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三元复合驱是一种新型的驱油技术,其采出水的达标回注是制约该技术推广重要的瓶颈.针对高钙型杏二中三元采出水,进行了水质特性分析,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图、GC-MS等进行了有机物组成分析,同时对采出水的油水静沉分离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钙型三元采出水钙和硅质量浓度较高,BOD/COD为0.165 4,可生化性较差,属于中度含盐工业废水.检测出质量浓度高的有机物78种,其中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剂主要是烃类以及烷烃类物质,正己烷萃取剂主要是苯系物以及萘等有毒污染物.静置沉降24后,含油量去除率为81.34%,悬浮物去除率为85.45%,油水分离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2.
石油开采溶气浮选法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油田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增高原油可采储量来弥补大庆油田原油产量的递减。由于三元复合驱油采出液中残留有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使的油水分离之后的采出水水质特性发生了变化,导致采出水处理难度增加,现有的采出水处理设备和工艺技术很难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本试验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开展了水质性质和相应的浮选除油设备的试验研究,并确定了适合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的浮选除油设备结构和操作参数,基本上满足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的需要,同时也提出了试验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除油剂对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含油污水油水分离困难,处理后污水含油严重超标的问题,采用除油剂QP555,开展现场中试试验研究,确定加药量和工艺的运行参数.现场试验表明,在搅拌强度为130 r/min,搅拌时间不少于6 min,加药量75 mg/L,进出水流量为50~240 L/h以及捕获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对进水含油质量浓度为125~156 mg/L的污水进行连续运行处理,出水经过捕获罐处理,达到了油田过滤设备进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 mg/L的要求.对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采用投加除油剂同时进行搅拌的处理方法,该技术在目前水质条件下具有可行性.污水处理的成本为每立方米污水不超过4.83元,在实际处理中,药剂成本会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困难、水质浑黄等问题,采用低聚季铵盐和破乳剂复配提高聚驱采出液的水质.通过对南阳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率、脱出水含油量的测定,结合脱出水界面情况,采用破乳剂单剂初步筛选和两组分复配优化的方法,从18种破乳剂单剂及3种低聚季铵盐中筛选出协同破乳效果和脱出水质最佳的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破乳剂AE-932质量浓度为15 mg/L,低聚季铵盐MD-50质量浓度为25 mg/L时,60 min脱水率达98%,脱出水含油量小于50 mg/L,且脱水速度快,脱出水清,油水界面齐.表明低聚季铵盐MD-50对协同提高破乳剂的脱水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聚驱采出的高含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强、油水分离困难,采用瓶试法筛选出一类对含聚乳状液油水分离性能极好的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当I加量浓度为25mg/L时,55℃破乳进行到60min时,脱水率达96.5%,与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类破乳剂相比,乳状液脱出水色透明澄清,油水界面齐.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从微观和宏观分析研究了低聚季铵盐I对乳状液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对聚驱采出水包油乳状液油滴聚结速度更快;自由水层在油滴聚结分离区占主导作用的是不稳定机制,低聚季铵盐I使乳状液中油滴发生向上的迁移运动而非絮凝沉降,有利于脱出游离水的分离和水质的提高;接触角测量表明低聚铵盐I使乳状液处理的岩石表面转向水湿状态,对乳化膜的强润湿改变性能导致液膜破裂,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场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分析得出,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悬浮物含量超标。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与地层水的不配伍性,可产生极少量沉淀。本文总结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对地层产生损害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水质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河油田超稠油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采出水含油量高的特点,以多元脂肪醇、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十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适用于处理超稠油SAGD采出水的净水剂GBEDL-08,并考察了药剂加量、沉降时间和水温对GBEDL-08除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BEDL-08不仅除油性能良好,而且除油速度快;在水温90℃、沉降时间90min和投加质量浓度为350mg/L的条件下,采出水含油量从63642mg/L可以降低到176mg/L,除油率达到99%以上,是一种高效的阳离子净水剂.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浓度聚驱采出液油水分离效率及其给常规交-直流电场带来的冲击,开展了该类采出液的乳化行为及脱水方法研究,研究中综合了集输工况条件下的采出液转相特征、电负性、乳化油珠粒径分布、界面性质、乳化体系的微观形态及瓶试法油水分离实验,并基于所建立模拟装置评价了脉冲供电脱水对高浓度聚驱采出液破乳脱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高浓度聚驱采出液复杂的乳化行为与含聚浓度直接相关,含聚浓度上升使其电负性增强,转相点呈不同程度降低,且由于促进了黏弹性界面膜的形成,乳化粒子聚并和相分离的难度增大;辅以化学破乳的脉冲供电电场脱水工艺能有效改善分离效果,提高脱水操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北二西区块进行的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我国首个使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为主段塞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工业化大规模矿场注采试验,对该采出液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油水分离后的所谓透明游离水具有溶油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是一种以低浓度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的微乳液。实验揭示了这种O/W型乳状液的基本组成和微观结构,分析了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机理,为严重乳化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好氧微生物处理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油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要求能够尽量的回收原油,减少微生物对水中剩余原油的降解.研究采用已驯化好氧生物载体填料,通过原水的室内试验,考察微生物降解石油过程中,将原油用于自身代谢底物和将原油回收的比率.研究表明,164.53 mg/L的采出水中原油,约12%的原油被微生物吸收利用,80%原油被回收,同时还有约5%~8%处理过程中被挥发和损耗;如果污水处理工艺中,采用气浮装置进行原油的回收,微生物将原油用于自身转化利用率为5%.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其维持自身生存所利用的原油较少,而用于三元污水的深度处理上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延长稠油油藏的水驱后含水率上升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在原有聚表二元驱的基础上,研究一种适用于延长油田的有机碱,优选三元复合体系的配方;并通过物理流动驱油实验对三种化学驱油体系的驱油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油藏的原油酸值为1.95 mg/g,适合进行三元复合驱的研究;筛选出的有机碱是乙醇胺,其能有效减低油水界面张力并对复合体系的黏度几乎没有影响,试验优化的三元复合体系的配方是:1 500 mg/L聚合物2 000 mg/L表面活性剂+3 500 mg/L乙醇胺。驱油实验表明:在均质岩心和三层非均质岩心模型中,与聚合物驱和聚表二元驱相比,三元复合驱都能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其中模拟油藏条件的三层非均质岩心条件下,采收率增值达13.38%,达到了控水增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塞油田采出水偏酸性、浊度高、含油量高的特征,采用"中和—H2O2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工艺进行回注处理,探讨了采出水的pH值、H2O2和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采出水水质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pH调节剂将采出废水pH值调至7.5,H2O2投加体积分数为0.6%,投加XN-90、P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mg/L和2.5 mg/L时,处理后采出水的悬浮物、含油量、总铁含量、静态平均腐蚀速率、SRB及TGB含量由处理前的110~145 mg/L,96.6~124.3mg/L,24.8~35.5mg/L,0.310 3mm/a,105~106个/mL和102~103个/mL分别降至处理后的1.1~6.0mg/L,2.5~6.0mg/L,0.05~0.23mg/L,0.0108mm/a和101~102个/mL,处理后采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安塞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长庆油田庆二联采油污水回注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庆二联采油污水回注效率,并确保其达标回注,针对其含油量、悬浮物、硫化物、细菌含量高的特点,应用化学氧化/絮凝处理方法,通过对pH值、除硫剂种类及加药量、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种类、加药量及加药时间间隔的优选,对采出水进行了回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7.5、除硫剂质量浓度为60mg/L、无机絮凝剂质量浓度为100mg/L、有机絮凝剂质量浓度为1.5mg/L、加药时间间隔为30s时,处理后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和含油质量浓度分别为1.98mg/L和4.65mg/L,平均腐蚀速率和细菌含量分别为0.0128mm/a和101个/mL,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选取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对该矿1/3焦煤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搅拌时间、pH、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45 s、pH为8、凝聚剂用量2 mL、非离子型PAM絮凝剂用量3 mL的条件下,该矿1/3焦煤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电渗析处理含聚合物污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用电渗析对油田含聚合物污水进行脱盐处理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电压升高 ,去除率增大 ;流量增大 ,去除率减小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能耗的影响 :流量对能耗的影响很小 ,电压越高 ,能耗越大 .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制的 1 0 0 0 mg/L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比用清水配制的高 1 1 .9m Pa· s,抗剪切性能也优于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 ,因此完全可以代替清水进行聚合物驱油 .该技术能减少含聚污水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实现含聚污水的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6.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采出液含水率急剧上升,如何降低含水率并提高采收率是开发后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利用水力旋流器、重力分离技术或其他油水分离工艺实现在井下对产出液进行预分离,从而采出较低含水率的油水混合液,此项技术对于高含水油田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对井下油水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并指出目前井下油水分离装置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硝基苯类污水具有难降解、毒性大、易扩散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开始对高浓度硝基苯污水的治理进行深入研究,但对微污染水却少有关注.常规给水处理技术无法处理硝基苯微污染水,长期饮用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选用水不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为吸附剂,研究水不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考察其对含硝基苯微污染水的吸附作用,讨论固液比、pH等参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β-环糊精聚合物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每100mL溶液中加入100mg β-环糊精聚合物为最适固液比;聚合物对200μg/L、500μg/L、1mg/L、2mg/L的硝基苯溶液的吸附效率可达到80%以上;最佳吸附时间为2h;环境pH对吸附效率无太大影响;研究选择了乙醇为最佳再生剂,经连续再生4次后,聚合物吸附效率都维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对油田日益增多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聚合物驱油的采油废水中分离到的一组混合菌株加入到生化池中,通过加入激活剂,活化加入的聚合物降解菌,并激活污水中原有菌群,将生化工艺用于含聚合物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过菌群7d的处理,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从47.42mg/L降为5.78mg/L,含油量从13.5mg/L降为0mg/L,并有效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生化—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作为油田采油污水反渗透淡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试验考察了处理工艺对降低污水含油量、COD、浊度等指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生化处理停留时间为10 h时,生化出水含油量、COD分别由处理前的30~60 mg/L和314~464mg/L下降到处理后的0.5~2.0 mg/L和86~122 mg/L.生化出水再经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小于0.5 mg/L,浊度小于0.2NTU,SDI值小于3.0,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且生化出水絮凝处理可以改善超滤膜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