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沿海地区,北起鸭绿江口,南止北仑河口,大致呈南北伸展,向东突出的狭长弯弧状,为我国泥炭地分布较广的地区之一。在我国沿海除台湾省以外的八个省份,178个县,约有泥炭地四千余处,面积约45万公顷,泥炭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如今,本区泥炭多为泥砂所掩埋属埋藏泥炭地。本区毗邻海洋,泥炭地的形成与海洋水体对陆地水的水力影响有关,因而表现在泥炭地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呈有明显的分布特征。这对于研究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泥炭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泥炭储量为3536.27万t,分有裸露泥炭和埋藏泥炭。其中辽东山地为泥炭丰富区,以裸露泥炭为主,辽南丘陵沿海为泥炭多量区,以埋藏泥炭为主,其它地区泥炭较少,早期泥炭形成于早全新世辽南沿海,中全新世渐次向北扩展,为泥炭旺盛形成时期,晚全新世南部沼泽被埋藏,北部继续发育,全省泥炭以草木富营养型为主,其中尤以新宾泥炭质量为佳,辽宁泥炭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泥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我国东北地区草本泥炭、泥炭藓泥炭和草本-木本泥炭中微量的储存量及其分布特点,并分析了泥炭形成的地域特点和泥炭的理化性质,从而提出了泥炭类型、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是影响泥炭中微量元素的主要因素,测试结果表明,泥炭中微量元素含量为陆相沉积泥炭小于海相沉积泥炭;泥炭藓泥炭低于草本泥炭和木本-草本泥炭。  相似文献   

4.
中国泥炭资源蕴藏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泥炭资源报告附表”基础上,通过修正和重新统计预测的泥炭资源量,分析了中国泥炭资源在省际、不同地貌类型之间和不同气候带之间的蕴藏差异,省际泥炭蕴藏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对不同地貌类型而言,一级地势阶梯泥炭蕴藏量丰富;高原泥炭今是大,多集中分布,且以负地貌单元为泥炭的主要分布区。六大气候带中,青藏高寒带泥炭蕴藏最丰富,热带和暖温带泥炭资源贫乏。  相似文献   

5.
从地貌、水文、气候和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泥炭的分布规律,又 泥炭赋存的微地貌和水分等条件,科学地划分了本地区泥炭的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6.
泥炭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农业、工业和医药业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泥炭中有机质古量对泥炭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技术,对我国泥炭资源的有机质的类型、古量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既能满足泥炭资源信息咨询的需要,又有利于泥炭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泥炭沼泽微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水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草丘微地貌是泥炭沼泽重要的景观特征之一,根据对中国和白俄罗斯不同类型泥炭沼泽的野外观测,分析草丘微地貌的类型,结构和形态,论述了其发育和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对草丘微地貌形成的水动力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泥炭俗称草炭,是沼泽地特有的资源。泥炭营养成分丰富,含有粗蛋白质,氨基酸、腐殖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泥炭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饲料资源。我国是一个泥炭资源分布广、类型多贮量丰富的国家。目前已发现泥炭资源的县704个,分布面积约46万公顷,贮量400亿立方米,折合风干量重270亿吨左右,约居世界第四位。据统计,吉林省约有11亿吨泥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吉林、通化、延边  相似文献   

9.
泥炭是沼泽地的特有产物,其形成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等条件的制约。笔者于七五年、七六年参加了苏州、镇江两地区浅层泥炭资源普查工作。本文系在普查成果基础上,对苏南浅层泥炭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时代等有关问题,谈些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断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考古发掘表明,太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新石器化遗址中普遍存在多期化断层,取而代之的是在连续的化层序中出现不含化遗物的自然沉积地层。 本通过对太湖地区化断层与特征沉积物(埋藏古树和埋藏泥炭)时空分布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典型剖面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变状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普遍存在着两层埋藏古树和埋藏泥炭层,它们的年代与化断层形成时代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各期化断层的形成均非海侵造成,而是与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海面波动有关。崧泽晚期化断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面上升,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地表低洼处泥炭沼泽的扩大所致,而良渚晚期化断层则是因大规模的陆地洪水泛滥,引起地表水域扩张造成的;唐宋前期化断层与太湖水系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整个历史时期,太湖水系大致沿着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演变。本区湖面曾几度扩展,这是该期化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泥炭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有机矿产。我国东北地区分布的大面积泥炭沼泽,是在温带范围冷湿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地处北纬26°05′——26°17′的大坪泥炭地,是属于南方中山区常见的山问洼地型泥炭矿。泥炭的连续沉积层序是古环境演变的天然记录,它  相似文献   

12.
三叠系是塔东北阿克库勒地区的主要储产层系,砂体发育,分布广泛。油气藏类型多,埋藏深,油气水关系复杂,流体性质纵横向上均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3.
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研究4种不同类型泥炭沼泽群落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以及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泥炭藓群落(Comm.Sphagnum magellanicum)地上生物量和泥炭藓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类群落(P0.05),其他3类群落地上生物量和泥炭藓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水竹-泥炭藓群落(Comm.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Sphagnum magellanicum)的地上生物量最低.不同泥炭沼泽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排序为垂穗石松+水竹-泥炭藓群落(Comm.Palhinhaea cernua+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Sphagnum magellanicum)灯芯草-泥炭藓群落(Comm.Juncus effusu-Sphagnum magellanicum)水竹-泥炭藓群落泥炭藓群落.相关分析表明:天宝岩不同类型泥炭藓沼泽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不明显,基本无相关性(r≈0).亚热带泥炭藓沼泽湿地生物量主要由优势物种决定,而物种多样性则主要由非优势物种决定.长期水淹加上高寒气候造成资源环境空间异质性降低,"生态位互补"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地的沼泽草地,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地的沟谷、河滩、阶地以及熔岩台地上。沼泽草地的类型主要有五种。经过不同的排水改良措施,其利用方向不同。泥炭层较薄或无泥炭层的沼泽草地。经过排水疏干后,可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和植物成分,成为良好的牧场。泥炭层较厚的沼泽草地,可开采泥炭,制做饲料,补充蛋白饲料的不足,并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泥炭也叫做草炭,或称做泥煤,世界上大药有60%以上泥炭储藏在苏联,因此苏联对于泥炭的研究和利用,也比较普遍。在我国泥炭的发现和利用都是解放后的事情,尤其是在1958年全国各项事业大跃进,地质工作也在党的领导下兴起了全民办地质高潮以后各地陆续发现了不少的泥炭。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华东的江苏、浙江、福建,华南的广东、广西等省区,接近地表的地层里,都埋藏着巨量的泥炭。同时对于这些泥炭,有的地区已直接用作肥料与燃料如浙江、江苏等省。广东、广西等省区,则在石油工业部工作组大力协助下,利用泥炭进行成堆干溜,得出了质量较好的泥炭焦油。这种焦油,再经过简易加工,即可得到灯油、轻柴油、重柴油、含蜡重  相似文献   

16.
敦化泥炭矿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敦化大桥和哈尔巴岭两个泥炭剖面,在实验室测定了泥炭矿物质组成及其剖面变化情况,并与吉林省东部其他泥炭剖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泥炭灰分含量远远低于同一剖面其下部矿质土的灰分含量;同一地区、同一成炭植物类型,因成矿类型不同,灰分含量有差异;与其他地区泥炭相比,敦化泥炭属于中等偏低灰分泥炭;灰成分中Na2O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白俄罗斯别列金自然保护区与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典型泥炭沼泽的考察研究,从泥炭沼泽形成环境和泥炭层特征方面,详细地分析了道莫日里契科,萨弗斯克-莫赫和金川,哈尼四处泥炭沼泽的地形形态,植被类型以及泥炭剖面结构,泥炭类型等的异同性,提出泥炭沼泽形成实质是自然界中物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生物循环与地质循环过程中生物化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根第四纪泥炭形成和分布特征,分析了世界泥炭富集带的特点及控制因素,并以我国泥炭分布的状况进一步论述了全球性纬向气候带和地区性气候带的控煤作用。讨论了热带气候引起强烈的生物分解作用可能对泥炭堆积量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泥炭成矿特点的研究,可以为探索古代各种沉积条件和成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这对于找矿、勘探以及丰富煤地质学理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阐述了以泥炭属性为依据,选择对工农业有重要意义的灰分和分解度两个指标,将我国泥炭分为三级九组,并对其主要泥炭类型进行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法优化食用菌深层发酵的泥炭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自安徽省繁昌县的埋藏型低位泥炭,用混合酸水解后,获得总糖浓度为10.29g/L的泥炭水解液。以该泥炭水解液作为食用菌P.djamour深层发酵基质,采用正交设计进行营养补充成分的配方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用麦芽汁代替葡萄糖作为碳源补充,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在1∶1稀释的泥炭提取液中添加2Brixo麦芽汁和0.4%酵母抽提物时,侧耳菌丝产量可达15.38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