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及邻区泥盆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及邻区下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增大,由埃姆斯阶(D_1)一1‰~一4‰增至法门阶,杜内阶的+0.5‰~+2.5‰。同时期δ ̄18O呈“W”型分布,在艾菲尔阶()和弗拉斯阶()两个负向波动;在埃姆斯阶(),吉维特阶()和法门阶()、杜内阶()三个正向波动。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当时气圈、沉积的变化,也反映了生物界的演化变迁。华南泥盆纪δ ̄13C和δ ̄18O的变化特征可与同时期、同纬度的北美大陆保存完好的低镁方解石质腕足动物壳中碳、氧同位素组成良好的对比。因此,华南碳酸盐中碳、氧同位素组成基本保存了泥盆纪古海洋中同位素的特征,是很有潜力的地层对比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测定和分析了兰坪盆地碳酸盐岩地层碳、氧同位素(13C、18O)组成特征和地层中方解石脉,地下水中碳酸根及泉华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基础上,发现方解石脉,地下水碳酸根及泉华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原岩存在相关关系。据此,以马登温泉为例,论证了地下水碳酸根碳,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确定其补给含水层的可行性。结果是马登温泉的补给含水层为晚三叠世歪古村组碳酸盐岩地层,同时也证实了马登盆地地下存在歪古材组含盐系地层。  相似文献   

3.
黔西南冰洲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黔西南贞丰等地冰洲石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26~160℃,成矿压力为(260~520)×105Pa;成矿流体盐度(SNaCl)为12.2%~19.6%。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方解石、冰洲石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其中冰洲石成矿阶段δ18O值为16.24~18.48‰,平均17.36‰;W/R为0.16~0.18。而从薄层方解石阶段到冰洲石成矿阶段δDH2O=-49~-68‰。δ13C(PDB)=-0.60~0.73‰,δ13CCO2(PDB)为-0.37~2.43‰。计算出δ13C∑C=-2.08~-2.49‰。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加热的地下水的混合,碳来源于地层。探讨了冰洲石成矿时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4.
系统测量藏南白垩纪海相碳酸盐样品的碳稳定同位素,建立了该区白垩纪碳稳定同位素演化曲线.在与欧洲同期碳酸盐岩对比基础上,发现白垩纪三次正向偏移和两次负向偏移具有良好的全球相关性.Albian-Cenomanian界线、CenomanianTuronian界线和Turonian-Coniacian界线δ13C正向偏移与该时期的全球大洋缺氧事件相关;Turonian中期δ13C负向偏移则是全球缺氧事件造成大规模有机碳埋藏,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减弱而Santonian早期负向偏移对应于富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用树轮碳同位素年序列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气圈CO2浓度及其同位素组成是不断变化的。植物在同化大气CO2过程中产生碳同位素分馏,因此,树轮中稳定碳同位素比值(^13C/^12C)不仅是重建古气候的工具,也是过去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敏感指标器。利用采自浙江西天目山的两株柳杉树轮稳定碳同位素(δ^13C)组成年序列,对19世纪中叶以来大气CO2浓度变化进行重建,其重建值与大气CO2浓度的实测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的沉积环境。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及其分析技术,分析了现代青海湖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并与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的沉积环境特点进行了对比。结果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咸化湖泊沉积碳酸盐岩中富集δ13C与δ18O,具有较高的Z值,并且大多与海洋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区间值重叠,说明第三纪咸化湖泊的盐度与海相相当或高于海水;柴达木盆地硫酸盐的δ34值大大超过海洋硫酸盐的δ34S值,且在第三纪盐湖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化学分层特征,在湖盆下部产生了强烈的硫同位素分馏现象,导致较高δ34S值蒸发岩沉积的形成。结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盐湖沉积地层中可发育较丰富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7.
田湾金矿成矿带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湾金矿成矿带中,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多源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碳、氧同位素(σ^13C和σ^18O)组成表明,即有沉积围岩中的碳,也有深部来源的碳,具有混合来源特征。成矿带内σ^34S波动于)‰~10‰之间,变化不大,具有深部来源硫的特征。大发沟矿段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华南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初灰岩碳同位素地层旋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华南晚二叠世灰岩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地层中,可明显识别出2个三级旋回和叠加其上的几个四级旋回.其中长兴阶包括3个碳同位素四级旋回,和吴家坪阶上部的一个四级旋回一起组成了完整的三级旋回.早三叠世初灰岩的δ13C值缓慢向正值方向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四级旋回.华南长兴阶层型剖面灰岩的碳同位素四级旋回与“亚层序”相当,地层厚度为11m~18m,沉积时间约为1.2~1.7百万年.华南P/T界线地层上,生物集群绝灭导致的δ13C突变为高负值事件与界线附近的δ13C低值区相叠加,形成了δ13C的强烈负异常,其中生物集群绝灭成因可能占2/3以上,变负的幅度达0.5‰以上.据高分辨率地层框架估算,碳同位素强烈负异常事件的持续时间约1.5~2.6万年.  相似文献   

9.
大洋缺氧事件的碳稳定同位素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机理出发 ,系统探讨了大洋缺氧事件与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缺氧事件期间 ,由于生物大批死亡和快速埋藏 ,其分解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引起大洋水体缺氧 ,富含 1 2 C的有机质从而得以大量保存 ;相应地大气和海水中富 1 3 C,同期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 δ值 (δ1 3C)正偏。在世界各地缺氧事件层内 ,无一例外地碳酸盐岩碳稳定同位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偏 ,Cenomanian- Turonian 界线偏幅达~2‰。海相碳酸盐与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变化不仅可以提供地质历史中有机碳埋藏量的记录。研究全球碳循环变化 ,还可能追溯有机碳风化和埋藏速率的变化 ,定性地恢复大气 p CO2 变化。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激光微取样技术是利用高能聚焦激光束与碳酸盐岩样品作用,热分解产生CO2气体,经真空提纯净化后送质谱仪分析测定其C、O同位素值。其空间分辨率优于20μm,能有效地对碳酸盐岩各细微组分结构分别取样,以满足同位素地质学研究的需要。经标样测定,δ13C和δ18O的最好分析精度可达±0.22‰(σ),与常规磷酸分解法分析精度相;δ13C无明显分馏现象,δ18O分馏明显,但对同种矿物是一个常量(方解石偏负1.72‰;白云石偏负1.59‰)易于校正。激光微取样主要应用于碳酸盐储集岩样品碳、氧同位素分析,能较好地解释油气储层孔隙演化和成岩过程。  相似文献   

11.
熵理论研究的进展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浆液输送时阻力与动力的匹配,泥浆灌注后在采空区中的分布以及浆材对泥浆分布的影响等方面对黄泥灌浆效率不高、防火效果不好进行了分析。得出要提高灌浆的效率必须有合理的动力与阻力匹配,要提高灌浆的效果,就必须在保证浆材质量的前提下,以合理的灌浆方式和合理的灌浆量来保证灌浆质量,从而达到灌浆应具有的效果。图3,表1,参1。  相似文献   

13.
根据体操技术动作的内在规律,编制相似技术动作教学程序,把要学习和掌握的动作技能置于教师的控制下,使教学过程的顺序性、经济性、实效性均达到最佳程度.  相似文献   

14.
西河位于南充市西郊,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近几年来,由于缺乏管理,污染极其严重。为综合治理西河,我们对河岸陆生维管植物及其生境进行了调查,并进而提出了对河岸治理的相应措施,供治理西河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明了在超晶格中电子透射共振的机理,并将它与晶格中电子共振散射作了详细的比较,其理论计算的结果对超晶格某些原子层和分子层以及极薄的半导体层结构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并为设计一种新型的放大率很高的量子放大器——透射共振量子放大器提供了理论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企业情报信息概念的确立,阐述了企业情报信息的流向和内容,以及在产生企业情报信息时的随机性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情报信息竞争性特有的形式和含义,提出了如何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无序的情报信息有序化,和在获取企业情报信息激烈的竞争中及时掌握有用的企业情报信息。进而讨论了建立企业情报信息系统,全方位地搜集企业内,外部的情报信息,使企业情报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它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弹塑性圆棒的颈缩,材料被认为是可压缩的。运用有限变形理论。获得了分岔荷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证明了下面两点:(1)设A 是n×n 矩阵,那么A 相似于(?)为若当块矩阵,它仅有一个特征值和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2)者|λI-A|=(λ-λ_1)~(r_1)-(λ-λ_2)~(r_2)…(λ-λ_3)~(r_3),其中λ_1,λ_2,…,λ_3两两不同,那么dimN(A-λI)~(r(?))=r_(?)(i=1,2,…,8)其中Ⅳ(A-λ_1I)~(r(?))={α|α∈U~n,(A-λI)~(r(?))·α=0}.U~n 是n 维列向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脉冲星的周期变化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指出:(1)由地震引起的板块运动和板内运动会影响观测到的脉冲星的脉冲周期的变率,特别是一些周期变率较小的脉冲星,这种影响将产生显著的观测效应;(2)分析现代脉冲星的观测资料,有助于研究板块结构,板块运动和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元素周期系中,各元素的结构分析,很方便地找到了对元素的不规则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