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刑事错案概念的准确认识,是进行刑事错案研究的前提。证据与刑事错案的关系是,违法的证据不会百分之百导致错案,但百分之百的错案中都有违法的证据出现。因此进行错案的防治,必须与证据制度的建设联系起来,确立以防为主的错案治理。  相似文献   

2.
错案追究制受到理论界的广泛批评,错案追究权的来源、错案概念内涵和错案追究程序都成为诟病焦点。错案追究制的运行实效极差,存在受错案追究的个案少和错案曝光率高、法院独立审判权受限和错案责任独担、问责机制内部化和错案利害关系群体化三大矛盾。突破该制度应从外部着眼,深化审判公开,在全国人大下设错案惩戒机构来主导错案追究,同时应界定统一合理的错案标准和创设合理的追究程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原则出发,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具体实践经验,从分工负责是公、检、法依法行使职权的前提和基础;互相配合是公、检、法依法行使职权的中心内容;互相制约是防止和纠正错案的重要保证三个方面论述了它们三机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孔子曾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预防错案,是历代有所作为的统治者都予以高度重视的事情。这不仅因为“一狱之成,十户不宁”,而且,错案是否多发,刑事追诉和判决确当与否,也与一个社会的治乱以及是否能够真正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有着重要联系。本文研究错案问题,其目的在于“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从各方面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尽量避免错案的发生。所谓刑事错案,在我国是指公、检、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于案件的基本事实或者基本证据认定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进而导致刑事追诉或者定罪量刑出现错误的案件。刑事…  相似文献   

5.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是近年来我国法院审判中一项追究法官错案审判责任的重要制度,这一制度在现实操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法官判案正确率、防止司法腐败具有重要作用,运行中的不足应当通过制定责任承担书和追究法官执法过错责任来完善。  相似文献   

6.
施肥结构与耕地土壤养分变化有关,与农业生产安全有关,与农业生态环境有关。测土配方施肥较普通施肥方法有以下优势:一是对症下药,可以改善土壤性状;二是降低投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四是减少污染,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五是节约资源,保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种科学的施肥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救济性程序,具有纠正错案、保证办案质量的作用,体现着民事诉讼的价值。但是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对再审程序的规定实际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应当对其予以修正和完善,以体现民事诉讼现代化精神,建立再审之诉,切实发挥再审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实行执法责任制,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是党和国家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本文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建立、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度及其意义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浓香型白酒固形物超标的原因主要有加浆水、调香添加剂等.解决方法是保证加浆水勾兑用水质量、选用高质量添加剂;使用软化水硬度在质量浓度0.04mg/L以下的加浆水,浓香型白酒固形物含量与自来水比较减少25倍,使用高质量的添加香料固形物可减少30%.  相似文献   

10.
纸币识别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器设计等.为减少计算量,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图像进行降维;然后对图像识别时应用相关系数法.通过实验表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加快纸币的识别速度,保证纸币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以“错案”为研究对象,运用保护注册商标专有权的有关理论和法律制度,特别是从注册商标专有权限制角度,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人民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提出了购买商品销售打出注册商标文字不构成商标侵权的观点以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腐败现象仍然滋生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执纪执法偏宽偏软。抑制腐败行为的一大良策是加大各种惩罚力度。首先,领导必须去掉隐衷,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其次,要编织严密的法律之网,使腐败分子无机可乘、无处可逃;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使腐败分子倾家荡产;要加大纪律制裁力度,使腐败分子在政治上不得翻身;要通过媒体对腐败加以曝光,使腐败分子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反腐倡廉实践中所积累的官兵平等、身正反腐教育为本、思想反腐建章立制、以法反腐依靠群众、民主反腐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代价入手,提出腐败与代价的关系问题,腐败是不是代价?腐败是必然性的代价还是可避免的代价?在得出腐败的代价可以避免的结论之后,着重指出了避免腐败滋生的办法:一是从宏观上健全法制,加强法治;二是从微观上针对腐败加以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惩治腐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稳定,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反腐败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立足于教育,着力于防范,强化政策和制度的约束力。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法制。  相似文献   

16.
权力的滥用和异用,必然导致腐败。反腐倡廉从根本上讲,必须消除“权力社会”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弘扬廉政文化的价值理念。当务之急,就是要筑牢“廉政文化是根,廉政教育为本,廉政法制作基,反腐倡廉成器”的反腐倡廉建设基本架构。通过廉政文化、廉政教育、廉政法制和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手段,多管齐下,打造反腐倡廉利器,可使腐败这个世界性社会毒瘤得以有效抑制和清除。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一种权力之癌。邓小平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克服特权现象,防止党内和国家权力机关腐败的滋生蔓延,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而且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可以说,制度反腐是邓小平法治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支点。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我国在推进反腐败的总体思路上正逐步实现由权力反腐败向制度反腐败的转变,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产生腐败除了经济、法制建设及社会转型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面的文化原因.如果社会文化方面的资源被破坏或匮乏,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很难铲除.为此,我们要大力开发、利用、培植这一资源,从而获得亿万民心认同的向心力、凝聚力,以保证社会的公正、公平与良好运转,与经济、政治联手,有力遏制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产生、蔓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惩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贪污贿赂案件的侦查起诉成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重申之重。然而,在侦查取证的过程中,涉案人员如实作证的环节却因为法律保障不到位、各种私利权衡以及地域交叉取证困难等原因而产生了诸多障碍,严重阻碍了反贪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在保护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不断完善的同时,要认真研究取证对象,采取全方位措施教化和促使涉案人员如实作证。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政府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依法反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反腐败法律体系是其前提要求。我们要积极加入或签署反腐败国际公约或区域性公约,集中力量制定综合型反腐败法典,适时修订和完善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推进反腐败的地方性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