表现出了"轻债券融资重股权融资"现象。文章主要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展开,分析了股权偏好的表现、原因、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的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探讨了这种股权融资偏好带来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峥 《河南科学》2003,21(6):835-838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与国外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比较,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存在的双重企业制度,以及相应条件下的企业融资行为,并由此解释了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及后果,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符合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大多不放弃再融资机会、股权融资的比重较大,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非上市公司。这一现象的发生必然有其内在原因,不仅从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和股权结构等微观角度,而且从我国股市制度的缺陷和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等宏观角度,分析股权融资偏好的产生原因。由此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再融资偏好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若干年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其融资行为违背了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呈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倾向。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倾向所造成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2至2004年度实施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增发融资的影响因素,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和第一股东持股比率是影响上市公司增发融资主要因素的结论,从而也在这方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其融资行为违背了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呈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倾向.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倾向所造成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和政府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沪深两市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配股、增发和可转债的相关数据对股权融资偏好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导致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在于国内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监管约束减少等方面。股权融资偏好会对企业经营、资本市场的正常资源配置产生不好的影响。政府应该采取完善法规等政策纠正上市公司存在的不当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价值和资源配置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企业融资偏好理论的简要回顾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描述,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融资成本、资本市场发展的功能定位和融资制度安排分析了产生强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场择机假说和融资歧视理论,以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法对股价崩盘风险、产权性质与公司外部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的公司,外部股权融资金额越小,上市公司进行增发、配股的成功概率也越低;相比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对其股权融资和增发、配股成功率的负面影响更小、也更不显著;股价崩盘风险与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之间没有显著的关联关系;股价崩盘风险对上市公司的外部股权融资行为带来负面影响,且这种现象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融资结构是指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融资结构理论的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以这种融资结构作为研究的现实背景。一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与政策和低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从股权资本结构入手,比较了不同股权结构与融资偏好的关系,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余剑梅 《奇闻怪事》2010,(1):84-87,21
传统的融资结构是指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融资结构理论的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以这种融资结构作为研究的现实背景。一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与政策和低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从股权资本结构入手,比较了不同股权结构与融资偏好的关系,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共93个上市公司,按照股本以及是否有股权再融资,作了划分,选取了所有上市公司最近3个多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指标,用各自的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我国民族地区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和股权融资情况,得出了我国民族地区的中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该地区大上市公司弱;民族地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股权融资相对不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权益与股权融资数量,股权融资数量与每股净资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控股股东权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每股净资产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界定了控股股东在不丧失控制权前提下的股权融资边界.  相似文献   

16.
倪升 《广东科技》2008,(6):37-38
本文打破传统资本结构研究以存量分析为主的束缚,以增量分析为突破口,实证地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以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为辅,并呈现负债融资、保留盈余、股权融资、折旧融资的顺序特征。这一特征既有别于优序融资理论,又有别于上市公司“圈钱”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信托—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公司融资结构的现状,指出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即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非上市公司偏好债务融资。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信托融资,并分析了信托融资的特点和优势,得出了信托融资是一个好的融资途径,并提出了发展信托融资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的20多年里,生物制药发展十分迅猛,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制药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住。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存在着融资结构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股权融资偏好的特点。其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商业银行信用、商业信用融资、留存收益和财政性融资。  相似文献   

19.
白继德  高亚峰 《甘肃科技》2010,26(5):117-120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一直是财务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健全,融资约束条件也比较多,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资本结构和融资偏好。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在大量进行股权融资之后,只有部分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大部分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有不少公司的经营业绩还逐年下降,从中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不合理性,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且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影响。因此,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具有资产负债率偏低、负债结构不合理、股权融资偏好等现状,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密不可分,融资方式不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还不发达,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而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别。为此,应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完善企业制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