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胡军琅 《科技信息》2010,(29):137-137,150
原本只应用于军事的网络,而如今,早已涉足媒介传播的方方面面。面临网络媒体的强势登陆.电视这一传统的大众媒介所处的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本文通过对于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在特征和属性层面的比较,试图为电视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建言建策。  相似文献   

2.
刘敏 《广东科技》2013,22(8):11-12
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媒介和公众这条单行线,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被动摇。此时,公众、媒介和政府形成互动关系,以媒介为桥梁形成了一个循环路径,在这种关系下公众借助网络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主体,而政府为维护公众形象成为公众信息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3.
媒介文化是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媒介环境、媒介人物、媒介事件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重构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价值规范和社会价值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针对5·12汶川大地震媒介事件,从事件、受灾、媒体人、灾民等角度,解析了这一具有高度参与性,整合力及感召力的媒介仪式。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是西方未来主义思潮又一流行词汇,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之后又一热点。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是继续生存还是走向衰落、灭亡,抑或被改造而发展,已成为发展传播学中争论不休的话题,也引起新闻业界的困惑与震荡。本文认为,媒介融合已使网络媒体、新媒体分化、分割了报纸的读者,并使后继读者群难以预料;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吸纳、褫夺了纸媒的广告,使纸媒的盈利根基发生了动摇;网络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加大了报业新闻生产的成本,报网互动在加大成本的基础上又使新的盈利模式陷入窘境,形成更为复杂的报业生态环境。因此,在报业民本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大的潮流中应向信息传播专业化、特色发展品牌化、受众市场细分化、内容载体电子介质化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6.
对于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步入大学后信息获取方式基本由传统的电视媒介转向网络媒介。电视媒体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因网络媒体的冲击而逐渐弱化。本研究在简要分析大学生对于电视媒介的心理机制基础上,针对电视媒介相比于网络媒介存在的优势,对高校如何加强电视传播媒介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作用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众媒介新环境将自然转变成它的背景,媒介成为新的“自然”、新的环境。媒介环境即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和建构的虚拟环境。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就必须拥有公信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广大的网络受众提供权威的信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8.
20年代末21世纪初,网络媒体正在悄悄地崛起,历经近10年的变化,它正成为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媒体之一。即时性是网络媒体最大的特征之一,网络媒体可以24小时无间断地更新其传播内容,网络媒体的其他特征还有互动性,匿名性等,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是如此,才导致网络隐私侵权现象的层出不穷。曾轰动一时的“艳照门”事件,就是典型的网络隐私侵权事件。如何规避网络隐私侵权的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谢漪珊 《科技信息》2010,(4):177-178
本文运用媒介事件理论分析了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的电视直播活动,结合中央电视台在此次直播中体现的媒介事件特征,从定义和特征、构建要素、意义和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直播对可预见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方法极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兴锦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36-1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媒体成为青年学生生活中的信息来源中心。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将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积极探索针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关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琳 《科技资讯》2014,(2):183-183
当前,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内容融合、机构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等。在这一趋势下,伴随着快速发展的数字传播技术以及多样化的出版文化产品社会需求,数字出版产业链不断地进行着延伸与扩展。与此同时,对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视角下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媒体融合视角下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促进编辑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肖必忠  王雷 《科技信息》2009,(19):216-217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介入,新旧媒介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介的必然归宿。媒介融合的发展促进了“融合新闻”的产生,本文将对这一新事物做一个全面的疏理。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介融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广播媒体是信息盲道里的光明使者,电视媒体具有扣人心弦的视觉震撼,报纸媒体能够进行深度报道的权威解读,网络媒体可使受众获得无边无际的资讯满足。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可以包打天下。媒介融合可集各家之长,优势互补。突发事件呼唤媒介融合,应变独自作战为联盟共享,变浅层互动为深度融合,变舆论暴力为正面引导。媒介融合从客观上促进了突发事件报道从遮掩走向公开,从封锁走向透明,从伪乐观走向理性客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媒介向传统媒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纸质媒介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媒介融合这一时代背景入手,全面分析纸质媒体的生存状态,提出了"整合联台,共存共荣"的应对策略,纸媒要借助新技术发展新的报纸形态、加强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打造特色品牌、将硬性新闻软化以及降价或者推出免费报纸等途径,发掘自身优势,以此寻求"爆发式"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介融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广播媒体是信息盲道里的光明使者,电视媒体具有扣人心弦的视觉震撼,报纸媒体能够进行深度报道的权威解读,网络媒体可使受众获得无边无际的资讯满足。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可以包打天下。媒介融合可集各家之长,优势互补。突发事件呼唤媒介融合,应变独自作战为联盟共享,变浅层互动为深度融合,变舆论暴力为正面引导。媒介融合从客观上促进了突发事件报道从遮掩走向公开,从封锁走向透明,从伪乐观走向理性客观。  相似文献   

16.
媒介是信息、情绪的放大器,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媒介一方面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维护社会各个“零部件”的正常高效运转.而在另一方面,媒介强有力的“发声”功能一旦被滥用,就很容易披着“监督”的外衣从社会公器转为凶器,介入司法程序对其进行干预,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尤其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平台使媒介的优势与弊端都得到了放大.“媒介审判”和“媒介监督”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前者是对司法独立的干预,而后者是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是媒介职能之一,“媒介审判”与“媒介监督”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由2010年“药家鑫案”而引发的“媒介审判”的诸多反思,对于媒介功能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人们对于“媒介审判”的认识在随后一系列相似事件中一点点的加深.“媒介审判”带来的暴力杀伤力强、影响面广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高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发挥媒体效应,对学校进行宣传,能够塑造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论文介绍了动态广告媒介、网络宣传媒介和平面宣传媒介等高职院校的宣传媒介;论述了进行媒体宣传时,要注意把握战略性、系统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媒介技术的兴起和渗透,不仅给赋权理论带来新的研究热潮和拓展空间,也让媒介赋权理论在具体研究中获得了更丰富的解读空间和更深厚的理论基础。新媒介生态下,权力关系是变动的,“为弱者的传播”随时可能转变为“弱者的传播”,“弱者”自身的属性在传播和赋权的过程中受到关注,赋权的基础、对象、路径也处于更新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新的讨论与研究。文章以2020年高考前夕在网络上迅速升温发酵并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陈春秀事件”为案例,试图对新媒介生态下媒介赋权的实际生成路径进行分析讨论,理解媒介赋权在具体社会事件中的在场,为大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和权力部门的监管与引导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李祖平 《今日科技》2014,(11):37-39
习近平总书记8月18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发表了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在日前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为新兴媒体的移动网络媒体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移动网络媒体实现了从实时到全天候的跨越,变成随身带、随手用的全接触媒体。甚至能够实现让受众指点触摸、心想事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超级服务,满足用户在此时此刻非同寻常、甚至超乎想象的各类需求。先进媒介技术支撑的移动网络媒体,就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真正融合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里。本文根据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科技与出版》上的研究成果改写,就先进媒介技术的热点予以梳理与展望,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廖冲 《科技信息》2013,(17):150-15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沟通思想最重要的渠道。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们对媒体也更为依赖,所以媒介素养自然而然就成为新闻传播者的重要素养之一。但是我国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还依旧存在着不少素养问题,同时专门分析传播者媒介素养的研究也很少。因此,本文选择在新闻传播者的传播活动和媒介素养上立论,从"神舟六号"升空这一媒介事件入手,研究新闻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的媒介素养状况及其影响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新闻传播者媒介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