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本文论述了外事商贸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存在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尝试分析中式英语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准确地使用英语,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深入,中式英语现象到处可见。与此同时,它对人们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影响力日渐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基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英语变体——中式英语的干扰。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产生的客观性,使其在学习中尽量避免受到中式英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语言交际就必须借助于语境才能实现,语言教学中运用语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外语教学由于语境缺失,产生了所谓的“中式外语”现象。现代外语教学要模拟语境,开展高度类似本族语者参加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贴近、了解、熟知所学语言的具体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领会和掌握该语言,进而能进行语言复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到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汉语规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应用到英语中去,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将近80%的英语学习者都会受到中式英语的影响。每个人的中式英语程度轻重有别,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种形式的英语交际活动。本文通过对中式英语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克服中式英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得体性是指交际能满足该场合的语言、关系、语境等要求。它涉及到话题、信息结构、环境对信息控制、语言和非语言本土化、价值趋同化等。交际者不仅要了解语境制约得体的言行,而且能在不同语境下适用不同交际规则以避免不得体回应。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媒体技术和体验英语学习之途径对大学生跨文化得体交际能力加以培养,使其在沉浸体验、反复学习、不断调整过程中学会得体地控制自己、分享情感、交流信息及互动想象。  相似文献   

7.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本文论述了外事商贸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存在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20年代“语境”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来,人们对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作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必须和其所依赖的语境相结合。而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联,因此,“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9.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中式英语”在英语中被称为“Chinglish”,是“Chinese”和“English”混合而成的合体字.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的“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口语规范,并且在大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中经常出现.这些“中式英语”表现在英语口语的各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表达与交流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本文主要是通过口语交流记录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陕西师范大学及其周边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中的“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讨论了基于语境的外语教学新思维。语境是语言的家园,学习与掌握语言就是要学习与掌握语境中的语言,就是要学习与掌握语言的语境。只有学习与掌握了语言使用的语境,才能正确地使用语言。由于外语教学一直注意语言系统自身,忽略了外语使用的语境,进而导致了外语学习者利用母语语境生成外语,造成了由于"语境补缺"而形成的"中式英语"。基于语境的外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语境知识储备阶段与语境知识运用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于是,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许多学生掌握了大量词汇,谈起语法也能头头是道,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发挥“出色”,但一旦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如对话)时,问题就来了,或者用词不准,或者使用语言不得体。造成运用英语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脱离语境学英语。事实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词出现于句,句出现于语篇,而语篇出现于特定的交际场合。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词典中对单词、短语的解释是从语境中抽象、概括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英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在中文与英文的碰撞当中,中文的句法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文的句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后起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句法特征上。以“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句法为出发点,分析中文句法对英文句法的影响,总结从中得到的启示,以更好地服务于英语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长期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对语用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把语用失误简单地归咎于语言知识不足。从而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图,更不能准确理解谈话时对方的话语意义,从而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语用失误会导致使用母语即本族语言的人与外语学习者之间的交际误会。语用失误是语言运用中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的错误。它本身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较弱的现象,通过将"输入"、"输出"假设与任务型教学法、交际语言教学法等一系列可行性措施相结合研究,从多方面阐述了从目的语入手提高交际能力的手段与方法。同时,通过阐述1 1>2语言学习理论,提出在英语学习应重视母语与母语文化培养的观点,从母语入手加强学生在多维语境中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人们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人们的阅读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语境则是其中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语境”这个词是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界广泛使用且理解各异的一个术语,至于“语境”究竟指的是什么,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和使用相当灵活,似乎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总的来说,对“语境”的解释和使用则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即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解释。所谓狭义的“语境”概念,它相当于同英语语词“Context”对译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它通常只包括言语内的环境;而广义的“语境”概念则不限于此,它不仅包括言语内的环境,而且还包括言语外的环境,甚至还  相似文献   

16.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的四种基本语言能力。“听”在语言环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起着“主导”作用。听的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作为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英语听力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要纠正学生发音,灌输必要的词汇知识;加强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培养基本的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7.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文化冲突。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是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要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较差、语用失误较多。叙事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主要内容,对教学材料进行叙事化处理,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其所创设的接近真实的语境与语用能力中的"实际语境"不谋而合。语用导向下的大学英语精读叙事化教学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9.
庞倩 《科技信息》2010,(2):179-181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常见现象,也是困扰学习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中式英语是中介语僵化的表现之一,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本文拟从我国本科生英语学习者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在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的分析,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中式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中式英语问题在中国的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就词汇而言,中式英语的主要问题在于大量存在多余的词,这些多余的词可分为“多余的名词”、“多余的动词”、“多余的修饰词”、“同义重叠”、“重复指标”等类型。其问题根源在于使用在英语表达过程中受到汉语句子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