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最后传送到驱动桥再左右分配给半轴驱动车轮,在这条动力传送途径上,驱动桥是最后一个总成。汽车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 (右半轴转速)=2 (行星轮架转速)。本文介绍了如何在S1-296A普通数控机床上采用机夹可转位车削方法替代原球面锪刀加工方法后,不需制造和调整专用夹具,在数控机床上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差速器壳内球面的加工,由于避免了原加工方法因刀具重磨带来的加工误差,产品质量也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
汽车半轴是汽车的重要零件,它在汽车的启动行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汽车半轴维修保养。其中半轴是差速器和驱动轮之间的传递扭矩实心轴,在其内侧通常会和花键和半轴齿轮连接,外端则也就和轮毂连接。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出现防尘套老化龟裂,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其他异常情况而导致出现的破损问题。在其维修保养过程中则需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该文在分析汽车半轴摆辗特点上,关于如何实施汽车半轴维修保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作者研究的汽车半轴势能自动进出料机构的结构原理。该机构已经安装在某汽车制造厂的汽车半轴中频感应淬火机床上。实践证明,经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节能、省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变传动比差速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研制的一种新型变传动比差速器既保持了普通变传动比差速器的优点,又显著地提高了其性能,特别是锁紧系数大大增加了.本文分析了这种差速器齿轮合理的传动比及齿面的特点与形成原理,以及它们对差速器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和加工方法.实际切齿和试验的结果表明,差速器性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差速器是汽车转向过程中所必须的传动机构,差速器在重型载重车上使用较频繁,损坏较严重.该文主要阐述一种高强度差速器,并对其所涉及到的零部件进行分析,利用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08进行三维绘制以及利用ANSYS进行应力分析,经过理论分析以及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强度差速器满足主减速器总成输出扭矩60000 N·m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主减速器总成是驱动桥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作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动力折过90°角,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由主减器降低转速,增大转矩后,经差速器分配给左右半轴和驱动轮。为何证驱动桥总成装配质量,需要通过主减总成磨合试验台对主减速器总成进行磨合试验,检查主被齿啮合印迹及齿响是否体例技术要求。本文对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磨合试验台设计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差速器的2种典型工况,计算某轿车差速器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转速和转矩分配.基于有限元动态仿真方法,建立差速器齿轮接触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啮合仿真,研究了齿轮啮合时的应力分布情况.分析了齿轮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发现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齿轮接触应力有所上升.基于名义应力法,以动态啮合时的最大接触应力作为载荷输入,计算齿轮的接触和弯曲疲劳寿命,齿轮的疲劳危险位置发生在齿轮齿面接触区域和齿轮齿根,齿轮寿命符合设计要求.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结合齿轮动态仿真与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差速器齿轮寿命.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在蔬菜大棚中使用车辆困难,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设计了新型大棚蔬菜车。重新设定蔬菜车的尺寸,采用新的电路自动控制的转向方式代替半轴和差速器。选择双剪叉式提升机构,基于单片机的基础重新设计蔬菜车的电控系统。利用ANSYS软件对双剪叉式提升机构和液压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设计的大棚蔬菜车的结构性能达到设计的使用目标,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材料低载强化特性,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转向驱动桥变径全空心半轴结构,建立了包含英制渐开线花键齿和合理的圆角过渡等精细特征的新型半轴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新型半轴的模态振型、等效应力及疲劳寿命等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轴的前10阶非零振型主要为弯曲变形,新型半轴的固有频率与实心半轴的固有频率相近,在使用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共振;新型半轴等效应力最大值发生在花键末端圆角过渡部位,低于半轴材料的抗扭强度,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在扭矩为1 500N·m的交变载荷下,新型半轴疲劳寿命最小值发生在花键末端圆角过渡处,与半轴应力集中节点位置一致,实际加工制造时应采用半轴冷精锻和花键轴向冷挤成型技术,以提高新型半轴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是一种自锁差速器,其最大的优点是能防止车辆因一侧驱动轮打滑而“陷车”,从而提高了机器的越野性能,但不能简单地用自锁差速器替代普通的锥齿轮差速器,为此从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自由轮差速器对车辆传动系统设计的影响,以其阐明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脉冲发生机构速度波动的大小,显著影响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学性能.因此,在设计无级变速器时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串联对心式滑块机构作为脉冲发生机构,把调速构件选在无急回的滑块回路,使在调速过程中脉冲发生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保持不变,因此整个机构在调速过程中速度波动基本保持不变,克服了以往同类变速器速度波动大的弊病;同时利用ADAMS软件优化并真实再现其实际运动规律.由仿真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在调速过程中速度波动总是低于18%,整个过程中速度波动的变化不大于1%,大大优于同类的其它机构.  相似文献   

12.
四铰链曲柄滑块机构常出现在复杂的传动机构中。在设计该机构时,需要计算曲柄与滑块的运动关系。如果利用手工计算,在求解曲柄在给定转速下滑块的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参数时,计算分析过程较为复杂,每次计算分析只能求出曲柄在特定位置下滑块的运动参数,难以求出滑块运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本文利用Pro/ENGINEER的运动学仿真功能,简明直观地分析出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并能通过图表分析出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该机构的设计仿真提供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新型内摆线能量转换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采用基于能量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四阶Runge-Kutta法,运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新型内摆线能量转换机构的活塞做完全简谐直线运动,运动更加平稳;活塞加速度峰值比传统曲柄滑块机构小25%;在相同的气缸平均等效压力和负载转矩下,具有较高的输出转速,提高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为新型内摆线能量转换机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急回连杆机构能实现机械工作行程的均速慢进和空回行程的快速退回,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空间。针对曲柄摇杆机构,利用其在极位时的几何关系,分析了在已知行程速经系数条件下,有不同附加杆长条件时曲柄摇杆机构设计的简便作图和解析法,并分析了急回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为其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曲柄滑块机构连杆和曲柄销之间附加偏心轮连杆,使得偏心轮在推动曲柄运动的同时,驱动行星轮机构传送驱动力到外部.通过对改良前后机构的动力特性分析与验证,发现改良过的曲柄滑块机构比传统的曲柄滑块机构有更大的输出扭矩.  相似文献   

16.
基于p-ω的发动机调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消除发动机转速振荡,提出了基于气缸压力-曲轴转速(p-ω)的发动机调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直列四缸汽油机的气缸压力、指示扭矩、瞬时转动惯量、惯性扭矩和摩擦扭矩等模型.以曲轴转角域描述发动机任意瞬间的动力特性,并由此开发了以改进比例、积分、微分算法为控制方法的数字调速器.试验表明,该调速器具有良好的转速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应用CAD求出曲柄滑块机构相对传动比极值和对应的曲柄转角值的方法,并给出了精确的常用数据表以及当滑块为主动件时的曲柄转角非线性度的变化规律,为解析法设计仪表中具有近似常值传动比的曲柄滑块机构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MS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ADAMS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偏置曲柄滑块进行仿真和分析,得到其运动曲线和动力学曲线。该方法的仿真形象直观,测量方便,在机械系统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用六杆机构代替三缸单作用钻井泵动力端中的曲柄滑块机构的方法。这种机构使泵在开始吸入时减小活塞的最大加速度,改善了泵的吸入性能。经对该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初步分析及对结构和吸入计算表明,这种机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有些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用矢量对的方法综合平面铰链四连杆机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曲柄滑块机构的矢量方程。用这一方程可解决综合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刚体导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