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抗旱品种胡麻苗中脯氨酸累积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干旱胁迫下,胡麻旱地品种811151和水地品种86Ⅲ23累积较多的脯氨酸,分别比对照增加6倍和4倍.旱地品种的累积量为水地品种的2倍,达8.073mg·g-1(DW),二者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累积量差异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在水分和盐胁迫条件下,作物体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水分胁迫下,不同品种的小麦幼苗及谷子幼苗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的增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游离脯氨酸含量成十倍或几十倍地增加。不同品种的小麦及谷子幼苗,游离脯氨酸的积累速率不同。浇水解除干旱后,小麦及谷子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培养生长六天的小麦、玉米幼苗,脯氨酸的积累量均较双蒸水培养的多,但随着溶液中Nacl浓度的增高,脯氨酸的积累量也增加,这表明小麦、玉米幼苗中脯氨酸的含量与溶液的盐浓度有密切关系。解除盐胁迫后(盐溶液换成重蒸水培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在盐胁迫下,地上部分脯氨酸积累最大于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3.
酸胁迫对几种林木体内脯氨酸及腐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酸胁迫PH3.0)处理刺槐幼苗引起刺槐水势降低,电解质外渗增大,株高和干鲜重增长受抑。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了酸胁迫对刺槐的伤害作用。酸胁迫下,刺槐苗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较小,而腐胺则迅速累积。桂花、欧洲桤木、杨树等8个树种在酸胁迫下均表现出腐胺大量累积,这说明腐胺累积量可以作为植物遭受酸胁迫的一个内部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1年生鸡冠花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进行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处理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鸡冠花叶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鸡冠花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和POD活性在胁迫初期上升,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鸡冠花幼苗可以通过调节自身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减轻伤害,维持自身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杨树无性系生理特性及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胁迫明显抑制杨树幼苗高生长,其高生长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此同时,叶片中Cl ̄-、Na ̄+的累积则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在胁迫后约2~3d达到峰值,K ̄+累积则在胁迫后约2周迅速增加,两者都是在峰值之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杨树幼苗对Ci ̄-和Na ̄+的吸收并不同步,胁迫后期Na ̄+/Cl ̄-的值逐渐升高,在浓度为0.3%的处理组比值可达1.5.同时,Na ̄+/K ̄+值的升高是Na ̄+吸收增加而K ̄+吸收减少的结果。外源K ̄+、Ca ̄2+对盐胁迫抑制高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K+的作用不及Ca2+。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几种抗旱性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干旱胁迫(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测定了黑麦草幼苗(Lolium perenne L.)叶片中三种抗旱指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叶片中的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二者的含量也增加,能明显提高黑麦草幼苗的抗旱性;从MDA含量来看,黑麦草幼苗能较长时间的忍受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龙爪稷愈伤组织内脯氨酸积累,在胁迫后第1~7d内脯氨酸变化迅速;游离氨基酸构成发生变化;组织内丙酮酸含量出现高峰,此峰与脯氨酸峰在出现时间上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干旱时期对盆栽“新红星”苹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SOD和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SOD比POD对干旱的反应灵敏;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在干旱初期增加较多,以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群羊草幼苗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干旱条件下三个不同种群羊草叶水势、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研究.各种群羊草的生长对轻度干旱胁迫不敏感,重度胁迫下羊草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种群变化存在差异.重度胁迫下白音锡勒种群生物量显低于对照和轻度胁迫,而达里湖种群和嘎松山种群与对照、轻度胁迫差异不显.随胁迫强度加大,达里湖种群和嗄松山种群地下部分投入比例增加,白音锡勒种群重度胁迫下地下生物量却显减少.三个种群羊草叶水势变化相似,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加大而下降,但轻度胁迫与对照差异不显,重度胁迫处理第6d迅速下降,第8d降到最低,复水后不同种群羊草水势恢复程度不同.三个种群羊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的变化相似,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增加,复水后逐渐恢复.嘎松山和白音锡勒种群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达里湖种群,胁迫条件下达里湖种群羊草叶片的MDA含量高于其它两个种群.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大豆幼苗抗旱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个大豆品种幼苗在水分胁迫下几项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绥农8号品种脯氨酸积累量提高;抗叶绿素和蛋白质下降的能力较强;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为抗御苗期干旱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和种源胡枝子的耐旱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3个胡枝子种为试材,分别以自然干旱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盆栽幼苗和离体枝条进行了含水率、脯氨酸含量及质膜透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达乌里和短梗抗旱力较强,二色抗旱力较弱.其中,二色(冀)抗旱力相对较强,二色(美)、二色(辽)、二色(豫)较弱,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积累宜作为幼苗抗旱力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克隆植物蕨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匍匐茎克隆植物-蕨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处理,即PEG-6000的浓度为0、15%、20%、25%,进行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渗透强度的处理,重复3次.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除CK的脯氨酸含量逐步增加外,其余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在48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脯氨酸的含量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模拟干旱胁迫下弗吉尼亚栎苗木叶片相关生理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和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弗吉尼亚栎2年生扦插苗木,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弗吉尼亚栎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以及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在10%PEG胁迫下,弗吉尼亚栎叶片水势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明显下降(p<0.05),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以及热耗散速率(Drate)明显增加(p<0.05),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以及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变化不大;在20%PEG胁迫下,qP和Prate明显下降,叶片水势的下降幅度和游离脯氨酸的增加幅度明显加大,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NPQ以及Drate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与10%PEG处理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和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在10%和20%PEG胁迫下变化均不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在PEG胁迫下弗吉尼亚栎叶片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而且良好的热耗散机制使得叶片光合结构即使在较高浓度的PEG胁迫下仍能维持较好的活性,这可能是弗吉尼亚栎对干旱胁迫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可能改变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对喜钙植物——云贵鹅耳枥在干旱胁迫下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和Ca2+对可溶性蛋白质数量和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20%PEG-6000溶液胁迫下,叶片中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在30%PEG-6000溶液胁迫下,叶片中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同时,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受到Ca2+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渗透胁迫下野生大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变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抗旱性不同的11个野生大豆材料在苗期进行渗透胁迫。在不同胁迫程度下,水分变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积累表现也较突出。这2种渗透物质的积累与一年生野生大豆的生育期有关密切的关系,生育期越晚,积累越多。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可能改变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对喜钙植物——云贵鹅耳枥在干旱胁迫下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和Ca^2+对可溶性蛋白质数量和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20%PEG-6000溶液胁追下,叶片中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在30%PEG-6000溶液胁追下,叶片中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同时,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受到Ca^2+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以冬牧70黑麦草为材料, 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 设置5%(D1),10%(D2),15%(D3)三种不同程度干旱(轻度、 中度、 重度)以及对照组(CK), 温度为10,5,0,-5,0,5,10 ℃, 研究冻融及干旱胁迫对幼苗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一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均 增加; 冻融和复合胁迫下幼苗中SOD活性呈先升高后显著下降趋势,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呈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趋势, 在-5 ℃出现峰值, 与其他温度下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胁迫伤害下整体呈复合胁迫>单干旱胁迫>单冻融胁迫的趋势, 冻融胁迫下的伤害程度为重度干旱+冻融>轻度干旱+冻融>单一冻融>中度干旱+冻融, 复合胁迫对植物伤害出现叠加效应, 适当的干旱处理可缓解冻融对幼苗的生理损害. 因此植物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 可缓解其遇到胁迫时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以冬牧70黑麦草为材料, 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 设置5%(D1),10%(D2),15%(D3)三种不同程度干旱(轻度、 中度、 重度)以及对照组(CK), 温度为10,5,0,-5,0,5,10 ℃, 研究冻融及干旱胁迫对幼苗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单一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抗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均 增加; 冻融和复合胁迫下幼苗中SOD活性呈先升高后显著下降趋势, POD活性和脯氨酸质量比呈先升高后缓慢下降趋势, 在-5 ℃出现峰值, 与其他温度下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胁迫伤害下整体呈复合胁迫>单干旱胁迫>单冻融胁迫的趋势, 冻融胁迫下的伤害程度为重度干旱+冻融>轻度干旱+冻融>单一冻融>中度干旱+冻融, 复合胁迫对植物伤害出现叠加效应, 适当的干旱处理可缓解冻融对幼苗的生理损害. 因此植物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 可缓解其遇到胁迫时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以铁皮石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铁皮石斛愈伤组织,检测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APX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胁迫下,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对照;各浓度PEG胁迫1d后,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当PEG浓度为30%时,胁迫2d、3d后却低于对照;POD活性随着PEG浓度的增强先上升后下降,在25%PEG胁迫下达到峰值;当PEG浓度为30%时,APX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PEG浓度低于30%时,APX活性呈上升趋势。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可通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和保护酶的变化来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20.
PEG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渗透胁迫对蓖麻种子吸胀和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种子吸胀速率均随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5%的PEG处理能促进蓖麻种子萌发,10%和15%浓度的PEG处理对蓖麻种子萌发起到明显抑制;蓖麻种子萌发期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5%的PEG处理蓖麻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0%的PEG处理蓖麻种子脯氨酸含量为最高;哲蓖3号种子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强于其它3个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