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武汉人黄浩通过3年多的摸索,在反复试验几百次后,终于研制出"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成功地将潲水油提炼成生物柴油潲水油转眼变清水正值用餐高峰时间,武汉小蓝鲸酒店的工作人员将污浊发臭的潲水油倒入埋在地下的"餐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里,只见神奇的一幕产生了——油脂、污水立即  相似文献   

2.
回收的潲水油经适当的预处理后,采用两步升温法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重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利用潲水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催化剂体积为潲水油体积的5%,醇油摩尔比为20:1,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15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得率高达93%,产品质量达到美国生物柴油标准ASTMPS121–99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厨余垃圾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厨余垃圾营养元素丰富、有害物质少,既易于专门收集又易于发酵的特点,提出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通过生物发酵处理技术,实现了厨余垃圾循环再利用.潲水经过液态发酵得到菌体蛋白14.4 g/L,潲水中的COD、NH_3-N等均可被降解,转化为菌体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潲水的COD由32 300 mg/L降低到7 100 mg/L,去除率达78%.潲水的液态发酵在获得菌体蛋白的同时避免了潲水直接排放而污染水体,并且从源头上杜绝了潲水油(即地沟油)的产生.泔脚经过固态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由原来的22.75%提高到45.06%.经该工艺处理的厨余垃圾可全部实现无害化并且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取的生物柴油价格相对偏高,而以廉价的潲水油为原料来制造生物柴油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承担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由潲水油制造生物柴油的研究》课题项目。通过研究,笔者制得的生物柴油已达到美国生物柴油的技术标准;在精甲酯(生物柴油)得率和甲醇耗量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项目通过了省科学技术厅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将回收的高酸值潲水油经酸催化处理,可使其酸价降低到2mgKOH/g,再用碱催化酯交换制取生物柴油,所得到的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的技术指标相当。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灯芯草吸收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然后再用碳石纤维对乳化油和溶解油进行深度吸附,系统考察了两种吸油剂的性能以及吸附时间、pH、盐度等对吸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灯芯草可以快速吸收废水中的悬浮油,pH、盐度对吸油效果影响很小。碳石纤维对乳化油的吸附速度缓慢,废水酸碱度和盐度显著影响其饱和吸附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膨胀石墨对染料溶液和油类的吸附效果,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膨胀石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膨胀石墨(180 mL/g)吸附染料溶液的平衡吸附量比活性炭大,吸附速度比活性炭快,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速度是活性炭吸附速度的7.5倍;膨胀石墨对食用油、机油、柴油的吸油率分别为30.52%、17.37%和9.20%,活性炭对三种油品的吸油率分别为0.62%、0.45%和0.10%,膨胀石墨吸附食用油的吸油率是活性炭的49倍.研究证明,膨胀石墨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发泡聚丙烯泡沫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越的特性,可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油类物质。文章测试了发泡聚丙烯泡沫的油水选择性、吸附动力学、对不同油品的吸附性能,并对发泡聚丙烯泡沫的重复利用性、耐温性以及对水面浮油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发泡聚丙烯泡沫具有很好的亲油疏水性,其对柴油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饱和吸附倍率为9.5g/g,饱和吸附时间为22min;发泡聚丙烯泡沫具有很好的重复利用性;吸油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温度对其饱和吸油倍率影响较小;发泡聚丙烯泡沫对水面浮油去除效果良好,在处理含油污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表面张力、接触角及Zeta电位测量首次研究并提出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辛基苯聚氧乙烯醚(TX-100)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吸附模型及机制。结果表明:阳离子/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CTAB/TX-100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效果比单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效果更显著;CTAB与TX-100间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CTAB分子预先吸附在油湿性砂岩表面充当锚粒子,TX-100分子通过疏水作用与其形成聚集体,从而提高了TX-100及CTAB在油湿性砂岩表面的吸附量;TX-100的存在也提高了CTAB与油湿性砂岩表面羧酸类物质形成离子对的能力,并使离子对的解吸附能力增强,因此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传统吸油材料对饮用水水源中石油类污染物质的去除效能。通过对比市面上常用的4类共8种吸油材料对不同油品的吸附容量发现,饱和吸附容量最大的是棉花,最小的是蛭石;吸附材料PP吸油棉的纯相油类的饱和吸附容量为9.0~13.0 g·g-1,保油性根据油品不同30 min的保油率大致为60%~70%;PP吸油棉对油水混合物中石油类物质的吸附完全属于物理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10 min能达到60%~70%的去除率,120 min能达到80%~90%的去除率;影响吸附速率的关键因素是吸油棉与含油水的接触面积,覆盖面积越大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生的运动损伤中,肌肉拉伤的比例较高,而且肌肉拉伤后不同的应对措施所产生恢复效果也不相同,在此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理测试法和实验法,探求不同的应对措施对肌肉拉伤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积极措施比消极措施的恢复效果好;采用多种措施比单一措施的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在轧制过程中使用润滑剂的目的是降低变形区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抗摩效果)。为评价润滑剂的使用效果,重点介绍了润滑剂工艺性能的试验方法,作为选定和使用润滑剂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药物对卵巢癌腹水的疗效,对30例卵巢癌腹水患者采用榄香烯乳及微波透热治疗,并与30例单纯应用榄香烯乳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此药合并应用抗卵巢癌腹水优于单纯应用,此法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舒血宁即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治疗抑郁症是否有效而将此药合并应用抗抑郁药与单用抗抑郁药进行对照 ,结果发现 ,此药合并应用抗抑郁药疗效优于单用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以吸收性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40例,观察其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栓塞治疗后40例患者均成功止血.结论血管性介入技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肯定,损伤小,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易为患者接受,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进一步确定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的爬移,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某曲线梁的实体模型,采用稳态热分析确定各节点的温度即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荷载代替长期反复荷载、主梁横桥向位移代替爬移变形的方法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然后为了进一步说明曲线梁桥的爬移机理,并探讨摩阻力使橡胶支座产生残余变形进而使曲线梁出现横向爬移的过程,利用Combine39单元模拟桥梁爬移时支座变形的累计效应,近似分析温度效应下曲线梁爬移的力学机理。研究表明:温度效应是曲线梁爬移的重要外部荷载原因,灰尘和垃圾堵塞支座空隙、支座材料老化和支座摩阻力是引起曲线梁桥爬移的主要内在因素,通过Combine39单元模拟橡胶支座的摩阻力-残余变形可以近似分析曲线梁爬移的变形累积过程,该方法能定量解释曲线梁桥横向爬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付宇翔 《科技信息》2013,(13):66-67,115
本文采用拉普拉斯算子对彩色图像进行锐化处理,在图像去噪及抗干扰等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颜色目标检测时,采用基于RGB颜色矢量分析法的色标定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取得精准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T—C模型,研究了耦合二能级原子与相干态光场相互作用过程中场的振幅平方压缩效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探讨了原子间耦合的强度对场振幅平方压缩效应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原子间耦合强度和初始光场强度的增大,场的振幅平方压缩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冷沉淀治疗支气管扩张持续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分析2例支气管扩张持续大咯血患者使用冷沉淀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附文献分析.结果:2例支气管扩张持续大咯血患者在常规止血治疗效果欠佳情况下给予冷沉淀治疗,止血效果明显.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持续大咯血患者常规止血治疗效果欠佳时应考虑使用冷沉淀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大坝安全监测中,为了解决小样本导致的效应量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在考虑增加样本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二维正态信息扩散离散回归的效应量预测方法。利用模糊推理和信息集中的基本理论,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对大坝安全监测效应量进行分析和预测,应用综合有效度指标评价该预测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基于信息扩散的预测方法避免了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小样本预测的困难,提高了拟合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