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的排放再次在联合国大会中被强调,中国在大会中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为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潜力及政策方向,基于STIRPAT模型,并结合岭回归进行分析。利用情景分析法构造了6种模式预测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放量,经过数值计算发现有三种模式2030年左右可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2.
3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许下了郑重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为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了路线图,设定了时间表,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因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意义深远,所以如何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值得深入思考。为确保内蒙古自治区如期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在如何有效替换化石能源为氢能源方面做出几点思考,并给出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按照这个计划看,未来40年正是新时代能源环保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希望我们能不负使命,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为能源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由温室效应引发的一系列严峻的自然灾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海藻场拥有高覆盖面积、高碳汇能力的优势,在我国蓝碳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综述海洋暖化、酸化、富营养化及近岸浊度增加对海藻场的固碳、储碳能力的影响,为评估乃至提高海藻场的碳汇能力提供参考,为现实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邱小云 《华东科技》2023,(1):119-121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点,同时,这一问题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相关研究机构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8亿吨,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8%~29%,位列第一。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伴生的发展问题。近些年,我国已经逐步落实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并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革命、汽车革命做了一系列精辟指示,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电动汽车出现于1834年,比内燃机汽车还要早50年,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是时起时伏,很大程度决定于技术、政策、企业、市场、资本等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的良性互动.中国当前的政策、技术、市场互动良好,同时,由于我们的市场最大,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正"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贯穿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逻辑主线。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做出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这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双碳"目标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当前,围绕科技创新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理论和实践领域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为此,《创新科技》编辑部推出"‘碳达峰、碳中和’与科技创新"专栏,谨此诚挚欢迎各位同仁投稿。投稿论文不拘泥研究方法,鼓励全球视野、中国情境、学科交叉的时代性、思想性和原创性研究。(一)征征稿稿的的议议题题包包括括(但不限于):  相似文献   

10.
徐艳 《华东科技》2022,(3):62-65
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绿色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手段,仍存在绿色技术评估交易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支撑不足、整体效能不高等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下,应加快各类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加强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及产业示范,促进先进绿色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  相似文献   

11.
正冻土是一种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并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的特殊土壤。由于低温限制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导致冻土中储存着大量有机碳。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冻土区土壤碳储量高达1.3万亿吨,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一半以上。然而,这一重要碳库目前却受到了气候变暖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在"极地放大效应"的作用下,冻土分布区的增温速率达0.6℃/10年,约为全球平均增温速率的两倍。  相似文献   

12.
胡晨 《厦门科技》2024,(1):12-14
碳中和目标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手段,也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拥有深厚的海洋碳汇研究和负排放理论基础,加之广泛的国际合作经验,为实施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计划)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ONCE计划不仅直接响应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而且为中国的减排努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ONCE计划的实施,旨在提升中国在国际碳排放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海洋负排放“生态链”,推动全球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推出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全球治理的海洋负排放方案,吸引和积聚全球高端人才,助力厦门建成国际海洋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陆续出台,特别是中日韩和欧洲多国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氢——未来的绿色燃料,正在受到各国追捧。进入2020年以来,全球宣布了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的绿氢项目。欧洲氢能组织预测,全球氢工业到2050年的年营业额将达7000亿美元。俄罗斯财政部估算,届时全球氢能年消费量将达1.5亿~1.6亿吨。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09,(24):9-9
在中国境外,几乎没人知道鄂尔多斯这座城市,但限制全球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的未来,看起来似乎更有可能掌握在鄂尔多斯这样的工业重镇手中,而非哥本哈根的谈判大厅。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公司,并在进行一项能将煤变成柴油的工业规模试验。同时,这里还拥有全球最高效的煤,以及一项中国最大的、旨在消除造成全球变暖的气体的碳捕集和储存工程。  相似文献   

15.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然趋势。在海洋这片“蓝色沃土”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海洋能,“碳达峰、碳中和”将为海洋能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围绕海洋能的发展,《科技导报》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海洋能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李伟。  相似文献   

16.
邹骥 《世界知识》2021,(6):22-23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同时也是全球碳排放量居前的国家,中美开展气候合作对全球气候治理、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美国大选之后,国内国际社会对于拜登政府未来的气候政策以及美国在国际议题上重回多边主义进程等问题高度关注。拜登总统将气候议题设为内外政策的重点,欲在2050年碳中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更新和经济绿色复苏等方面提出更具雄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北大国发院长三角论坛在上海举行,主题为"迈向碳中和新时代:产业变革与资本机遇"。本文根据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教授的演讲内容整理。2015年,在巴黎缔约方大会上,产生了较有约束力的全球协议《巴黎协定》。该协议有两个关键成果:一、参加大会的所有国家都接受,到本世纪末,将全球表面升温控制在2℃甚至1.5℃水平。这意味着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以及政治争论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前席卷全球的低碳浪潮中,"碳足迹"这一名词尤其引人注意。碳足迹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它来源于英语单词"Carbon Footprint",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项活动、使用的每一项产品在排放中留下的足迹,就是"碳耗用量";碳耗用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2月12日是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这一年,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相继公布了“碳中和”目标实现时间表。晕无疑问,全球长期碳中和目标导向将加剧世界经济技术革命性变革,重塑大国竞争格局,也将改变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和企业发展业态。碳中和的缘起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社会持续生存的主要威胁,减少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已愈发严重.“3060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战略目标.建筑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控制部门.本研究对建筑业能耗和碳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和运营阶段的能耗和碳排放约占建筑全生命周期的98%,是控制建筑碳排放量的关键阶段.基于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