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无线控制的原子力量微镜系统,一方面可以排除各种连线对操作原子力带来的不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排除外界噪声对操作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利于非工作人员了解实验状况.无线发射端通过电脑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收发射操作指令及数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进行处理后驱动步进电机移动.同时数据采集卡采集AFM微悬臂梁的偏转信号,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实时监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最终实现探针的逼近,及对操作样品的观察.该系统不仅操作灵活,而且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无人环境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该系统包括采集和接收处理两个部分,其采集模块主要由CC2530和AT89S52来实现.接收处理模块采用VC++编写了上位机终端显示界面.此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数据的采集以及双向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功能.由现场验证可见,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功能多样,便于操作,扩展性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个无线电遥感信号发送与接收系统.系统主要由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整个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发送模块采用A/D转换芯片TLC549进行模拟信号的采集,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格雷码编码,通过SP多用途无线数据发送模块进行ASK调制,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接收模块通过SP多用途无线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数据,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码,然后通过三位LED显示所测得的模拟信号.测试结果表明,遥测信号范围为0~2.5V DC,发射距离100~200米.  相似文献   

4.
uClinux嵌入式系统中GPS信息的获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成了嵌入式Linux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接收.在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应用系统中,采用了MCF5272嵌入系统、M12和G18模块.以MCF5272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GPS(Global Positing System)模块M12获取卫星定位数据信息,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控制软件.通过G18接入无线移动数据网络,进而将数据通过Internet远程通信,由连接到Internet的远程服务器接收嵌入式系统获得的GPS数据.给出了嵌入式系统的组成,介绍了GPS卫星定位原理.用C语言在uClinux下实现了卫星定位数据接收软件,最后给出了接收实验数据.接收系统的分辨率:经度和纬度为1 marcs,高程为0.01 m,速度为0. 01 m/s.  相似文献   

5.
红外图像高速采集及实时显示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红外图像高速采集及实时显示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数据采集模块采用Avago公司先进的光纤收发模块,实现了数据高速稳定的接收.显示模块采用数字视频接口(DVI)技术,能够实时显示超大分辨率的红外全景图.系统基于FPGA设计,其可编程特性使得该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实际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基于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基于无线蓝牙传输的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系统包括PVDF脉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和上位机数据接收显示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将数据通过蓝牙无线发送到由J2ME语言编程的手机中,接收到的脉搏信号可在手机上显示波形,并可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实现远程监护.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单片机软件解码的智能多路无线寻呼系统.该系统以PT2262编码芯片与DF无线发射模块组成发射系统,以DF超再生接收模块和高性能单片机软件解码构成接收系统.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遥控距离远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线控制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一方面可以排除各种连线对操作原子力带来的不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很好的排除外界噪声对操作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有利于非工作人员了解实验状况。无线发射端通过电脑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收发射操作指令及数据,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进行处理后驱动步进电机移动。同时数据采集卡采集AFM微悬臂梁的偏转信号,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实时监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最终实现探针的逼近,及对操作样品的观察。该系统不仅操作灵活,而且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改进了的卡口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式,实现海关网络与卡口控制系统网络的隔离,保证网络安全.本系统主要分为港务局QQCT子系统、海关传输子系统、QQCT放行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三大模块.港务局QQCT子系统主要完成从卡口控制系统接收采集到的数据,并及时将数据发送给海关传输子系统.海关传输子系统主要接收港务局QQCT子系统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海关的后台数据比对系统,并接收后台比对系统发送的比对结果.QQCT放行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负责接收海关发送的放行信息数据,并将数据写入港务局的TMS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与GSM通信网络相结合的车载定位追踪系统。本系统采用ARM7处理器对GPS接收的位置、速度等数据进行提取、处理,通过GSM模块接收用户的口令短信和发送短信给用户,从而实现对汽车进行定位,达到追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电机关键部位温升监测不准确、检测不方便等问题,研究设计了采用数字处理器C8051F020实现对大电机关键部位温升进行可视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测系统.设计详细给出了温度采样电路、通道选择电路、V/F转换电路、通讯电路、系统软件设计等设计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准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完全达到了实际监测要求.可以为大电机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给晨多孔珍珠岩电膨胀炉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控制系统主要由加热部分、温度检测部分、温度数学显示与设定部分以及电源和控制电路组成,能对电炉的炉温进行测量、显示、恒湿控制及越界报警。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高温下温控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时间滞后性特性,以及传统PID控制方法自适应能力差、鲁棒性不强等问题,运用模糊控制与PID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基于ARM7微处理器的温度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的硬件电路构成和软件的设计流程,并搭建了系统的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RM7嵌入式模糊PID控制具有理想的系统稳态与动态响应特性,系统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在要求高精度、快速控制温度的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电力电子变换器潜电路的邻接矩阵分析方法。将变换器各元件间的连接状态采用邻接矩阵存储,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对邻接矩阵中处于连接状态的顶点序列进行搜索,根据路径判别条件实现了潜电路的识别,得到用顶点序列描述的潜电路路径。以C和VC++6.0为平台编制了基于邻接矩阵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潜电路分析软件,并以升压谐振开关电容变...  相似文献   

15.
详细讨论了低温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在大量模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50-51,64
介绍了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思路,给出了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体系三个主要实验模块:模拟电路EDA实验、基于面包板的模拟电路实验、基于PCB板的模拟高频电路实验,并针对每个模块讨论了实验内容和设计思想,各个模块各自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实践证明该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机房环境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以单片微机为核心,配以多种监控电路,传感器,新风系统等,可有效地实现对机房内部的环境水泄漏,环境温度,湿度的检测,对机房专用空调机的故障和运行状态的检测和控制,并且,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条件调节机房内部的环境温度,可大大降低机房的能耗,该系统特别适合在无人值守的机房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的电路设计与软件补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度电机扫描控制,设计了基于高性能追踪型轴角转换器RDC19220的绝对式圆感应同步器测角系统。该系统包括激磁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轴角转换电路以及数字逻辑电路。为了提高测角精度,降低系统噪声对输出角度数据的影响,设计了低噪声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同时对绝对角度误差修正与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与算法实现。实验表明,本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噪声,输出角度分辨率可以做到0.2″。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理想二极管,压控开关,流控开关等的一单一方程描述,将开关视为一个导通电阻为零,切断电阻为无限大的非线性电阻,由于用一个统一的方程描述开关的电压电流关系,因而可在一个拓扑下分析开关型电路,在数值仿真时,不需要编制开关状态判断与初始值求解的专门程序,理论与实际分析均表明,这种开关模型能用于电力电子电路的数值计算,采取后向差分法,也可分析含有冲激量的模拟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模混合控制型原动机仿真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原动机仿真系统数学模型已有的成果,对系统中的调速器、电流调节器等,采用灵活的计算机软件去实现其功能,触发电路由TC787集成块完成,不仅使硬件线路大为简化,且使整个系统的控制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大幅度提高,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对原型电动机各特性的仿真,而且与传统的设计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