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言二拍"与<一千零一夜>诞生于两个不同的国度,在描写商业发展盛况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所塑造的商人形象却存在明显差异:如中国商人的儒商文人之气与阿拉伯商人的市民习气;中国商人的重义与阿拉伯商人的重利;中国商人的谨慎稳重与阿拉伯商人的大胆冒险;中国商人致富后谋求政治势力,偏好于由富到贵的转型,而阿拉伯商则偏重物质生活的享乐等.这些差异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2.
《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言》《二拍》这两部古代白话小说休都大量描写了商人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塑造了形象丰满的新型商人形象。但二在塑造商人形象上又有众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相貌形神上女性化、人化与市吉化、民主化之别,商贾之道上的重道德修养与重谋略技巧之别。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达,给商人的生活有思想观念带来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8,(1):93-97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商人群体组成的商帮大量涌现。山东胶东地区依靠便利的鱼盐之利以及海运优势,涌现出大量从事商业活动商人,并形成颇具影响的胶东商帮。考察地方志所见的商人传记,从胶东地区商人经商原因、经营行业与商业活动、商人形象以及商人地方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一步探究明清胶东地区商人及其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4.
“三言”、“二拍”有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就是反映商人生活。它塑造了几十个栩栩如生的商人形象,这些商人形象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其一,在此之前,中国文学对商人生活的反映是很有限的、不全面的,有些甚至是带着某些偏见的歪曲反映,而蒋兴哥、文若虚这样的商人形象的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商人经过几千年的艰难跋涉,终了走进了中国古代文学形象的画廊,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增添了新的光彩。其二,这些商人形象既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沃土,又表现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精神,基本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商人文学的特色。目前,我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5.
晋商在山西有地域帮派之分。就晋商发展历程而言,明代称雄全国的主要是晋南、晋东南商人。晋中商人是在隆庆五年“封贡通市”后,才大量闯关东、走口外的。他们拓展了长城以北的市场,进一步扩大晋商的经营范围,逐渐超越了晋南、晋东南商人。进入清代后,晋中商人创办了票号业,施行了股份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创造了更辉煌的晋商业绩。  相似文献   

6.
晋商在山西有地域帮派之分。就晋商发展历程而言,明代称雄全国的主要是晋南、晋东南商人。晋中商人是在隆庆五年"封贡通市"后,才大量闯关东、走口外的。他们拓展了长城以北的市场,进一步扩大晋商的经营范围,逐渐超越了晋南、晋东南商人。进入清代后,晋中商人创办了票号业,施行了股份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创造了更辉煌的晋商业绩。  相似文献   

7.
儒商是指商人群体中那些自觉以儒家伦理观念来指导商业经营实践的商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明清社会涌现出了大批儒商.儒商形象也开始不断进入文学殿堂,特别是“三言”“二拍”中描写了大量儒商.他们能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自觉地遵守诚信为本、信守承诺、以义取利、义利并举、贵和尚中、和气生财等文化精神.探讨儒商文化精神,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晋商和宁波商人兴起的客观原因相似之处,阐述了晋商与宁波商人在投资方向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杨平 《山西科技》2014,(6):44-45
明清晋商会馆是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异地经商时将当地私人宅地改建、或利用当地原有祠庙、或集资修建的旨在联络乡谊、推广贸易的场所。从晋商会馆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建筑类型和功能及建筑布局方式等方面探析了明清晋商会馆的布局形制,为分析会馆对晋商发展的作用提供帮助,并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阶层逐步扩大,中国社会也缓慢地从传统向近代转型。作为走向转型前方的商人,他们一只脚轻轻地触到了近代的门槛,另一只脚还被牢牢地束缚在传统的旧屋里。他们的价值观也极具二重性和矛盾性,他们一方面固守天理,另一方面也放纵欲望;他们既积极进取又归于隐退,既自信又自卑,集俭约、忠诚与奢侈、叛逆于一体。商人价值观的二重性,是处在转型时期的商人内心矛盾的表现。以徽商为视角,研究商人的二重价值观,对于更全面的了解明清时期的商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自我认知、商帮凝聚力、经营理念和钱财出路四个方面展开,比较甬商、徽商、晋商的价值观,最后得出结论:甬商是本业商人,徽商是儒雅商人,晋商是金钱商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历史上有名的徽商,晋商的经营意识,经营方式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特点的归结,找出京商与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及之处,从礼,情,安,俗四个字上分析京城商业文化的门面特点,情意特点,心态特点和市井特点,试说明京商未来宾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徽州藏书楼的产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分析了徽商与徽州藏书楼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右商帮有过辉煌,曾与晋商、徽商鼎足而立,活跃在全国,时有"无赣不成商"之称,但是,江右商帮没落了,随着清代社会的发展,在鸦片战争以后,活跃了近500年的江右商帮没能向近代经济转变和发展,最终没落了。以史为鉴,读古明今。通过研究江右商帮兴衰史,能带给新赣商诸多启示,这些启示能为新赣商发展和江西经济腾飞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本文就是围绕这一重要课题展开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自明清始至民国时期徽州茶商在上海的活动概况,具体分三个阶段论述,分别论述了各个不同时期徽州茶商的活动情况。探索了旅沪徽州茶商的发展脉络,并简要分析徽州茶商在上海所处境遇的变化和原因。  相似文献   

16.
西门庆依靠商业经营和利用封建官场的腐败敛取了大量钱财,并以此作为政治资本和商业资本,因此,他成了中国十六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商人的典型。而西门家族的迅速衰亡,则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矢折。因之,西门庆的悲剧,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新兴商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家庭、同辈团体以及时代背景共同影响着晋商和徽商的政治心理的形成。作为"官商",晋商和徽商与封建政权结合,这一方面让他们得以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甚至是致命的弊端。同时,他们留给后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肯定了浔商在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的商业伦理曾在其迅速崛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指出浔商伦理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要义精髓对于市场经济依然具有适用性和可借鉴性。针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信用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关注并研究浔商伦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