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损伤程度越趋严重。其特点是伤情急、病情重、变化快,是引起病残甚至残废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自1989—1993年收治的67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58例,女9例,年龄3月H3岁,其中20edo岁49人。平均年龄29二6岁。2、分类与伤因:受伤至入院1小时34例,led小时21例,6小时以上12例。3、损伤情况:脑挫裂伤43例,同时有脑干损伤8例,下丘脑损伤1例。颅内血肿24例,其中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脑内血肿6例。GCS昏迷分级3ed分(特重型)43例,6e…  相似文献   

2.
冯锡强  宁平 《甘肃科技》1998,14(2):24-24,7
图为正在做学术报告的冯锡强大夫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伴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病人。按颅脑损伤分类:脑震荡8例,脑挫伤9例,颅骨折6例,颅内血肿5例,上矢状窦损伤2例。按其它损伤分类:胸腰椎骨折、肋骨折、血气胸者11例,四肢骨折及碾轧伤者8例,脾破裂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抢救重度颅脑损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历年来重度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96例中,117例恢复良好;轻残19例;重残1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43例。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统计6年来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6例,占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1例)的17.5%。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31例,死亡率分别为38.2%和38.7%,与同期35-60岁同类型病人86例比较,老年组合并伤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急取在脑疝前期开颅,充分脑减压,早期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老年人急性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徐吉光 《甘肃科技》2001,17(5):64-64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存活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临床工作中常用指标有:GCS评分、瞳孔变化、意识状态、CT表现等。上述指标的动态观察无疑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预后。除了这些临床常用的指标外,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发生应激反映的强度也可以影响预后,据报道血糖水平可以代表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通过观察33例重度广泛性颅脑损伤病人伤后血糖及变化,发现其与预后有明确关系。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临床资料:男28例,女5例,年龄16-69岁。全部病例GCS<8分,其中3~5分15例,瞳孔不等大21例,脑干损伤4例,其余为…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80例急性颅脑损伤,其中40例急诊行开颅术治疗,死亡18%。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浅述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5例,年龄6--55岁,20-40占半数,致伤原因交通肇事28例,坠落伤7例,砸伤3例,刀伤、枪伤各1例。本组手术治愈26例,好转留有后遗症8例,植物人1例,死亡5例。护理体会一、术前护理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脑外伤病人入院后应首先注意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发展趋势,这是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发现脑疝的重要环节。伤后继发出现的瞳孔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96例有占位效应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得平均1a 3mo的随访,按照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Ⅰ级6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8例;Ⅴ级76例。结论:有占位效应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应早期手术治疗才能挽救病人生命,降低死亡率,减轻伤残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选择平凉市人民医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能显著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采用低温疗法(34~36℃)治疗90例,低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的变化及上消化道出血征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置;加强基础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褥疮及感染.结果:痊愈33例,轻残18例,中、重残12例,死亡27例,较1997年11月以前同类病人的病死率下降了17%.结论:低温治疗可使病人保持自主呼吸,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减小,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104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脑外科1995—11~2003—10收治的GCS 3~8分特重型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49例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中治愈及好转714例(68.1%),重残95例(5.6%),死亡276例(26.3%).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430例病人加用尼莫地平和130例加用亚低温冬眠疗法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治愈及好转444例(79.3%),重残10例(1.8%),死亡106例(18.9%).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防治并发症发生等措施,可显著改善GCS 3~8分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严重继发性病变,多需手术治疗,若处理及时、恰当,则预后良好,死亡率明显降低。我科1984年2月~1997年9月共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434例,占同期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492%,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34例中男382例,女52例。年龄9~67岁,16~45岁398例,占917%。致伤原因:车祸364例,占839%,坠落伤29例,占67%,打击伤25例,占58%,砸伤16例,占37%。(2)临床表现:头痛212例,呕吐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45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开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降温和复温的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0例病人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亚低温治疗中若时间过长或温度过低(直肠温度≤30℃)时会对机体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故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对常见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防护,可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45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开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 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应用的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2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李栋  陈世荣 《甘肃科技》2011,27(11):162-163,161
报告牧区摩托车致颅脑损伤的受伤特点和救治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甘南州人民医院2005~2010年216例摩托车事故致颅脑损伤的救治资料。存活199例,根据GOS分级,恢复良好148例,中残29例,重残1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7例。开放性损伤45%,闭合性损伤55%。63%合并全身多部位损伤。在重视院前急救的同时应根据摩托车致伤特点,充分分析和正确判断损伤程度,在CT动态观察下决定治疗方法,并正确合理处理合并伤。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护理措施,本人以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81例为对象实施相应护理,保证了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者在病情平稳后24-48h实施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促醒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月C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韦耀刚 《甘肃科技》2005,21(12):193-194
目的 总结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本组救治的65例与前期救治的6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65例患者,死亡率为49.2%,较对照组降低了20.4%。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早诊快治,及时清除颅内血肿,解除脑疝,采取综合措施控制颅内压,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急诊科有效的抢救处置和护理措施,对挽教病人的生命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急诊科1996至200l年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明确诊断、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急诊科的保守治疗病例与收住院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统计,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减少。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在急诊科的积极有效的处置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