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成功英语学习者比赛环境下定题和即兴演讲语篇的主位结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两类演讲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选择的总体趋势基本相同,但在2类主位和3类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频次上体现出显著差异,定题演讲体现的主位结构特征比即兴演讲更多样、更复杂;个案分析也显示定题演讲在主位推进模式选择的多样性和倾向性上与即兴演讲明显不同,因而语篇结构也更紧凑复杂,更多体现书面语特征。这一结果说明成功学习者具有明显的语体意识,其演讲语篇的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体现不同类型演讲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量测量方法,对比分析学习者不同水平英语演讲语篇在主位类型和主位推进模式选择方面所体现的特征.从整体来看,不同水平演讲者在主位结构选择上呈现相似特征;统计分析发现,低水平演讲者与高水平演讲者相比,更多选择复项主位(主要是其语篇主位)以及集中型和并列型两种推进模式来构建语篇,使其语篇显得不够正式且单调乏味,影响其语篇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探讨了语篇功能赖以实现的主位系统,分析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程序在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中的作用、所具有的文体功能以及主位的选择和使用表达说话者的不同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沈乐  罗霄 《科技信息》2010,(16):138-139
主位述位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英语语篇中的主位结构以及主位推进模式及其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语篇是特定情境下为了特定目的的语言运用,语篇目的要靠语篇手段来实现。就广告语篇而言,其目的是劝说消费者选择所宣传的产品,而这种劝说功能要通过各种语篇手段来实现。广告语篇的主位结构(标记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与其劝说功能密切相关。标记主位可以突出产品名称或优越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适当的主位推进模式可以合理分布广告信息,使消费者容易接受或记忆。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并结合语篇分析理论,本文探讨语篇的主位、主位结构类型及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构建、解读的关系。同时,本文还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多加注意语篇的主位推进框架,以便提高学生的语篇构建与解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主位述位理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宜武 《科技信息》2007,(10):55-56
主位与述位理论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泰修斯提出,自从这一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和学者都对主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这些研究对主位推进模式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本文拟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主位—述位"结构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主位—述位"理论,对汉语的主位类型、推进模式及其在现实话语的应用进行了阐释,并对主位分析中常易混淆的问题即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主位—述位"与"话题—说明"结构分别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9.
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主述位组成适当的语篇推进模式,反映语篇内部句子之间内在联系和信息分布规律。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存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主位推进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主位结构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认为在英汉语篇翻译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切换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议论文写作主位推进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学生四级考试议论文写作中分句主位的选择和篇章中呈现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结果表明,主位一致型、述位一致型以及延续型这三种主位推进模式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议论文的写作中,同时发现很多议论文是多种主位推进模式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狄金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创造凝练、奇特和新颖的意象。而这种美学意象的运用,使她的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从狄金森诗歌意象表现的主题以及诗歌美学意象的应用两个方面,探讨狄金森诗歌中意象的美学特征,进一步加深对狄金森诗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韩礼德的语篇功能分析出发,运用其中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对唐诗《登幽州台歌》及其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原诗与各英译文的异同,以及各英译文的优劣,以期给古诗歌的翻译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文学作品通过采用特殊的、有别于非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特定的意义,从而实现其审美艺术价值。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其本质是要再现原作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以《苔丝》的三个中译本为例,从主位推进模式这一语言形式入手,考察译文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与原文"审美忠实",达到"形神兼似"。  相似文献   

14.
诗歌中的“意义”呈现出人“诗意的存在”,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移情、想象、联想等方式领略原诗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原诗的意义通过意象和语言进行审美再现。从唐诗翻泽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策略或接近原诗的语言和意象,或对原诗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或发挥译者自身创造力的重写。无论如何,诗歌翻译都是译者对原诗进行审美重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斯蒂文森的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儿童诗,包括以下内容:可爱的童心童趣,使身边平淡无奇的日常事物兴味盎然;天真的想象和幻想使平淡的生活富有生气;儿童对规矩的不满与守规矩;纯真的感恩之心与爱心。这些,都是可爱的童心的表现,可以说童心是太阳,为一切披上了诗意的金辉。  相似文献   

16.
杨万里的诚斋诗塑造了大量的儿童形象,以描写他们游戏、劳动、学习,以及他们的忧愁、烦恼为主要内容。诚斋诗充满了丰富奇特的的艺术想象,采用儿童的“我向思维”,善于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结构上纵横变化,采用活泼流畅的口语、俗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成就。诚斋体的伟大成就体现了诗人博大高尚的人格,体现了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上一流的父子词人晏殊、晏几道均喜欢"寓以诗人句法写词",具体表现在大量运用对句、大量化用诗句、大量运用典故,从而提升了词的审美价值和抒情功能,使词向诗逐渐靠拢。  相似文献   

18.
早在原始艺术阶段,戏剧与诗就有着隐秘的内在联系。随着人类艺术思维的成熟,戏剧与诗的美学关系进入了一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恋的新阶段。在现代艺术中,戏剧中的诗性色彩与诗歌中的戏剧因素相互渗透。戏剧中的诗性色彩表现为剧作的诗性情感和结构的抒情性,它能在典型的戏剧和典型的诗之间建立一种舒缓这两种艺术形式内部张力的新形式。诗歌中的戏剧因素是通过情感的客观化、形式化使诗的艺术形式成为更经典的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它能拓展诗情空间,但并不节外生出某种新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美特征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先民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20.
诗要有体是艺术创作规律的必然,是诗歌有效传达与新诗发展之必需。在当下这样一个非诗盛行、诗歌写作标准混乱、新诗出现危机的时期,强化新诗的体式自律十分必要。强化新诗体式自律,首先应走出对新诗的一些认识误区;其次应坚持以自由诗体为主,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自由体诗;第三应更多地从民族诗歌中汲取营养,探讨出舍乎民族审美心理需要的新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