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从事咨询行业的,所接触到的很多企业家都很喜欢《创富志》的商业模式案例。我自己也一直关注,贵杂志竟然能把商业模式做得这么时尚和有趣。但现在,我的感觉是,杂志没有早一两年那么让人心动了。  相似文献   

2.
沃顿商学院教授拉斐尔·阿米特,是全球商业模式研究的几个代表人物之一。去年底到深圳与《创富志》的专栏作家魏炜、朱武祥交流。当得知创富志是一本面向企业创始人、专门讨论商业模式的杂志时,他露出惊讶的表情。  相似文献   

3.
沃顿商学院教授拉斐尔·阿米特,是全球商业模式研究的几个代表人物之一。去年底到深圳与《创富志》的专栏作家魏炜、朱武祥交流。当得知创富志是一本面向企业创始人、专门讨论商业模式的杂志时,他露出惊讶的表情。  相似文献   

4.
《特区科技》2011,(4):10-11
看了上期创富志《50家商业模式最酷的公司》,这个排名选出了一些很好的商业模式,但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企业被排除掉了。原因是什么?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我通常会看三个指标:总资产回报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一家公司是否有价值,并不需要这三项指标同时都高(三高),有时一两项达到高水平的企业也可能非常不错,比如创富志筛选出局的阿里巴巴。下面我们将这三项指标进行了八种组合,分别看看除三高企业之外,创富志忽略了哪些有价值的企业?其中是否藏龙卧虎?  相似文献   

5.
《特区科技》2013,(1):16-17
加入创富志创始人俱乐部前,我认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挺好。我们在视频会议行业做得不错,不仅是因为拥有过硬的技术,更是靠商业模式创新:把卖产品变成卖服务。这让公司净利润率可达35%。但如何让公司规模增长得更快?一直没答案。在俱乐部,我吸收到商业模式的新思维,在其他创始人的帮助下,把自己设计进入高价值的生态圈,打开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特区科技》2013,(7):20-20
经常有读者来杂志社问我,看了你这么多年的商业模式案例.能不能帮我设计一下商业模式?这促使我们在去年七月创办了“创始人俱乐部”来帮助创始人设计商业模式。那么,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呢?虽然创富志写了近千个商业模式案例,但设计商业模式跟写案例完全是两回事。任何一个创意在事后看来都是逻辑完美的,这常常让我们误以为可以通过逻辑来推导出这个创意。设计不是总结,它要面向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设计商业模式,必须要有创始人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孙江宁 《特区科技》2009,(11):10-10
我对创富志的确有感情,每次到机场我只买创富志。而且当服务员告诉我卖完了或者说没有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空空的感觉。为了支持你尽快成为发行量50万份杂志的主编,我仔细研究了你所写的《杂志的商业模式》一文,简单说说我的观点,供你参考。  相似文献   

8.
《特区科技》2013,(7):12-15
复合肥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厂商的毛利率只有5%。我有一项新技术:复合肥加入我的配料,售价不变,毛利率可提高到25%。那该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呢?去年我加入“创富志创始人俱乐部”,设计出一个平台模式:一是我提供配料,让复合肥厂商代工,按成本价结算,产品打上我“大丰收”品牌。  相似文献   

9.
王葛 《特区科技》2010,(3):13-13
我定期收到《创富志》杂志,每期都要认真阅读,这是我最喜欢、最看好的杂志之一。理由有三: 一是因为这是我的老朋友、老同事张信东主编的杂志。信东主编《创富志》,非常用心,独辟蹊径,专注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和推介,透过独特创新的发行模式,使杂志在商界享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我最早关注“怪物饮料”,是看了《创富志》的一篇文章。我曾从上海的一个朋友那里进到一批这种饮料,通过我们的分销渠道,很快销售一空。然而,因为没有更多的货源,只能告一段落。我希望《创富志》能帮我联系上这家美国公司。若能成功引进,必然能让它在中国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1.
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创富志》的两位经济学家魏炜、朱武祥给出的这个定义,让我发现了一件极为犀利的思想武器。用这件武器,解决了以往困扰自己多年的对社会、企业、个人的许多疑惑,居然有一种进入新天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我的公司曾是一家代工厂。后来我们开发出一项颠覆性的“骨传导技术”,推出了可以民用化的骨传导耳机。现在我们已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打入美国市场。在我不断探索公司发展方向的过程中,我参加了北大汇丰商学院的课程,并发现了“商业模式”的魅力。经过魏炜院长介绍,我发现了《创富志》这本杂志,并进入创富志的“创始人俱乐部”。  相似文献   

13.
王方 《特区科技》2009,(1):10-10
看到这期《创富志》,我正在参加一个叫“如何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论坛,封面闪过:《乱世英豪——危机中不倒的四个商业模式》!我一下子被雷到。在场的朋友,拍手叫好者不少,沉默者也有。  相似文献   

14.
《特区科技》2010,(3):16-16
又是一篇精彩文章! 也许你看了《创富志》杂志的商业模式案例,不禁想为我所用。但生搬硬套不行,活学活用又无从下手。哪种商业模式适合于我?有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如何分钱?     
《特区科技》2009,(7):10-10
如何分钱?这是一篇令人兴奋的文章。我们一直想做,却总是无法下手。这次机缘巧合,在刘军操办的商道大讲堂上遇到郭凡生。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商业模式不重要,商业制度才重要(注意,创富志是关于商业模式的杂志)!  相似文献   

16.
王进 《特区科技》2010,(6):13-13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创富志》。我认为这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福份。因为杂志带给了我很多,让我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企业,帮我重新思考价值与投资。  相似文献   

17.
《特区科技》2012,(5):14-14
商业模式设计师是个重要角色,要在“创富志创始人俱乐部”帮助会员设计商业模式。因此,他们不仅要创办过自己的企业,还要先在“设计师训练营”集训。训练营的作业中,有一项是讲三个商业模式案例,这就是本栏目的内容来源。如果您也有案例要分享,我们非常欢迎。而且您讲的案例,只要讲清楚商业模式的逻辑即可,甚至都不用指名道姓。如何?  相似文献   

18.
创富志在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设计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宇 《特区科技》2013,(7):10-11
我的公司是福建一家房地产策划代理企业,十年风雨,冷暖自知。2007年的时候,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原先整合“建筑策划”与“市场营销”的创新已无力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于是,我开始寻找创新的出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机场看到《创富志》杂志。也是《创富志》第一期。  相似文献   

20.
在《创富志》写文章竟然写成创始人。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出租性公寓的租金逆势上涨,再加之物业贬值,很多公寓REITs的收益超过20%,比正常年份高出两倍多。笔者曾连续两期在《创富志》上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后来受此启发,与合伙人一起,在北京发起了连锁白领公寓:“青年部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