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一般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胃肠减压液量、腹部症状、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改善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平片改善时间亦明显缩短.结论 奥曲肽具有抑制消化道分泌,减轻肠壁水肿,加速炎症消退,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9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艾灸配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四黄散腹部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治疗。观察两组分别于治疗的第1、5、10 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 d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5 d、第10 d,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中药封包四黄散腹部外敷,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 d左右(6~30 d)。均行非手术治疗,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8 d(14~39 d),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16~43 d)。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措施,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而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5例保守治疗无效改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严密观察,宜先行保守治疗,并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5例保守治疗无效改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严密观察,宜先行保守治疗,并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吴明  王珑 《科技信息》2013,(24):57-58
<正>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创伤、脏器牵拉、应用镇痛泵等因素,导致肠蠕动消失,出现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早期活动等常规治疗及护理,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通常在48~72小时或以上。为促进腹部患者术后肠功能尽早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护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积极研究,现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军成 《甘肃科技》2016,(15):103-104
探讨改良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腹部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将甘肃省华亭县中医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52例腹部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23例和对照组29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改良组术后及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腹部术后广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在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香梅 《甘肃科技》2004,20(9):176-176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 ,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1~ 3周 ,本文基于临床经验探讨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996年4月~2004年4月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手术治疗,15例病人保守治疗,1例拨除腹腔引流管后治愈。治愈19例,占90.5%,死亡2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尽早手术,血运性肠梗阻急诊手术,并注意各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非那根液治疗肛周湿疹临床效果。方法将肛门湿疹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复方非那根液治疗)51例和对照组(用皮炎平治疗)4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87.8%,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非那根液治疗肛门湿疹有明显效果及良好的远期疗效,可作为常规外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KO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疗法能够降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水平,抑制炎症因子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经颅脑CT证实的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有良好效果,其中基本治愈13例(36.2%)。显著进步14例(38.8%),进步6例(16.7%),总有效率91.7%。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急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40例,根据是否应用奥曲肽,将病例分为奥曲肽治疗组(治疗组)和非奥曲肽治疗组(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明显优于非奥曲肽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聋胶囊对治疗纯音听阈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7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耳聋胶囊治疗组(51例)及临床对照组(20例),耳聋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聋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结果:耳聋胶囊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临床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聋胶囊治疗对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提高听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葡萄胎吸宫术中的宫颈扩张和镇痛效果。方法将26例葡萄胎患者按观察组16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次/12h,共4次,总量200 mg后行吸宫术;对照组10例直接行吸宫术。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提高≥5分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服药后宫口可容7-8号扩宫器人数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P〈0.05);观察组吸宫术中术后疼痛评分≤2分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术人数为31.25%,与对照组的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葡萄胎术前应用能促进宫颈成熟,减少手术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和双氯芬酸钠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宫外孕病灶清除术患者120例,ASAI级,年龄19~36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双氯芬酸钠(D)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BD)组,各40例。B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B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人肛门,并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术毕拔管及术后2、4、8、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B组和BD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hVAS评分低于D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4、8、12、24hVAtS评分明显低于B和D组患者(P〈0.05)。结论防御性应用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栓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20.
指板子宫复位法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指板子宫复位法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子宫极度后倾后屈的输卵管结扎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指板子宫复位法,对照组采用手法子宫复位法。结果观察组复位时间在2min以内及1次复位成功率为92%,疼痛程度Ⅰ级为84%,Ⅱ级为16%,Ⅲ级为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板子宫复位法复位时间短,痛苦小,1次复位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