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早、中秋蚕,我们用250倍“板兰根”液对家蚕中肠型脓病、血液型脓病和卒倒病进行了添食试验,结果用于防治中肠型脓病的结茧率达82.5~92%;用于防治血液型脓病的结茧率达80~92%;用于防治卒倒病的结茧率达77.5~86%。说明,“板兰根”具有良好的消灭病毒和杀菌作用,是防治家蚕病毒性病和细菌性病的良好中草药剂。而防治病毒病的效果又尤于细菌病。用250倍“板兰根”液喷在桑叶上立即给蚕吃,蚕儿欲食欲旺盛,无异  相似文献   

2.
山蚕的饲养曾流行于华南云开大山两旁,其饲养历史,可能在千年左右,至少可以追溯到百多年前。目前还有饲养,但为数极少.山蚕丝品质优良,可用云开大山群众所创用的方法织绸,也可用为现代纺织工业原料,织成的绸,品质优美。山蚕在广西容县一带每年发生两代;由成虫起算,第一代由4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由7月中旬起,幼虫于11月份大体结茧完毕,以蛹期越冬。广州一带山蚕每年发生三代;第一代从4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由6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由8月下旬起,幼虫于10月分大体结茧完毕,以蛹期越冬。各代卵期约7—9天,幼虫期28—37天,蛹期23—37天,越冬蛹厉期170—236天,成虫寿命4—9天。在春夏季全世代历期为62—92天。雄蛾羽化一般此雌蛾早1——3天。羽化于晚上8时至翌晨黎明前,12时增多,2时以后交尾的蛾极少.脱尾后雌蛾当晚产卵,产卵期一般连续五、六天,每雌蛾平均产卵230.60±93.43粒,在前三天产出的占总产量一般在80%以上,以后的几天卵量减少。蛹体较重的,化蛾后产卵量较轻蛹所化的蛾多,蛹重与产卵量相关系数是γ=0.87。卵壳淡灰而带青绿,母蛾产卵时,分泌粉红色或赤褐色胶质物,粘在卵壳表面,因而使卵壳呈现赤褐色。卵在初产时每粒平均重量为10.82毫克.幼虫孵化由上午6时至下午2时,盛孵时为上午9—10时。每批卵前三天孵化率占70——90。幼虫孵出后经约1小时,吃掉卵壳1/3至2/3。幼虫共经六龄,喜独栖,尤以五龄以后更为显著,每枝有10——20片叶子的乌(?)枝条,很难同时容两条以上的五、六龄幼虫。每头幼虫全期总食叶量(以乌(?)叶计算)共326.40片,重量为65.30至98.00克.幼虫活动迟钝,但遇惊扰卽紧缩体躯,腹足及尾足强力附着枝条,甚至被拉断腹足也不放松,因此,野外6——7级大风也难将它从树上吹下。六龄幼虫成熟后,吐丝缀叶片结茧,化蛹其中。茧棕色,略呈卵形,雌虫茧茧层重量可达1.16±0.69克,雄虫茧茧层重1.08±0.046克。幼虫取食的植物,在广西容县一带主要有珊瑚树、牛耳枫、铁冬青、崗柃,当地群众饲养以珊瑚树叶为主。广州地区山蚕食料,主要为乌(?)树叶。山蚕饲育如管理不周,容易诱发细菌性软化病,可导致大批死亡。广州第二造山蚕在平均温度最高的节令渡过,高温严重地影响了幼虫的成活率,因此,山蚕未经温度驯以化前,应该在温度较低的华南山区饲养。本文根据群众蚕筒插叶饲养法及作者的小小经验,提出了山蚕饲育法的纲要.  相似文献   

3.
宋晚晚 《小学科技》2008,(12):21-22
棉花被、化纤被、羽绒被,被子的种类越来越多,还有一种蚕丝被,你听说过吗?蚕丝被当然是用蚕丝做的。蚕丝,是成熟的蚕宝宝结茧时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的纤维,它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纤维。那么,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它吐出的丝又是怎么做成蚕丝被的呢?  相似文献   

4.
柳珊瑚     
柳丝随风起舞,一会儿拂过去,一会儿飘过来蝉爬在柳丝上,就像荡秋千一样。一位潜水员来到柳树下休息,蝉和他拉起了家常。“这棵柳树太漂亮了!树干就像姑娘的腰肢,柳丝就像姑娘的长发,树叶就像姑娘的眉毛。风一吹呀,它就像美丽的少女一样翩翩起舞!”蝉自豪地夸耀自己的家。“不错,这棵柳树的确很漂亮。”潜水员抬头望了望柳树说,“但是,海底有一种柳珊瑚,比陆地上的所有柳树都漂亮。有的周身通红,红得像玛瑙;有的通身素白,白得像梨花;还有的粉红粉红,就像姑娘们的手指。五颜六色的柳珊瑚长在一起,组成一座绚丽多彩的森林。走进这座森林,就像走…  相似文献   

5.
革新与发明     
本刊去年第十期曾报道了将成熟的蚕儿放在特制的竹帘或水沙布等平面上,让其自然织成“平面茧”的消息,最近,本刊又接到美国冯奎安博士的来稿,进一步介绍平面茧的情况: 平面茧就是利用蚕儿的避光和向上活动的习性,加上良好的环境,强迫其把丝吐在平面板上的一种技术。这种平面茧既清洁又耐贮藏,而且由于蚕儿边吐丝边穿梭往来,因此蚕丝连续不断,且丝线交错,厚薄均匀,织成的丝织品可制作丝棉皮、睡袋、  相似文献   

6.
咪唑类化合物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咪唑类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对天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三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的白栎鲜叶后,三眠蚕诱导率最高可达94.56%;诱导所得三眠蚕三、四龄历期明显延长,四龄起蚕体重和四龄末丝腺鲜重重于正常四眠蚕(对照),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和熟蚕体重、丝腺鲜重则反之;仍为四眠蚕的三、五龄历期和三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多长于对照、四龄起蚕和熟蚕体重大多重于对照。四龄0~48小时喂饲浸渍过500~2000ppm三眠素溶液白栎鲜叶后,极大多数仍为四眠蚕,三眠蚕诱导率最高仅为9.88%;其中四眠蚕四、五龄历期和四龄至结茧的总历期大多长于对照;诱导所得三眠蚕的四龄历期明显长于对照,但总历期反之。三眠蚕四龄期丝腺鲜重增长明显快于正常四眠蚕,但最终鲜重不及正常四眠蚕。  相似文献   

7.
宇航员和蚕     
谈笑生 《青年科学》2010,(11):26-26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这是我国古代的一副经典对联。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这就是人们对于蚕的基本的认识。如今,科学家发现了蚕的一项特殊作用——为长期外太空旅行提供美食。但是,这种可爱的小昆虫到底能不能吃呢?  相似文献   

8.
<正>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的生命周期"内容时,我们进行采桑养蚕的实践活动,目睹了蚕的变化,也仔细观察到蚕在结茧前的四次蜕皮。可对于蚕在茧内的两次蜕皮过程,大家就没法观察了。怎样才能亲眼看到蚕成蛹、化蛾的过程,特别是蚕最后两次蜕皮?去年秋天,我们大胆尝试,突破传统的养蚕规律,养出了裸蛹,下面是大家的观察记录(节选)。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中国蚕丝业的主产区和茧、丝、绸出口创汇贸易的重要基地,其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位居全国第一。蚕丝业在浙江省特别是嘉湖蚕区的经济中举足轻重。在湖州市,蚕桑业产值和丝绸业产值均分别超过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25%以上,茧丝绸及其服饰的出口创汇额占据总出口创汇额的近50%以上。由此可见,保持浙江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新世纪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浙江蚕业的发展状况 浙江是我国蚕丝业的发源地之一,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有“丝绸之府” 之美誉。在漫长的岁月中,…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3年1月30日,北京景山中学学生接到了一份由印度裔女宇航员卡尔帕娜·乔娜发回的有关他们试验项目情况的电子邮件。该邮件称,中国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中吐丝与结茧”实验:“现在有很多丝在实验箱的右侧出现,这些蚕很有活力,目前它们正在进食,在茧里面没有发现活动的成虫。”卡尔帕娜·乔娜是一名印度裔的女宇航员,在此次太空飞行过程中,负责中国学生所作的“蚕在太空中吐丝与结茧”试验的观察与报告。小资料“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为期16天的飞行中,7名宇航员共进行了80多项科学实验,其中包括中国学生设计的实…  相似文献   

11.
烘茧是蚕丝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蚕茧的质量。73—1型车子风扇烘茧灶,由于其设备和工艺比老灶有很大改进,烘茧效能与蚕茧质量有较大提高,而且又节约能源,所以用户比较欢迎。但是由于它的铸铁炉胆在灶内,热惯性大,在烘茧的二冲后阶段,烘茧的温度不能按时降下来,以致不能适应干燥曲线前高后低的用温  相似文献   

12.
赵艳玲 《科技信息》2007,(1):140-140
我国古代纺织所用纤维除毛、麻、棉这三种外,还大量使用蚕丝。我国是养蚕制丝的发源地,自古就有“丝绸之国“的称号,中国古代的丝织技术,是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丝织技术非常成熟,生产工序复杂,工活细致,主要方法有缫丝、炼丝、穿筘、穿综、装造和结花本。1.缫丝这是制造丝绸的头一道准备工序,是把蚕丝从蚕茧中牵引出来,绕在框架上。缫丝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煮茧,即将茧放在沸水中煮烫,利用水温脱胶。未经处理的蚕茧都掺杂着一定的杂质,主要是丝胶。如果不进行清除,蚕丝是不合格的,无法显示出它特有的柔软细长、富有光泽的特点。我们祖先在利用蚕丝之初,就采用一定的松解和脱胶的方法。战国和两汉的著作中,就有关于松解工艺的记载。古人在实践中总结出必须使用文火和适当搀加冷水的办法控制水温,防止过热出现脱胶不匀、丝多疵累的缺点,水温过冷又会出现丝头散扬难于松散的毛病,并总结出最好使煮茧的沸水“形如蟹眼”。同时注意换汤,换汤过勤会使蚕丝白而不亮,不勤又会出现蚕丝亮而不白的缺点。二是抽丝。抽丝的工艺是用小木棍把已经散开的浮游在水面的丝绪从锅中挑起,将3—8粒茧抽出的蚕丝合成一缕,搭绕在框架上。南北朝以前最细的丝多半是五根合成的,宋代以后多半是3根合成的。  相似文献   

13.
在无重力、超真空、高辐射的太空中,蚕能吐丝结茧吗?水仙还能开花吗?水还能沸腾吗?……快快跟我上太空,看看宇航员们都在做哪些有趣的实验,让我们也加入其中。  相似文献   

14.
1,2—环氧柳珊瑚酸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柳珊瑚中分离出来的柳珊瑚酸(Suberogorgin)(Ⅰ),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作用.为了探索其分子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龙康候等对它进行的结构改造,经下列反应得到了1,2-环氧柳珊瑚酸(Ⅱ),后者也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是经过这种结构变化之后,毒性大为降低.因此,测定后者的分子结构,对了解这类物质的神经毒性机理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蚕病危害常使蚕茧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故很有必要在蚕期添食药物,防治蚕病.前人常用的添食药物,如氯霉素、红霉素、氟哌酸等防治细菌病,“402”、克霉唑防治真菌病,效果尚好,但对病毒病基本无效.近见报导的激素复合物、蚯蚓液、氨基酸营养素类添食剂则几乎无防病效果,对蚕的发育、结茧率、全茧率影响不大或无作用,而病毒病的危害约占各种病害造成总损失的70%.因此,攻克防治病毒病难关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本成果的研究人员经四年多大量试验,选择多种类中西药物进行科学配伍,探讨了最佳配方和工艺,研制成蚕用复方抗菌增茧素这一既能防治包括病毒病的多种蚕病,又能增茧、增丝的多功能蚕用添食剂.该产品已于1992年通过了广东省级鉴定,其技术属国内首创,产品功效居国内领先,并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92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93年度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已被列入1994年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相似文献   

16.
基于花粉和皇浆的特性,对桑蚕进行蜂花粉和蜂皇浆的添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5~2.5%的蜂花粉和0.01%蜂皇浆添食能明显增蚕体重,能显著提高结茧率、茧层量和茧层率,也能明显提高产卵量及卵的受精率,并且添饲花粉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17.
家蚕抗氟品种“桂蚕F95”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3年利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贮备和引进的品种材料,通过杂交、选育、添食高浓度NaF、配合力测定选择亲本,开展杂交组合的组配、添食高浓度NaF筛选、耐氟实验鉴定和氟化物重污染蚕区农村鉴定,选育出强健,适合广西乃至热带、亚热带蚕区饲养的夏秋用耐氟品种,并于2007年4月由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定名为"桂蚕F95"。"桂蚕F95"在桑叶氟化物含量正常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繁育性能良好;在添食NaF鉴定中,从4龄第2口叶开始至5龄第4天止,用300mg/kg NaF溶液浸泡10min晾干后的桑叶饲养(桑叶含氟量150~280mg/kg)的结茧率为94.83%、虫蛹率90.63%,万头产茧量15.398kg,万头茧层量3.334kg,分别比对照"两广二号"提高56.80%、60.83%、194.64%、206.43%,表现出较强的抗氟性;在氟化物污染严重蚕区(桑叶氟含量200mg/kg左右)的农村试养鉴定中,张种单产35.417kg,比现行"两广二号"单张产茧量增加28.40kg,增产404.87%。  相似文献   

18.
会吐丝的猫     
<正>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猫,它能像蚕一样地吐出丝来,所以人们叫它蚕猫。蚕猫的口中有两对吐丝孔,当吐丝孔内积满黏液后蚕猫就开始吐丝。它每年吐丝两次,吐丝前两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湛江市■洲岛附近海域生长的一种柳珊瑚——长似丛柳珊瑚〔Plexaureides pra-elonga(Ridley)〕中分离到一种结晶物质.根据它的红外、质谱、~1Hnmr 和~(13)Cnmr 等波谱数据,确定它是一种新的多乙酰含氯双碳环二萜内酯.分子式为C_(28)H_(35)O_(12)Cl.它具有类似Stylatulide 的碳架结构,但又是四酰氧化合物和具有同类化合物所未曾发现过的环氧结构.  相似文献   

20.
对天然柞蚕茧壳进行SEM观察,进行基本规格检验、力学性能以及透气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柞蚕茧壳外表面的蚕丝无规律地松散纠缠在一起,内表面结构紧密、平整光滑;柞蚕茧的厚度仅为0.39 mm,克重能达到304.6 g/cm2;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低的透气率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