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淇县古灵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指标体系、公式,得出该景区的日旅游环境容量为3 714人次,同时提出了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万盛风景风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万盛景区为研究区域,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出发,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活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发万盛区旅游资源的步伐,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使旅游合理环境容量与实际旅游容量达到基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万盛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万盛风景区为研究区域,从风景区的旅游承受能力出发,对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空间容量和旅游生活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发万盛区旅游资源的步伐,改善旅游区的生活环境,使旅游合理环境容量与实际旅游容量达到基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京钟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步分析与调控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京钟山风景区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方式等方面论述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和意义,并提出调控和管理意见.对著名旅游风景区环境容量的研究有利于景区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和调控是处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关系的依据,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并不适合石窟类景观.通过对制约石窟类景区容量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石窟旅游环境容量的各项因子以及使用权重分配法来确定最终容量的思路,并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对石窟类景观的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调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期,黄羊山在多篇文章中对风景区旅游空间容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且指出了传统周转率法的局限性,并说明了模型错误的原因.但其分析偏于定性,且没有指出不同条件下,这些模型求得的容量值的情况.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旅游生产线的景区容量计算模型,接着分析了景点时间和景点容量均衡与否对景区容量计算的影响,并对新的景区容量计算模...  相似文献   

7.
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与它所依托的南京市息息相关.分析表明,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容量即 是其旅游资源容量,约为1936万人次/年.而目前钟山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量仅为环境容量的32.3%,表明整个风 景名胜区还有较大的旅游容量潜力,但时空分布不均.中山陵景区已近饱和,明孝陵、灵谷寺、玄武湖等主要景 区尚有较大旅游发展空间.应通过开发新景点、价格杠杆和管理手段、及时发布客流信息等调控措施来调节客流 的时空分布,使之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8.
一、西湖区在旅游西进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 丰富的地形地貌,广阔的地域空间,西湖区实施旅游西进大有可为。“旅游西进”包括核心景区、近郊景区、远郊景区三个层次。而西湖区拥有了杭州市核心景区、近郊景区大部分区域。《杭州城市西部地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中提到的近郊6大景区中,西湖区就拥有了西溪风景区、龙坞风景区、灵山风景区、长安沙沿江风景区和浮山生态风景区5大旅游风景区。规划中地域空间界定总面积为226平方公里,除了约27平方公里的余杭区闲林镇部分用地外,其余均在西湖区的留下、蒋村、转塘、龙坞、袁浦、周浦等6个乡镇。…  相似文献   

9.
笔者将综合性旅游景区内部景点作为研究对象,以门票定价影响因素为指标,尝试建立综合性旅游景区门票定制聚类分析体系,并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查阅文献和资料,调查游客景区门票支付意愿,计算景区环境容量的基础 上,得到了聚类指标的原始值,最终将钟山风景区内部景点分为“市场定价区”、“免费开放区”,“合理定价区”,提出“局部免费开放”策略、“N”点票制和“生态补偿费用”的新型门票制度.  相似文献   

10.
黄黎  袁远  吴明作  邬洁  李新峰 《河南科学》2007,25(5):873-876
通过对河南省鲁山县上汤旅游区的风景资源及拟开发区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其资源综合评价值为6.485,景区旅游容量最小值仅为384人/d.说明该旅游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容量,以保证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提出控制环境容量的建议,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作为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从长治湿地公园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综合旅游生态容量(Ce)与旅游空间容量(Cs)两方面因素评估区域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其中Ce为40 632~52 366(人次/d),Cs为28 872~55 376(人次/d),...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娘子关风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由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社会心理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分量构成.对五个分量进行分别测算,再根据木桶原理(最小因子限制律)得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数值.通过分析,目前景区游客数量远低于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景区旅游产业总体开发不足,处于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3.
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依据华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旅游需求发展趋势、景区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了华山风景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系统目标和采取措施,为该景区旅游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总结了风景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要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栽能力进行了分析与测算.结果表明,规划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4148人,合理年游客容量为75万人次/a.甘泉湖风景区的现状年、日游客接待量均处于适载状态,应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加大游客的实际接待量,促使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在对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地采用面积法、游道法、卡口法估测各个游憩地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区生态旅游景区最佳日环境容量为21 968人次,限制日容量为43 936人次.通过对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区生态环境容量空间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进而对神农架国家公园今后生态旅游的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建议,力争使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从动力主体、动力媒介、动力作用、胁迫效应和制约条件等多层次,逐步深入探讨了风景区城市化现象的动力机制.认为该现象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强力推动下,由政府、企业、居民和旅游者4个利益主体通过“旅游需求-旅游供给”这一动力媒介,推动经济力、社会力和技术力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不仅会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而且也要受制于景区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交通容量空间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出不损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交通活动量,应用环境工程与交通工程的理论研究城市环境交通容量的估算方法.通过将环境容量与交通容量相结合,分析了交通环境容量和环境交通容量,给出了环境交通容量的概念.将城市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的空间分割方法与环境空间的分割方法相结合,给出了环境交通容量分析的网格划分方法.应用虚点源后置法,建立了空气污染物空间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环境科学的空气污染物扩散、传递理论,建立了交通环境容量的线性优化模型.以高峰小时为分析周期,建立了多种空气污染物因子为控制目标的城市环境交通容量分析模型.应用实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南京东郊风景区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从旅游者的特质、旅游吸引、旅游者的空间和时间消费行为、影响旅游行为的因素等不同的角度对东郊风景区旅游者的出游行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旅游者出游行为的深层原因,并对旅游者年龄和职业与旅游偏好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对南京东郊风景区旅游者出游行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东郊风景区产品结构的优化、市场的开拓、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理论已被普遍认为存在较多问题,尤其在容量计量方法和用人数表示容量值上,高水平的管理、调控工作可有效解决容量问题,并提高旅游环境容量.本文回顾了西方国家的旅游环境容量管理理论及国内相关研究,认为我国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也必定要经历向容量管理、调控的转变,进而初步分析了我国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以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对其容量状况及相应的调控思路、措施等作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20.
桃花峪风景区是泰安市委、市政府为缓解泰山主景区游客过多的压力而新开辟的一处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风景区。本文对该景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及风景组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桃花峪风景区未来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