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政府必须加强规划管理,强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功能,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含量的高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知识欠缺、专业技术缺失等人力资本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不断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增加政府投入与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为顺利实现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重庆市1996—2010年的数据建立动态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市工业、城市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农业、建筑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产生原因入手,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畅将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随后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人口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模式.最后对一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市的政策措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论述昌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深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困境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转移途径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努力搞好向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河南作为农村人1:7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河南省能否顺利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入手,找出河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并分析探讨当前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从而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期早日实现河南由农业弱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农村的主要问题。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核心是发展教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是走城镇化道路。本文以盐边县的情况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转移的根本所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对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开发与分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和有序转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果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赣南农民的小康,最根本的是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而要使这一判断农民小康与否的核心指标得以实现,赣南应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把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作为一项基本的策略,以实现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最终使赣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本文拟对赣南农村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加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有效转移的根本所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对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开发与分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和有序转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于中国独特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以长期的眼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园艺学院是山西省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利用自身优势对太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相关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进入城市。由于转移数量巨大,无论是从自身还是政府及社会层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定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放在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逐步消除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弊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可知,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对农村经济总收入影响显著,农村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对企业总产值的影响显著。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于农村非国有企业本身而言,也有益于其成长和发展。因此,须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大力发展农村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7.
吴芳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201-20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8.
当前,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转移问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龙岩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极其繁重。因此,龙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单靠工业扩张、城市膨胀来吸收和消化显然是不够的,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转移方式。从龙岩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特征入手,分析了制约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出提出了龙岩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郭晨霞 《科技资讯》2012,(23):221-22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国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每年递增人数10%,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之多。在全社会关注教育的今天,留守儿童成了家庭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盲区。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