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和獾     
朱国勇 《少儿科技》2014,(11):23-23
一天,狼看到獾在喂孩子,就对獾说:“你太辛苦了!这样吧,我送给你一些肉,你吃肉养好身体,好好喂孩子。”一会儿后,狼叼着一大块肉跑回来,把肉送给了獾,獾很感激狼乐善好施。又一天,獾正在家里带孩子,突然听到敲门声。獾看到是狼,就开了门。狼恳求道:“一个猎人和一群猎狗在追我,我想在你这里躲一会。”獾同意了。狼进门后,却猛地向转身哄孩子的獾扑去,得意地说:“你很愚蠢,所以你和你的孩子都成了我的晚餐!”交友不慎,会带来灾祸。  相似文献   

2.
石块与海水     
正石块在大海边放了很久,每天海水都冲洗着它。看到海水,石块生气地说:""听了它的话,海水笑着说:"孩子,我没有伤害你,我是在帮助你啊!"石块一听,更加不高兴了,于是又说道:"我不喜欢你,你离我远点!"  相似文献   

3.
孩子,有些话,在你长大的过程中,我要和你说说。昨天,你回来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一个同学又和你闹别扭了,你说事情本来不怨你的,是同学做得大过分。爸爸笑了。依爸爸的经验,一个人要赢得另一个人很容易,那就是要学着吃亏。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喜欢爱占便宜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欢  相似文献   

4.
我讨厌学习     
Q我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从不给家长和老师找麻烦。可是我对学习就是没有兴趣,感到压力很大。我每次看到自己的成绩单时都很灰心,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了,学习真没劲。A现在的中学生压力的确很大,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听到的都是一样的话:“上课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认真完成作业,多做习题,把成绩搞上去,一定要考上大学……”这些话让谁天天听都得烦。可这就是现实,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就是说你的前程与今天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你没有一定的能力就难以生存。父母总不能跟我们一辈子,将来的一切都要…  相似文献   

5.
“早恋”没什么不好现在好多家长都不准我们在中学阶段谈恋爱,说那是“早恋”,他们看到我和男生在一起,就知道乱吼,却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你能告诉我一些可以让我信服的理由吗?的确像你说的那样,许多家长都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却没有讲清为什么不要做。这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会认为他们干预了你的生活,限制了你得到快乐的自由。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是中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一般说来,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性的理解和体验大致可分为无知、朦胧、爱慕、初恋、钟情五个阶段。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6.
猫到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问猫:“亲爱的大哥,你到哪儿去呀?”“我去林子里捕鸟吃。”猫答道。“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小孩子。”“你的孩子长得什么样,这个你可得让我知道。”“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漂亮。”“知道啦。”猫认真地回答道。猫头鹰放心地飞走了。猫在矮树丛中找来找去,鸟巢里净是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怕是猫头鹰的孩子而没有下口。最后,猫发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放心地饱餐了一顿。回家的路上,又碰到猫头鹰。猫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猫头鹰回来一看,它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留着几…  相似文献   

7.
你走进教室了,熟悉的脚步熟悉的体态还有熟悉的眼神,我把头低下了,一如往常,只从我的眼角偷偷地看你,不是我不想抬头看看你——老师,只是我不敢,我不敢看你的眼睛,怕从那里读出你的不屑你的忧虑。是,老师,我真的很让你头疼,每次考试我都在拉班上的后腿,我看到你发试卷时候眼睛里冒出的火,我看到你把试卷扔给我的时候的失望,我看到你看着故做无所谓的我的愤怒。可是老师那是假的,只是我自以为是的一种坚强而已。就如现在。我听见你发试卷走动的声音,我的心随着你的脚步走近剧烈地跳动,我知道,我肯定考得不好,我知道你又会生气,可是老师你看着…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小天使,一个生活在天庭快乐无忧的小天使。我今年8岁,是天王最最宠爱的孩子。我经常在天王的怀里撒娇并问天王他为什么爱我?天王总是回答,说我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最懂事的孩子。在我的脸上有着最最天真灿烂的笑容。有一次我问天王:“你是如此地爱我,是不是我很像你。”可天王却说:“不,孩子,你像你的父母。”我很迷惑,我不知道父母是什么。天王说:“孩子,父母就是生你的人,他们在人间,你是他们的孩子,你从人间而来,才来到天王这里。”我又问:“那我为什么不在人间,为什么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天王说:“人间会有很多的无奈。你的父…  相似文献   

9.
迟晓燕 《科技信息》2009,(33):176-176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90后孩子的报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其中一篇文章是说一个90后的孩子因为要上网.父母阻止,就用煤气将父母熏死了;还有在网络上看到的图片.几个90后的女孩用刀将手腕割出很长的伤口后拍照上传到网上;还有一件事是在一个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因为要会网友,半夜从二楼宿舍的窗口跳下.以至于骨折。以上几件事都是最近一个月看到的,让我不禁思考.90后的孩子.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这是每个儿女都应该看到的。这是在10多年前看过的一个小小的故事,多少年来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涌上心头,浮印清晰。现在把这个故事讲给各位朋友,不管你有没有听到过,都可以和我再温习一下—在很久以前,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森林里迷在他惶恐惊怕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一个美:“我能帮你找到回去的路。”那小伙子瞬间忘记了害怕和紧张,对美丽的:“你嫁给我好吗?”公主问:“你真的爱我?你愿意为我做任何小伙子说:“我愿意,只要你肯嫁给我。”公主笑了笑说:“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心痛只有吃了你母亲的心脏才能治得好,不然我我希望得到你母亲的心脏…  相似文献   

11.
我曾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母亲听了感到很失望,本想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12.
我朋友的孩子被保送上了大学,他父母置办酒席,我去贺喜,问他,有没有烦过学习。他说:“这倒没有。烦的只是教育。”这话让我诧异。看来我们这些大人总是把学习与教育混为一谈的,以致认为只要学生的功课好,就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成功。这样一想,也就可以换句话说,目前的教育可能并不成功,尽管有很多功课好的孩子。说到我们的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化:一要孩子功课好,二要孩子听话。早期,我也是不知深浅地在这两方面对我儿子唠唠叨叨,他一挤眼——那时,他正读小学二年级——急了,说:“为什么都要你满意,你生我,我满意了吗?”想想也对,当初我把孩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从生下来就是个不能说话的孩子,也从不通过其他方式表露我的情绪与意见。我不知道怎样表达我的喜欢和不喜欢,母亲说你可以摇头或者点头啊,你可以敲打东西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啊,可是我还是学不会。第一次单独出行是十二岁那年的夏天,我从沈阳去北京,父亲送我上了火车,朝我摆摆手就离开了。我坐在最下层的卧铺位上,傻傻地抱着书包,心里很害怕,却尽力不让眼泪流出来。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放心让我一个人去北京的姑姑家,甚至在这次出行之前我从未坐过火车。那时的火车每个包厢里是六张卧铺,都是陌生的面孔。我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  相似文献   

14.
“妈妈,这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乡下有什么好看?我们回去吧!” 年轻的妈妈便带着孩子逃跑似地离开了。 漫步野外,被一丛美丽的玫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便看到以上的一幕,听到了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望着匆匆离去的母子,我想说:孩子,带刺的玫瑰可是好花呀!年轻的妈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难道面对“刺”,就只有选择逃避吗?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孩子,都拥有童心和童年;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大凡也都有爱心。爱心,使得老师敞开胸怀,让孩子感到温暖,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的身上。但我读了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我,长大的儿童》,又觉得我们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仅有爱心似乎还不够,  相似文献   

16.
每天放学时分,在中国城市的任何一所小学,你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许多家长默默立在校门两侧,孩子们欢蹦乱跳地跑出来,几乎是所有孩子的书包都在顷刻间移向大人的手中,更有头发雪白的长者立即将雪糕或其它零食递到孩子手中。于是孩子跑在前面边吃边玩,而长者背着书包,仆人一般地紧赶小主人。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博览》2010,(24):14-15
1"啼婴"大赛时间:4月25日地点:日本东京票价:100美元一个擂台,两个巨大的相扑手各抱一个娇小的婴儿,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让孩子恐惧啼哭。在一旁父母会开心一笑,因为这是一个为孩子乞求健康的日本传统仪式。在这一样场盛会中,你既可让你的孩子亲身参与,也可以在一旁观赏这一极具喜剧性的表演仪式。  相似文献   

18.
马老师: 你好!我有个好朋友,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却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或不是地方。您说我该怎么办? 一个希望得到帮助的孩子希望得到帮助的孩子: 你好!依马老师之见,既然知道自己错了,应该向人家道歉“没商量”。 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时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  相似文献   

19.
去!做作业去!作业没做完不许看电视!我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看看人家小强,怎么就能排第一!听听我们的家长都在命令一些什么吧!看看我们的家长每天都在重复的话吧!设想一下,如果把我们一天中对孩子所说的全部的话,都用录音设备给录下来,然后把自己当作孩子,听这个录音,会怎么样?不要想当然,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话,甚至怀疑,这是我说的吗?因为,此时此刻,这录音,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噪声!难道你不认为,只要是我们不喜欢听的或者是我们不需要听的,就是噪声吗?我们自己听一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严重的是,孩子比…  相似文献   

20.
刘珂羽 《奇闻怪事》2009,(11):32-33
“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处罚是必须和善良的——同时又不能让他们将惩罚看成游戏。”——薛瑞萍 惩罚,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的我不愿轻易对我的学生处以惩戒,尤其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我愿意看到孩子们如花的笑容,愿意听到孩子们叽喳的对答,愿意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尽可能地绽放自己,哪怕他们时有走神时有吵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