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分析了汉朝、曹魏和西晋、唐朝、清朝在西域政治经济中心的设置与变迁,指出除政治因素外,与交通、军事防御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文主要从汉朝时期汉族与哈萨克族先民乌孙政治、军事、语言文化接触影响关系来说明我国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与西北部疆域的形成,对今天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南都护府是唐朝为了管理南部边疆而建置的地方高层行政机构。安南都护府管内有正规州县和羁縻州县。部分正州因环王国势力入侵而陷落,后被收复;羁縻州的变化,则以大中八年为界,分作两个时期,尤以后一时期羁縻州变化较大。安南都护府建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的政令规定、都护的管理失当,以及南诏与环王国等势力的入侵等。  相似文献   

4.
大宛都督府与原属贺鲁种落的千泉、俱兰、颉利三都督府及碎叶州,同置于显庆三年,但前者归安西都护府统辖,后四者属濛池都护府统辖;唐朝在石国置都督府,反映了石国在唐朝的西域统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隋大业年间以来,突厥人长期控制了石国;莫贺咄吐屯因功被册封为石王之事,应发生在开元二十八年;唐朝册封一个突厥吐屯为石国王,一方面说明唐朝长期利用突厥人控制塔什干地区;另一方面也说明突厥人长期控制着塔什干地区;石国至长安里程,《新唐书·石国传》少记1985~2005(唐)里;石国至周邻国家里程,《新唐书》之记也有错误。  相似文献   

5.
伊西节度使设立于先天元年,亦称北庭节度使、伊西北庭节度使,为唐朝置于北庭的节度使,节制伊州、西州及北庭。伊西节度使与四镇节度使为唐朝在西域设立的两个不同的节度使。伊西节度使的设立,是唐朝为应对景云二年东突厥西征后出现的西域动荡而采取的措施。节度使设立之后,就形成了以节度使为核心的伊、西、北庭军事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安西都护府建立之前,唐与西突厥的关系已经很密切。为遏制西突厥的扩张和进一步经营西域,唐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而在郭孝恪任安西都护期间,安西都护府和西突厥之间开始发生越来越频繁的战争,既有相互之间直接的冲突交战,也有争夺附属国控制权的间接冲突,结果多以安西都护府的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7.
西域自汉王朝于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纳入中央版图后,历代王朝与其互有联系.到清朝乾隆时期,在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乾隆改"西域"为"新疆",通过对其中缘由的初步分析与探究,在此基础上来看乾隆所奉行的以"政治意识"为核心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8.
河陇地区是唐朝经略西北的战略要地,一直受到唐廷的高度重视。文章采用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河陇地区在唐代京畿防御中的战略地位进行探讨。首先,指出河陇地区的山川形势和镇戍设置;其次,论证了唐朝中前期在西北战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军事、政治策略,重点对唐朝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如何有效地构建以河陇地区为中心的西北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研究,并且指出该区域对于唐朝抵抗异族入侵、屏藩长安有着非凡的战略地位;最后,通过唐朝后期河陇的沦陷对长安战略防御产生的消极影响来进一步说明河陇对于唐朝都城防御的重要性。纵观唐代历史,控制河陇则可巩固边疆,翼辅京畿,丧失河陇则西域沦陷、国都危迫。河陇犹如唐王朝的右臂,对王朝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版图宏阔、国力强盛的朝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贞观十四年(640年)以后,唐朝在四周边陲要地和民族集聚区先后设置了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六大都护府。安南都护府自高宗调露元年(679年)设置至北宋乾德六年(968年)废置,三百余年间,不仅巩固了唐朝对南部疆域的统治,而且对加强安南地区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南部边疆的开发和社会进步,也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沙俄的入侵使清政府认识到了加强东北边防建设的重要性,雅克萨战争之后在黑龙江地区建立的城镇发展成为军事重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军事城镇防御体系,设有副都统管辖地区事务。本文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研究黑龙江副都统衙门的职能,力求对这一机构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汉朝是中华民族的成长期,成长的痕迹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汉唐常常并称,除了这两个朝代的中国都属世界一号强国外,也由于这两个朝代都颇具恢弘、大度、自由的气象。唐朝的气象,源于对其综合国力的充分自信;汉朝的气象,更多原因在于其封建社会初级阶段的历史特征使之然。  相似文献   

12.
新疆吉木萨尔县在汉代是西域都护府管辖的戊己校尉屯田地,在魏晋北朝时期属于西域高昌郡,唐代在此地设立北庭都护府。五代宋辽时期,这里先后被高昌回鹘、西辽统治,蒙元在此设立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清统一新疆后,在这里设置济木萨尔巡检,后更名孚远县。新中国建立后,孚远县改名为吉木萨尔县,隶属昌吉州至今。作为乌鲁木齐东北部的重要卫星城,吉木萨尔县与阜康、奇台、巴里坤、富蕴、青河等地,共同拱卫着首府城市和新疆的安全。东天山北麓地区的各个城镇,通过公路铁路相互连接,组成了新疆地区通往中原内陆的重要通道。吉木萨尔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各产业的均衡发展。以东天山北麓城镇群构建辐射带,不仅能促进该地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能为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论去四镇兵疏》的校注 ,澄清该文献三种主要记载文字的差异 ,以辨据真伪。同时以此讨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关于吐蕃与西域安西四镇关系及政策导向 ,从而明确武则天时期反攻西域 ,重建安西大都护 ,再建四镇的总体战略构想。也进一步明确唐中央政权关陇本位思想的政治影响 ,使史者客观认识安西四镇在唐朝整体政治格局中的基本调节地位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对军队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边防文化作为军队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边防部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边防部队党委要正确认识边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构建健康向上军营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5.
姜宇 《科技信息》2011,(30):101-101,103
早在西汉至唐朝时期先民就在西域进行屯田,本文从西汉与唐代在西域屯田的背景、规模,探讨在西域屯田的意义。汉至唐朝时期,屯田规模日益扩大,管理体质日益完善。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以及我国各个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相似文献   

16.
林硕 《世界知识》2022,(4):67-69
<正>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中原王朝与西域往来的三次断绝与三次恢复,史称"三绝三通"。公元9年,王莽篡汉自立,国号"新",此后施行错误的西域政策,引发天山南北持续动荡。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出兵焉耆(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附近),中伏大败。李崇率残部退至西域都护府治所龟兹乌堡城(今新疆轮台县西北),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市是清政府在抗俄斗争中为加强东北边防而设置的军事城镇,号为边外"七镇之首"。吉林市凭借其优越的军事政治地位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区域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公元前 6 0年汉朝统一西域 ,建立西域都护府开始 ,历经多次的政权更迭 ,近代以来 ,外国列强纷纷对新疆大肆侵略 ,都想把它占为己有。本文用大量的历史事实 ,反映了沙俄的罪恶行径 ,同时也论证了沙俄用大炮可以吓倒腐朽的清政府 ,但吓不倒热爱自己土地的新疆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突骑施势力的增强,唐朝在西域维护西突厥汗裔的传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在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下,唐朝积极推行务实的边政管理导向,适应形势变化而变化成为唐朝羁縻政策的重要特征之一。阿史那献与郭虔罐之争即是传统与新型管理模式间矛盾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0.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是芬兰著名探险家马达汉到中国进行军事刺探活动时所写的,该书对当时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政等情况,以日记的形式作了详细记载.通过归纳从农牧业、商业、社会生活及少数民族族群等方面来对清末的新疆社会状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