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调上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调时母语迁移的干扰,以帮助学习者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普遍存在"洋腔洋调"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母语语调的负迁移作用。本文通过对比英语语调与汉语声调的在调值,音高变化位置以及音高组合变化的差异,分析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出现声调偏误的类型,最后对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进行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鹃 《科技信息》2012,(4):177-177
迁移指的是学习者之前学习掌握到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影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常常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其中的负面的影响即汉语负迁移,从而造成学生的英语写作中出现各种错误。本文将从语法和用词两个方面来阐述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国本族语者的英语语调,调查了中国学习者的语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话语中的语调单位普遍比较短,一个语调单位内经常只有两、三个音节。他们在话语中对突显的使用比较多,而且不规范。他们对英语音调的表意功能不甚了解,音调的选择和使用与英国本族语者相差较大。这些差别说明,刚入校的大学新生英语语调知识和语调应用能力都很缺乏,需要接受英语语调的系统训练,以便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语言迁移理论、王希杰的四个世界理论,并且把语言迁移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相结合,应用于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的英语教学中。教学者应促进学习者英语学习中四个世界的正迁移,使教学更能为系统地概括英语学习中的基本规律,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6.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英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它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它的形成有着深层的原因,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汉式英语产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汉式英语就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受汉语的干扰而说出或写出的不合英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对常见的汉式英语错误进行了分类列举,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帮助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从而学说标准、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8.
王康  卜友红 《甘肃科技》2009,25(16):177-178
通过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我国大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语者所读的英语基本句型的语调进行了对比和初步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大学生朗读英语常用基本句型时所使用的语调的大致形态和特点,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调的学习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徐怡 《科技信息》2012,(15):270-270,287
二语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语音时会把母语中的音素、声调等迁移到二语当中。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明显。本文通过对淄博方言与英语发音规律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淄博方言在英语辅音、元音、重音和语调方面的干扰,进而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尽量减少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语音学、语音迁移和感知同化方式等理论和英语语音习得者产生的语音偏误看,以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辅音系统习得过程中会产生浊塞音、鼻音尾韵、爆破音和声门清擦音等正迁移以及齿龈音、唇齿音、鼻音、摩擦音、软腭音和爆破音等的负迁移现象,其原因在于厦门方言和英语音段音位上辅音系统存在的差异。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充分利用正迁移现象,以汉语普通话为英语语音习得的中介与过渡,并利用对比法和多媒体技术等几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克服负迁移作用,以提高英语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很多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起着负面影响,尤其是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严重受到母语的干扰。随着对外语学习过程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母语被认为是一种学习策略。对20份作文采取文本分析,并探讨英汉语篇组织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增强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两种语言语篇结构差异的意识,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英语语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本文特指供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使用的汉语学习词典)应有自身特定的呈现语言差异信息的模式,该模式要求此类词典应该通过相应的途径,把有别于英语的汉语语篇、语句和语词三个层面的差异系统地展示给词典使用者。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应当合理应用呈现语言差异信息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国沧源佤族自治县三所中学的佤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相关因素与学习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负动机偏高,效能感偏低,二者Pearson相关性系数R=-0.77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学习者负动机、自我效能与其对母语、二语汉语、三语英语能力评价相关,且以与汉语能力评价的关系最为显著。基于此研究发现,结合学生提出克服和避免负动机产生的方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介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出发,以国内外第二语言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结果,探讨了母语对英语教学的可能影响即母语的“迁移”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探讨了合理利用汉语、使之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僵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分析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特点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原因:母语与目的语的社会心理距离;母语干扰;反馈;教师.最后,提出了研究僵化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丹菊  王丽 《科技信息》2011,(14):158-158,160
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二语习得的过程里,母语影响目标语的现象相当常见。其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便是“语音”产生的迁移现象。“语音”是学习语言的根基,特别是超音段层次的表现与“沟通”及“语言自然度”息息相关,其习得相当重要。本文以中国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从语音学的观点,比较学习者及母语者在节奏、词调、强调、语调等超音段层次上的表现差异。同时,分析学习者在超音段层次的习得问题,并提出教学时的启发,期盼为日语发音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keep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keep短语动词的能力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但和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总数上超用keep短语动词,且超用现象集中于个别keep短语动词,而少用其它大量keep短语动词。深入调查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keep短语动词具体存在小品词误用和使用冗余两点失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短语动词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中国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礼貌原则为切入点,采用实证的方法,考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恭维应答语时的语用策略,证实外语学习者在语用上也存在着外语对母语的“外借迁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的干扰对学生英语语音的习得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对三峡库区英语学习者在元音、辅音、语调等方面的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并就库区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面影响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克服库区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