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朱启仁  李建 《科技资讯》2006,(4):192-193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已成为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决策的科学化离不开决策的民主化,决策的民主化要求决策过程中遵循民主原则,扩大公众参与。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决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众参与成为公共决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公共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树立现代化决策观念,提高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水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优化,主张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让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社区矫正制度设计和安排应以公共管理为指导,使社区矫正管理真正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公共管理行为。在社区矫正公共管理中,是将社区矫正管理作为国家或政府的职责和义务。社会力量将以独立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通过这种特殊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和教育。社区矫正制度由国家主导的一元体系转向"国家一刑罚、社会一矫正"的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审批实践看,公众参与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与不足。浙江省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落实公众参与环评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依据。但现行规范文件依然存在种种弊端,主要有立法滞后与审批被动、规范抽象与概念模糊、程序漏洞与责任缺失、内容冲突与衔接脱轨等。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需要运用法律适用技术消解规范不和谐,并进一步创新地方政府环评审批立法。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地方立法的民主化、透明化和公正化。加强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是实现地方立法现代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民主化、创新化、信息化、制度化的重要要求。现行地方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的问题在于系统化的信息公开体制不完善,公众参与立法的动力机制不强,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不健全,公众参与的意见反馈渠道不畅。据此,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应当提升社会化参与水平,促进多元框架下主体协商,优化信息公开的程序,构建长效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是对我国公众参与立法状况的一个研究,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理论及规范依据,包括法理依据、宪政依据以及规范依据;其次回顾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特点;最后从公众参与立法的缺失出发,提出了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汪锦林 《科技信息》2006,(10):316-317
行政立法是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发生巨变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行政立法在行政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行政立法中的民主参与存在着很大缺陷与不足,进而导致了部门利益法制化,并削弱了行政法规与规章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行政立法程序的重要价值追求是保障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民主权利,从而增强行政立法的合法性有效性。文章提出了完善行政立法具体程序中的民主参与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徐海  郝涛洁 《科技信息》2009,(34):I0259-I0259,I0261
网络政治参与有着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但是网络因其固有的技术缺陷,使得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面临着诸多难题,可能给我国的民主建设和政治稳定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应从电子政府建设、网络立法、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公民网络素质、培养网络公民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减小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乡规划利益结构多元化的凸显要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程序。公众参与规划的理念在我国承载着异常厚重的理想和愿望,通过对公众参与规划目标模式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公众参与更多是"民意收集式",基本上处在"事后参与"、"被动参与"、"参与冷漠"的初级状态,公众参与程序面临一系列的现实困境。通过制度的建设和理念的转变,逐步将公众参与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这在我国必然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政府行政改革认为政府应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掌舵者"而非"划桨者",政府应当以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其宗旨,是一个"公民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基于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的理念,从思想上树立"满足公民所需"、"尊重公民意愿"和"重视公民参与"的政府行政观念。然而,无论政府承担何种职能,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杆秤"。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科技信息》2010,(33):392-392,419
环境资源作为最典型的公共物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环境问题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有公众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享有环境权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理基础,公众参与是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主要表现为法律依据不足、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执法力度不够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法律文化的缺失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必须完善立法.健全公众参与环保事业的相关制度: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强化监管,营造依法整治环境的良好氛围,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是评价一国立法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从《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来看,中国当前立法的公众参与,在显现出参与广度扩大化、参与深度增强化和参与主体群体化趋势的同时,也存在制度化建设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和参与能力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制度建设的加强、利益表达渠道的拓展和公众参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公共危机产生的风险不断加大,将公众纳入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具有必要性。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公众公权力的回归,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降低基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压力,提升整体公共危机管理效果。客观而言,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完善的制度作支撑,否则容易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影响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由此可见,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行为有利有弊,需要合理引导,科学规范,以此发挥公众参与行为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成功避免各种风险和驾驭危机能力的考验。这就要求公众、企业、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与政府的积极配合,以便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突发事件社会参与机制。本文将从突发性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内涵,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的必要性及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制度之一,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公众参与的结果,用表达公众对项目支持程度的量化指标公众认可度和认可等级及其计算公式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实例分析的结果作了讨论,最后对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是评价一国立法民主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扶《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来看,中国当前立法的公众参与,在显现出参与广度扩大化、参与深壤增强化和参与主体群体化趋势的同时,也存在制度化建设不够、组织化程度不高和参与能力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干相关制度建设的加强、利益表达渠道的拓展和公众参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要求和现实需要两个层面探讨和谐社会构建活动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我国当前还存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缺乏互信、公众参与机制短缺、公众制度化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必须从转变传统决策观念、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有效机制等方面,促进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在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各方人士正不遗余力的为环境治理问题出谋划策,最有效的环境治理方式莫过于国家立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切实使环境污染得到改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无疑又是一种推动力量,以此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本文我们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中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公共决策公平性和完备性的重要保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政府对公众参与的忽视和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中国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存在很多限制性因素。通过对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分析,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上海城市公园的形成源于西方列强侵华后的文化移植和当时沪人对西方社会生活形态的向往。伴随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第一座公园——"公共花园"的开放,上海租界开始出现许多欧美式花园,它们是中西合璧的"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在租界公园未全面向华人开放前,孕育多元文化的近代上海陆续出现了一批以营利为目的、对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向公众展示其开放性及中西杂糅的新面貌。它们融合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蕴含雅、俗文化的丰富性与社会思潮、艺术流派等多种内容,为近代上海市民提供了具有现代休闲游憩意义的城市游乐场所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信息交流地。  相似文献   

20.
公共治理理念: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频发的根源在于公共治理的理念缺陷.政府应始终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来治理危机,这是消除或减少公共危机之根本。政府功能和责任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不应该、也不能够承担危机的全部责任,必须同时积极寻求社会的参与和合作。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政府应信任并依靠公众和民间组织,善用媒体,组织所有资源和力量,共度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