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NaBH4还原法分别制备了不同载体CeO2、活性炭(AC)和石英砂(SiO2)的负载型Pd基催化剂。采用Zeta电位、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利用高活性Pd/CeO2催化剂对2,4-二氯苯氧乙酸(2,4-D)进行液相加氢脱氯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载体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其中Pd/CeO2催化剂具有高等电点、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以及Pd颗粒高分散度的活性特征;Pd/CeO2催化剂对2,4-D的脱氯效果随Pd负载量增加而增加,随pH值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d/CeO2催化剂对2,4-D的加氢脱氯反应符合Langumir-Hinshelwood模型,表明2,4-D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是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且Pd/CeO2对不同的污染物都表现出较高的液相加氢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2.
硝基苯液相加氢 ,采用 0 .8% pd/c催化剂催化氧化制苯胺 ,该氧化过程是一个经历氧化偶氮苯 ,偶氮苯的复杂历程。在非溶剂状态下 ,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 0 .5g/L( NB) ,反应温度 80℃ ,氢压 0 .6MPa,收率 99.9%。该法操作简单 ,生产成本低 ,污染少。  相似文献   

3.
Ni/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丁炔二醇加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酸镍与硝酸镍的混合盐为前驱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17%的Ni/Al2O3催化剂,通过TEM、TPR、XR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丁炔二醇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高度分散.正交实验表明,温度为影响加氢性能的首要因素,经加氢反应后产物的羰基值随反应温度、压力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及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采用Cu-Fe-La/FSC催化剂的CWO法处理印染废水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操作条件下的水样可生化性.结果表明:水样脱色率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总压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进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因素对水样处理的影响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总压>进水浓度;CW...  相似文献   

5.
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的反应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高压磁力搅拌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精对苯二甲酸在Pd-C催化剂上加氢精制反应的规律,实验温度范围为275-295℃,实验压力范围为6.08-8.08MPa(表压)。研究发现加氢反应速率随着催化剂量和氢分压的增加而提高,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提高加氢温度,反应速率反而有所下降;投料中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浓度对反应速率也有一定影响,在282℃反应条件下合适的质量分数为25%。  相似文献   

6.
采用烷基化方法,以NKC-9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将2,4/2,5-二甲酚分别转化成沸点差异较大的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以便可以采用传统的精馏手段对烷基化产物进行分离。实验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条件、催化效率、选择性、使用寿命以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C-9离子交换树脂对2,4/2,5-二甲酚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最佳烷基化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达到91.1%,对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8.5%和96.8%,而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甲酚浓度和异丁烯的分压对2,4-二甲酚烷基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小于2,5-二甲酚,催化剂加量影响相反。温度虽然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但提高温度更有利于增加2,4-二甲酚的烷基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双茂基希夫碱稀土络合物/NaH体系催化1,5-己二烯的异构化反应。异构化反应生成1,4-己二烯、2,4-己二烯、1,3-己二烯、亚甲基环戊烷和甲基环戊烯的混合物。同时研究了异构化反应中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时间对异构化速率及产品组成的影响。产物中线型产物与环状产物的比率取决于所用的催化剂及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Raney Ni催化剂催化下4-氯酚(4-CP)的液相加氢脱氯,重点考察了溶剂、碱、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Raney Ni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水的加入解决了NaCl在催化剂表面聚集以致催化剂失活的问题;强碱以及三乙胺的加入则使催化剂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在30℃下催化剂催化4-CP加氢脱氯的活性比较好;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4-CP的加氢脱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催化剂使用3次后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Pd/C为催化剂(Pd质量分数为5%),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条件下,研究了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制备γ-戊内酯反应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100~160℃)和氢气压力(1.0~3.0 MP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氢气在乙酰丙酸液体中的溶解度(温度80~160℃、氢气压力0~5.25 MPa)。结果表明: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反应对乙酰丙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对氢气压力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33.0 kJ/mol;提出了加氢反应可能的机理,并简化氢解离吸附Langmuir等温吸附式,获得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2,4-DNT在鲤鱼肝脏、肠内生物转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了2,4-二硝基甲苯(2,4-DNT)在鲤鱼肝脏、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以及2,4-DNT的浓度对生物转化的影响.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为7.4),在通氮气、厌氧条件下,以鲤鱼肝S-9组分和肠内容物为材料研究了2,4-DNT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鲤鱼肝S-9组分和肠道微生物对2,4-DNT具有代谢作用,在2,4-DNT的生物转化过程中,肝脏起了主要作用,但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3,3-二甲基丁醛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二甲基丁醛是合成新型强力甜味剂纽甜的重要中间体,其生产成本对纽甜的生产和应用影响重大.报道了一种简便和经济的3,3-二甲基丁醛合成工艺,以3,3-二甲基丁酸为原料,经氯化反应和常压催化氢化反应,合成了3,3-二甲基丁醛.研究了反应的工艺条件.3,3-二甲基丁酸的氯化反应以氯化亚砜为氯化剂,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氯化亚砜):n(3,3-二甲基丁酸)=1.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3,3-二甲基丁酰氯的收率为92%.3,3-二甲基丁酰氯的常压催化氢化反应在二甲苯溶剂中进行,以Pd/C为催化剂,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m(二甲笨):m(3,3-二甲基丁酰氯)=6.5:1,催化剂用量w=15%(基于3,3-二甲基丁酰氯),氢气流量90 mL/min,搅拌转速500 r/min,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6 h, 3,3-二甲基丁醛的收率为73.4%.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3,3-二甲基丁醛收率仍达到71%,显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间歇式应釜中,采用骨架Ni催化剂,对衣康酸加氢制备甲基丁二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循环次数对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为溶剂,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此时,衣康酸转化率为99.14%。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衣康酸转化率仍在95%以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豆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豆酸化油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6:1,催化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酸化油酸值由128降至5.6,酯化率达到95.6%,生物柴油的收率为68.0%。  相似文献   

14.
对Pd/AC催化剂上对苯二甲酸(TA)加氢精制过程中的对羧基苯甲醛(4-CBA)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氢分压、反应温度、催化剂颗粒大小对4-CBA消逝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于0.35 M Pa时,氢分压对4-CBA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而温度和催化剂粒度大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显著。同时,工业条件下的TA加氢精制过程存在着严重的内外扩散。采用幂函数动力学模型方程利用M atlab拟合得到了不同粒度催化剂上的表观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在常压下以乙酸为溶剂,采用奎宁修饰型Pt/Al2O3为加氢催化剂,考察了修饰剂浓度及氢化温度对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反应对映选择性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于优化条件下研究了修饰型催化剂的稳定性、循环使用及再生。结果表明:修饰剂浓度有一适宜值,低温有利于不对称加氢反应;反应体系中底物丙酮酸乙酯的存在对修饰剂奎宁的深度加氢具有抑制作用;催化剂的一次再生使催化反应的不对称性增强,经二次再生后则降低产物的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以聚氯甲基苯乙烯为载体,通过键合法连接磺酸丙基咪唑,制备固载化离子液体[PS-Im+-C3H6SO3H][p-CH3C6H4SO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对其进行表征.以对甲基苯磺酸根为阴离子,将固载化离子液体作为水杨酸丁酯合成的催化剂,通过正交法实验,研究酯化反应的温度、时间、催化剂加入量及醇酸摩尔比反应条件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1.5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醇酸摩尔比为2∶1是合成水杨酸丁酯的最优工艺条件;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酯化仍有较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17.
以臭氧氧化不易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PVA)模拟废水, 考察典型杂多酸(HPA)对臭氧氧化的催化作用. 先在3种典型杂多酸中筛选出对臭氧氧化PVA具有催化效果的硅钨酸(HSiW), 考察反应时间、 臭氧质量浓度、 体系pH值、 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PVA去除率的影响, 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去除PVA的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 体系的pH值对PVA去除率影响最大,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最小; HSiW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去除PVA的最佳条件为ρ(O3)=25 mg/L, 反应温度30 ℃, 体系pH=8.3, 催化剂用量250 mg/L, 在该条件下降解反应5 min, PVA去除率即可达98.3%; HSiW未改变臭氧氧化降解PVA的基本途径, HSiW可促进臭氧分解, 生成更多的HO·, 并可催化臭氧与PVA的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印染废水的高效、快速降解,进行了FeVO4催化降解酸性品红水溶液的研究,考察了双氧水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脱色率和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FeVO4作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时,酸性品红的氧化降解反应可以使用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FeVO4投加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增大都可以显著提高酸性品红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在H2O2浓度为13.6 mmol·L-1,FeVO4投加量为1.0 g·L-1,温度25 ℃条件下,60 min时FeVO4对酸性品红水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4.5%。同时,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并结合Arrhenius方程计算出酸性品红降解过程的假一级反应的活化能Ea为60.24 kJ·mol–1。为利用多相类Fenton催化剂方法处理含酸性品红的印染废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分子筛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和反应条件对CO_2加氢合成甲醇、乙醇的催化性能的影响。详细考察了活性组分、分子筛种类、稀土添加剂、pH值及Cu/Ru比等的影响。讨论了反应温度、压力和H_2/CO_2比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PS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ZSM-5分子筛作载体制备了以钯-壳聚糖(Pd-CS)配合物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Pd-CS/ZSM-5,在常温且氢气压力恒定为大气压力时,以乙醇为溶剂将Pd-CS/ZSM-5用于催化苯丙酮加氢生成1-苯基-1-丙醇反应,用气相色谱仪跟踪反应进程.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苯丙酮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d-CS/ZSM-5催化剂对苯丙酮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对苯丙酮为零级,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