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华山风景名胜区游览线路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华山风景区游览线路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对华山旅游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根据景区游览线路布局原则和华山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游览线路建设方面应遵循主景区串联原则,形成名副其实的游览环路这一基本思想,在具体方案上应考虑保持华山景区的景观特色,道路建设和游览景点的开辟相结合,加大线路的通过能力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和建设成本尽量降低等等,为该景区游览线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择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华阴市华山风景区与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研究区,以游憩价值为切入点,运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与意愿调查法,基于2012年"十一"黄金周调查数据,分别对2景区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游憩资源价值结构来看,景区非利用价值均远大于利用价值;从游憩资源非利用价值结构来看,存在价值与遗产价值相对高于选择价值,华山风景区游憩利用价值大于大唐芙蓉园,华山风景区游憩资源非利用价值略高于大唐芙蓉园.游憩价值评估能很好地把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的分析框架内,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九华山空间拓展开发研究--九华山花台景区开发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九华山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提出九华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借助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观点,提出通过花台景区的开发来解决目前九华山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花台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及花台景区的开发对九华山风景区的影响作出了分析,认为通过花台景区的开发来解决目前九华山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一、西湖区在旅游西进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 丰富的地形地貌,广阔的地域空间,西湖区实施旅游西进大有可为。“旅游西进”包括核心景区、近郊景区、远郊景区三个层次。而西湖区拥有了杭州市核心景区、近郊景区大部分区域。《杭州城市西部地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中提到的近郊6大景区中,西湖区就拥有了西溪风景区、龙坞风景区、灵山风景区、长安沙沿江风景区和浮山生态风景区5大旅游风景区。规划中地域空间界定总面积为226平方公里,除了约27平方公里的余杭区闲林镇部分用地外,其余均在西湖区的留下、蒋村、转塘、龙坞、袁浦、周浦等6个乡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相关人员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结合旅游景区的性质、特点,针对旅游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特别提出转让期限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冠豸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冠豸山风景区的空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容量和经济环境承载力,确定出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主要制约因子——空间环境容量。研究表明,该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利用强度偏低,旅游业发展空间较大,提出的旅游营销对策可为景区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以实现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解说系统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旅游风景区解说系统的涵义、构成,分析了云台山对旅游解说系统的需求,指出云台山解说系统建设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借助SPSS软件、李克特量表和旅游感知评价模型,对西安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不同游客的满意度进行测算与评价,并通过其游览满意度分析,以期对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景区持续发展及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方面没有满足游客的需求,与游客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翠华山的旅游产品开发还没有做到很好地与游客需求相匹配,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9.
水利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水利旅游发展迅速,不仅解决了当地民生问题,而且促进了经济环境的改善.本文以"天下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为例,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三盛公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景区发展的策略,为以后景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施行,对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九寨沟作为全世界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以她独特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加强景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景区消防安全,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笔者从九寨沟景区消防工作的现状、火灾危险性、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以及火灾防控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进一步完善九寨沟景区消防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贵州旅游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卫  李坡  车家骧 《贵州科学》2002,20(2):53-57
本文在系统地阐述贵州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今后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谋求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山区旅游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佳方向.在对山区旅游业发展阶段以及山区发展旅游业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山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典型的山区旅游目的地——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讨论了山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制约因素,提出了以加强保护和管理、加快交通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及明确市场定位等为中心的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同举办的旅游节事活动很多,已经初步形成了代表性节事,但节庆效应的有限性与城市品牌建设的持续性还存在很大的矛盾.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在研究发展旅游节事对城市品牌建设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发展态势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大同旅游节事活动的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长白山的演变历程、发展现状和历年旅游者接待量和历年旅游收入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长白山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判断,进而提出了长白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调控策略,有利于延长长白山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实现长白山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节庆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在提高区域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带动地区经济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州旅游节庆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定位不明、市场化程度低、民众参与不广泛、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湖州旅游节庆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节庆品牌打造、运作模式、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强营销力度、培养专门人才和重视节庆商品开发等方面,对湖州旅游节庆的开发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地区依托原始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发展边境旅游,取得了一些进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主张实施旅游边贸互动发展,并注重旅游发展中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边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SWOT分析法,对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山西旅游业应审时度势,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为西部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定性描述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对不同片区综合得分的对比分析,确定各区适宜的开发方式。结论采取合理开发策略和对应变换机制,川西地区必将能成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对城市功能的国际化、服务职能的多元化以及城市环境风貌的生态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滨海新区都市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推动其进一步开发开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都市旅游研究概况,并就天津滨海新区开展都市旅游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滨海新区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代旅游业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对神农架林区旅游业的现状、资源等多方面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神农架林区的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