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光照变化对人脸检测及人眼定位的影响, 提出一种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与人眼定位方法. 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减少图像中的噪声; 再将RGB颜色空间转化到具有良好肤色聚类特性的YCbCr色彩空间, 利用Gauss模型进行肤色建模; 最后检测出人脸区域并确定人眼位置.  相似文献   

2.
光照自适应的人脸肤色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种抗光照噪声强的人脸肤色检测方法:①从常用的颜色空间中选择出对光照因素稳健的肤色子空间;②提出了基于该子空间的光照自适应的肤色检测方法;③进一步采用小波边缘检测的方法精确定位人脸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抗灯光、太阳光、荧虹灯光,光的阴影等的影响都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斯肤色模型和图像分割的人脸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HSV、YCgCr颜色空间和图像区域分割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将规范化的rgb肤色转化到HSV、YCgCr颜色空间,对向量(H,Cg,Cr)T进行统计,得到肤色的三维高斯概率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计算待检图像的肤色相似概率,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的方法计算二值化阈值,根据阈值将相似度图像二值化.为了抵消人脸区域亮度变化和阴影的影响,以二值图像为模板,在原待检图像的饱和图中根据3像素×3像素区域的平均R、G值进行图像区域分割.在分割得到的区域中,根据人脸特征检测出图像中的人脸.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复杂背景的情况下检测出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人脸检测与定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利用颜色信息进行皮肤检测的过程中采用YCbCr颜色空间,利用高斯肤色模型,得到图像中任意像素属于肤色的概率,同时借鉴了模式识别中广泛应用的K-均值的思想,设计了基于K-均值聚类方法的肤色分割算法,完成了图像的二值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色彩空间的肤色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肤色对彩色图片中的人脸检测很重要,在这篇论文中,作者首先讨论了用3种颜色空间表示的肤色子空间YCbCr,HSV和统一的颜色空间.然后作者给出了算法,判断在3种肤色子空间下,一个象素是否为皮肤象素;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找出候选面部区域.最后,作者比较了3种肤色子空间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基于监控系统中彩色图像的人脸检测与定位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颜色对方向的不敏感来减少人脸区域的搜索范围,将颜色空间与Hough变换相结合实现人脸定位.首先在颜色空间YCbCr上建立肤色模型,并对肤色区域进行初步检测,然后利用自适应模糊Hough变换检测瞳孔所在的圆心,从而实现对人脸区域的精确定位.在Georgia Tech彩色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肤色偏黄的人脸,并且在人眼的定位阶段平均用时为0.1秒,满足数字监控中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背景和可变光照条件下,彩色静止图像的人脸检测问题,综合利用YCbCr和HSI颜色空间下的肤色模型,先进行肤色分割,定位出候选人脸,再用AdaBoost级联分类器进行检测验证,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降低误检率。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用于检测进入高架道路中行人的检测算法。先通过帧间差分获取场景中的运动目标区域,然后在颜色空间进行肤色分割,得到人脸候选区,再依据人脸形状信息及其它约束条件剔除类似人脸肤色的运动物体。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不受光照缓慢变化的影响,并有较高的检测速度和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常用的肤色检测方法即肤色区域边界固定法,同时介绍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肤色检测的几种常用的肤色检测颜色空间如RGB、YCbCr以及HSV颜色空间,并在这几个颜色空间中对在Internet上获取的200个光照均匀的肤色块进行肤色检测,统计出在每个颜色空间中肤色检测的正确率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所取图片的光照比较均匀的条件下,HSV颜色空间的肤色检测效果最佳,YCbCr颜色空间次之,RGB颜色空间最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室内移动机器人运动过程提出一种快速而稳定的人脸检测方法.由于室内存在多种物体,背景不断变化,且光照条件可能不断变化,提出采用人脸肤色的标准混合高斯模型与人眼特征相结合的人脸检测法,无需对原始图像进行尺度变换.检测过程首先将经过补光处理及光线增强的人脸库转换到YCbCr空间,求其非线性变换空间YC'bC'r,求出左右脸标准正态密度函数及混合高斯分布;然后根据人眼颜色特征,分别对人脸肤色候选区域进行人眼候选区域提取,利用人眼Gabor模板的不变Hu矩与人眼候选区域的相关性,找出人眼拟合矩形区域,再综合利用人眼与人脸的特征关系以及人脸候选区域的投影关系检测出人脸区域.大量实验表明,新方法速度快,适应性较好,并可扩展检测到侧面人脸.  相似文献   

11.
基于肤色HSV颜色模型下的人脸实时检测与跟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用于视频电话、监视与监控等场合的人脸实时检测跟踪方法.首先运用差分图像快速提炼出运动物体的外接矩形,消除背景对肤色检测的影响,缩小肤色搜索的范围;然后利用肤色在空间的聚类特性检测人脸,利用HSV颜色模型中的色调H的范围抽取肤色,去除亮度对肤色的影响.实验表明,这种检测和跟踪方法是快速有效的,与单独运用HSV方法相比它能更好地处理背景对肤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芳梅  杨云 《山东科学》2011,24(6):96-100
设计了基于肤色空间和积分投影的人脸检测和剪裁系统。首先对输入的图像建立YCbCr肤色模型,选择一部分皮肤区域样本,通过实验统计确定色度阈值的上限和下限,采用"双重阈值"方法将皮肤区域分割出来,然后对二值化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最后进行水平积分投影和垂直积分投影,找到眼睛进而确定人脸区域,同时按要求进行裁剪图像。在输入图像被限定在“包含单张免冠人脸、角度正位、面部清晰、表情自然神态庄重”的条件下,检测准确率达96%以上。本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疲劳驾驶,通过提取面部疲劳特征参数的方法研究了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对SSD(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目标检测算法及连续自适应均值漂移跟踪算法(continuously adaptive MeanShift,CamShift)进行优化,以检测人脸区域.利用特征点定位提取面部疲劳特征参数,并基于眼睛闭合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 over time,PERCLOS)设定疲劳阈值和疲劳检测策略.在实车样本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人脸区域定位方法对光线变化、类肤色干扰的鲁棒性更强;所提取的疲劳特征参数能有效反映驾驶员疲劳状态,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2%.改进后的算法系统在基于视觉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中达到了较高水平,对于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检测出彩色图像中的人脸候选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人脸肤色统计矩剔除非人脸区域,最终实现对人脸的准确检测.由于本算法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可以应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智能监控领域.  相似文献   

15.
讨论对于自然光下摄像头采集的人脸照片的眼睛定位算法,该算法是基于灰度积分投影和圆形标记法实现。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在RGB空间下对图像进行肤色检测,得到可能的人脸图像,通过形态学处理排除噪声等干扰;然后,根据亮度分量对人脸区域进行分割,得到五官图,并通过灰度投影对人眼进行粗定位;最后,通过圆形标记法,把区域内的白色空洞转化成面积相等且质心为圆心的圆形,经过几何特征筛选排除干扰圆得到双眼的两个圆形。该算法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对于复杂背景下特别是存在类肤色干扰情况时人眼定位效果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场景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场景的彩色图像人脸检测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肤色的亮度和色度信息提高了现有的肤色模型准确率,然后基于颜色和形状特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人脸候选区域定位方法,最后针对现有特征验证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像素梯度阈值的验证方法对人脸进行确认.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鲁棒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RGB、HSI空间和KL变换的人脸区域检测算法,根据待检测图像上每点的颜色值来判断它属于人体区域还是背景区域,从而检测出人脸所在的位置.实验表明,该种方法避免了在RGB、HSI和KL三个独立空间分别进行人脸检测所出现的人脸误测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检测,将三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较好地区分人脸区域和背景区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彩色图像提出基于四元数的人脸检测算法,从数学上解决传统方法将肤色检测与人脸最后确定分开进行而导致检测率较低、程序复杂度高的弱点,将人脸肤色信息与反映轮廓形状的灰度信息进行融合同时作计算处理,提高了检测速度,且增强了算法的鲁棒性.首先简单概述作者提出的检测系统,然后按算法流程分块说明系统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定义于实数域的广义瑞利商以及Fisher鉴别分析法在四元数体上的推广;基于四元数的Fisher鉴别分析法在人脸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彩色人脸样本集的收集与预处理;彩色非人脸样本的收集及其分类的原因和分类原理;多尺度检测中的融合问题;多组检测结果的综合判断问题.数学上严密的推导表明,基于四元数的检测算法合理可行,满足实时性要求.大量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此算法快速有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