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物与癌症     
人们一向谈癌色变。可是,许多人对他们每天的食物与癌症有何关系却不大注意,以致几年、十几年“细水长流”地摄入致癌物质还浑然不觉。 一般认为,60%~90%的癌症主要是由外环境因素引起的,食物是人们每天接触的重要的外环境物质。食物的成分可分为3大类,即食物固有成分、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格拉迪斯·埃默森,通过对动物的试验研究,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关于维生素及其对人体影响的知识.她是第一个从麦芽油中分离出维生素E,并就它的作用进行研究的人.她对食物与癌、食物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们关于医学在这些方面的认识. 格拉迪斯·埃默森于1903年7月1日,出生在堪  相似文献   

3.
在动物大世界中,昆虫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全世界昆虫有100万种以上。昆虫在动物学中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以它们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给人类带来利益或者危害为标准,给它们区分为"害虫"或"益虫"。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食物中某些物质在人类的肿瘤发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膳食状况的改变,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有人统计约70-90%与环境因素有关的肿瘤,其中50%的肿瘤死亡率与膳食有关.现已证实,某些营养素和食物中的一些成份与人体不同部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通过膳食方式引起肿瘤的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祖先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但这些驯化都只是在人类驯化了自身之后。人类最早驯化成功的野生动物是狗,然后是绵羊和山羊。接下来,驯化动物的闸门打开:在过去的3万年里,人类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猪、牛、猫、马,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这些驯化动物分别用于人类的食物、打猎、运输、材料、控制害虫和作为宠物等。但有科学家提出,在人类驯化这些动物之前,人类首先驯化了自身。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猿人进化到高等动物,第一需要就是找食物来填饱肚子。但是,放置时间过长、贮存不当等因素有可能使各种食物腐败。人们在进食过程中摄入了这些含有生物性、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腐败食品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脱水、休克、呼吸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更是人类观看世界的基本器官。同样,许多动物都得靠眼睛来寻找食物或躲避追杀。然而,神秘的大自然时不时会给我们一些惊奇。研究人员发现,有一些种类的动物因为种种原因天生没有视力或者视力退化,成为动物世界中的盲者。盲眼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深海中,黑暗的世界令这些动物的眼睛没有用武之地,它们的眼睛由此变小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人和动物牙釉质C和O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该地区在距今约2.4~4.2ka期间人和动物的食性特征.结果表明人类主要以C4作物如粟等为主要食物,而水稻和小麦等C3作物含量较少,一般少于15%.猪的食物与人类牙釉质的食物存在显著的差别,其C3植物含量总体上大于人类食物的C3作物含量,但猪和人类的δ13C值存在重叠,表明人和猪的食物具有相似性;同时牙釉质δ13C揭示人和猪的体内水分来源也明显不同.鹿和牛的食物也存在明显差别,这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但它们的δ13C值也部分重叠,也有相似的食物成分;在体内水分来源上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别.杂食的人和猪与草食动物的鹿和牛不仅食物差别显著,不具有相似性,而且体内水分来源上也存在差别.4.2~2.4kaBP期间该地区人类农作物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没有明显改变,但猪的养殖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放养到圈养,猪的食物中C3作物含量不断增加.随生产力的发展,到战国时期,中坝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人类迁徙活动.  相似文献   

9.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更是人类观看世界的基本器官.同样,许多动物都得靠眼睛来寻找食物或躲避追杀.然而,神秘的大自然时不时会给我们一些惊奇.研究人员发现,有一些动物因为种种原因而天生没有视力或者视力退化,成为动物世界中的盲者.盲眼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深海中,黑暗的世界令这些动物的眼睛没有用武之地,它们的眼睛因此变小或完全消失了.  相似文献   

10.
地理环境与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天花和肺结核病的征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恶性肿瘤——癌症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十几年来,人们不断地探索癌症的发病原因.如今很多的研究者认为,人类癌症的80~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有的甚至认为“几乎一切癌症看来都是由环境引起的.”虽然目前有些人有倾向于癌症的发生与工业污染有关的趋势,但是不少地区的癌症看来与工业污染并无关系,而是与原生地理环境有关,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地理环境与癌症关系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细说大嘴鲨     
说到鲨鱼,人们总会想到在水里争抢食物的大白鲨——那些一嗅到血腥味就能从几里外的地方匆匆赶来会餐的海洋杀手。这些鲨鱼以捕食海洋中的其他动物如海豹、海龟、小鲨鱼、小鲸鱼等为生,偶尔也攻击涉水过河的驯鹿,当然也包括人类。鲨鱼家族中,还有一些庞然大物,如鲸鲨和姥鲨,它们可以长到15米。重达好几吨;但它们并不可怕,因为它们只吃那些微不足道的浮游生物。它们张开大嘴,吞进一团充满食物的海水,闭嘴后,再用特化的腮过滤出海水,让食物留在嘴里。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类人种的概念,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形成了一种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在这种观念支配下,长期以来,人们把采用动物实验来开发各种治疗方法以纾解人类的病痛视为一种正当的事情。但是,近期功能基因组学领域的进展,正使在动物身上进行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与人类的基因序列相似的序列在不同的物种中被鉴定出来时,人类独特性的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强调指出,由于功能基因组学的新发展而带来的一种固有的紧张局面--一种存在于基因序列的科学意义与伦理学意义之闻的紧张关系--基因序列的应用目的是相同的,但伦理学意义却不同,这个问题不是很有讨论的必要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说到智慧,人们总以为它是人类的专利,然而,近年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表明,除了人类,其他动物也有自己的智慧,尽管这种智慧与人类智慧不可同日而语.动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练就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技巧和智慧.这些智慧与技巧往往非常高超和精巧绝伦,有时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最早只会从自然界中获取天然的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有了火以后,人类学会了"烹",这使人比动物进食高了一个档次,而学会用调味品来"调"制食物的味道,才真正使人类有了饮食文化。调味品的发展历史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凡是烹调水平高的民族都是文化渊源深厚的民族,尤其是素以美食大国著称的中国。原始社会,人类茹毛饮血,在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人类才学会了用火来烤制食物。神农氏时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植物的“食物”,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断提升,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天气越来越热。然而,植物学家的最新系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不只是改变气候,它还改变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过植物危害人类。这再次警示人们,一定要遵守“京都议定书”,努力在工业生产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祸害一:食物营养降低为什么蔬菜、水果和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而这些食物的味道却越来越淡?这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系。对植物来说,日子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将数…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中早有脑血流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报道,但心理机能的下降在个体间却不同。在以往对衰老和脑循环的研究中,都把正常人作为相同对象来研究,而将注意力只集中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上,在这些研究中至今极少报告涉及到社会环境因素。本研究以正常老年人为对象研究社会环境因素对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自古以来,人们就想方设法驯服它们,让它们为人类服务.这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动物,不仅是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好帮手,而且还在战争中大显神威、建功立业,为世人所赞颂.  相似文献   

18.
何颖 《科学之友》2005,(4):51-51
控制生育不仅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许多动物为了自身长期生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栖息在埃及尼罗河两岸的大象,能根据当时当地食物的供应情况来决定多生还是少生幼象。尼罗河岸的一侧树木繁茂,野草丛生,食物丰富,母象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每隔4年生育一胎;而在河的  相似文献   

19.
对人类来说,舌头只担负着辨味、辅助咀嚼、吞咽食物、发音以及显示人体健康状况等普通功能。然而,这与某些动物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有着神奇功能的动物舌头。  相似文献   

20.
一些研究者认为狗獾是蚯蚓专食者.本文对欧亚狗獾(Meles spp.)的食性和相关的地理因子(纬度、海拔和坡向等)和环境因子(温度、雪被厚度、降水、初级生产力和人类影响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检验了这一假说.加上本研究组在青海湖地区的狗獾食性的研究数据,我们共采用了19篇文献中报道的22个研究地点的数据用于狗獾食性与生物地理关系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甄别了狗獾食性类别,提取影响狗獾食性重要作用的主成分;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食物多样性与主成分因子及生物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狗獾食物的构成有明显的纬度梯度.狗獾在低纬度地区主要以昆虫和爬行动物为食,而在高纬度地区则代之以蚯蚓为食,狗獾不是一个蚯蚓专食者.进一步研究表明,狗獾的食物多样性与纬度和人类影响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食物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狗獾的采食策略.狗獾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从整个狗獾分布区来看,狗獾是一个机会广食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