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适应与发展被视为人生发展的两个课题.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更多开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内容.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姚霄 《科技信息》2011,(30):295-295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摆在了首要地位,尤其把心理健康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而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更要加以引导并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在当前大力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很多体育教师对如何上好体育课感到迷茫和困惑。根据开展新课程以来所取得的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要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须做好以下几步。  相似文献   

4.
陈文新  张洪振  李志伟 《科技信息》2009,(33):I0030-I0030,I0056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功能。为了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公体课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普通高校公体课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强度,与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相关对比研究,以期找到更加适合公体课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理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教学已把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课程改革在继承了传统体育许多优点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与时具进、敢于创新.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手段;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整体健康的提高为目标,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作为一线教师,如何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领域、学习方法及学习评价等方面去改革创新,如何将新的知识体系通过我们的引导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最终转化到教学上,让学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法的探索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需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才能达成有效结果.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指导思想为基础,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两方面人手,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杨燕  夏婷婷 《科技信息》2012,(20):321-32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培养和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体育教学从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来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影响的深层机制又是什么,本研究正是从体育特有的教育功能出发,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在理论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新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宋正银  常成海 《科技信息》2008,(30):287-287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必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调体育教育要增进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课程理念,"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贯彻,三维健康的体育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指导者,怎样使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是一个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辩证地思考了运动技能教学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以全局体育观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坚持课内外相结合原则,活用课外体育资源,促使学生由课外带动课内积极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分析,探讨了中学体育教学中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教育的发展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体育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应从实质上分析,注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目标和任务,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作者就近几年参加新课改培训学习及实践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缐步正 《科技资讯》2012,(22):168-168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至此,中学体育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不但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塑造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现将本人教学心得总结如下,与同行切磋。中学阶段学生的意志、品质、情绪、特征、思想和态度等特征是形成阶段,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成功观念,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素质拓展训练"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冲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就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法、访问法对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余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和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访问,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为学生余暇体育行为服务的现状,结果发现:现阶段只有42.5%的学生用于余暇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是在体育教学课程上学会的.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服务,是突出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忠林 《科技信息》2011,(27):129-129,131
体育教学的重点转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及健身方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上来。新课程教材的改版,要求学生建立终生锻炼的意识,教师以创新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单向传授式教学,使用新的考核方法更加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途径,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发展为中心这一目标,发挥教学民主和实施人文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领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的三维目标,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维目标的整合。通过背越式跳高教学单元三维目标整合的尝试,在跳高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成功地塑造自身人格,这是学生今后步入职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就一定要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我国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