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起跳速度对跳远运动成绩起着决定作用.本文试从助跑速度、快速起跳能力,快速摆腿和摆臂、助跑与起跳合理衔接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跳远运动员的起跳速度.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中国优秀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差别;起跳前较大的助跑速度、较低的质心是跳高运动员显著特征,但最终依赖于腿部力量的进一步增强.起跳前的水平速度、质心的高度以及腿部力量达到最优化的组合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跳跃动作的技术录像解析,获得的起跳时水平速度、空中水平位移、起跳时垂直速度、腾空高度、空停时间、腾起角、关节角度等参数,并把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作比较,结果发现我国运动员起跳时水平速度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需提高滑行技术和蹬冰力量;我国部分运动员腾起角偏大,在提高水平速度的同时,人体重心腾起角应逐渐减小;助滑末期运动员支撑腿应积极屈膝,充分后引浮腿,起跳时支撑腿应积极蹬伸,形成"小摆臂,早收臂".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运动学参数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提高我国跳远运动员成绩,缩小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运劝员踏板速度、腾起的垂直速度和腾起角与世界优秀选手有较大差距。认为通过提高绝对速度。改进摆动技术,提高起跳能力是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几名优秀跳高男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跳高起跳动作进行研究,运用影片解析仪获得数据并经计算机处理,发现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人体重心和速度均有明显下降,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频不是提高(国外运动员最后一步步频增0.6步/秒)而是下降0.91步/秒,起跳速度5.282米/秒不亚于国外运动员,但起跳角(83~93°)大于国外运动员(74~83°),这恐怕是我国跳高运动员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学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竞技状态下运动员三维姿态现场测量的需求,利用非接触式摄像测量方法和为冬季体育运动项目量身打造的专用观测设备,采集了8名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的改进方法识别与定位运动员关节点的三维信息,进而开展了运动员姿态测量与动作分析研究,获得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起跳速度对飞行距离的影响及主要关节夹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起跳速度是影响飞行距离的重要因素,同时获得了起跳到飞行初始阶段肢体角度的变化规律.该方法和设备可为各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员姿态及器械运动参数测量提供新的手段,其所获得的观测结果可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提供精细化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浅谈跳远踏板准确性与助跑起跳技术的关系唐月香助跑结合起跳是跳远技术上的难点,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助跑结束时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起跳,这就要求运动员把助跑的最后速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踏板是水平速度转为垂直速度的重要环节,整个动作是在很短时间里完成...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性相当强的运动项目,其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能使运动员的水平速度连贯自然的转换成垂直速度,准确熟练地完成有力的起跳,从而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助跑与起跳能否紧密结合是影响运动员跳高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与起跳技术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提高平跑速度是我国男子跳远走向世界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的各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把提高跳远运动员所需要的速度作为改进技术和提高跳远运动成绩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助跑起跳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制约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现就跳远助跑起跳的特点、助跑起跳训练的任务、训练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中跳远助跑起跳训练要把发展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有机结合放在首位,并注意培养稳定的节奏。  相似文献   

11.
建立由丁香花蕾提取丁香酚的新方法-乙醇回流法,使丁香酚的提取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10.3%.采用羰基铁作催化剂,使丁香酚转化为异丁香酚,然后在不亲核碱二异丙氨基锂(LDA)的作用下,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使苄基氯与异丁香酚反应,生成苄基异丁香酚,产率达到95.0%,纯度达到99.0%以上,并通过IR和NMR技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2-氯-吲哚-3-甲醛(1)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对反应的烷基化试剂、溶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较高收率合成了N-取代-2-氯-3-吲哚醛类化合物(2a-2e),其中化合物(2a-2e)均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在绿色开采思想的指导下,对关键层理论在保水开采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算例讨论了三者的关系并分析了岩层变形一渗流耦合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提出应用复杂系统动力学理论解释突水机制的初步设想。研究表明,在承载关键层破断前,承载关键层同时也是保水关键层;在承载关键层破断后,不再具有隔水作用,而保水关键层此时由渗流关键层充当;如果承载关键层破断,并且渗流关键层不存在,则会发生突水现象。岩层变形一渗流耦合动力学系统是具有时变边界、非线性、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将复杂系统动力学引入突水防治理论研究,可以从本质上描述突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2—取代环酮与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乙氧羰基环戊酮,2-乙氧羰基环己酮或2-在酰基环己酮与w=37%的甲醛水溶液和对位取代苯胺,在HCl-EtOH溶液中可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将芳氨基甲基引入2位,得到2-芳氨基甲基-2-乙氧羰基环戊酮盐酸盐、2-芳氨基甲基-2-乙氧羰基环己酮或2-芳氨基甲基-2-乙酰基环己酮,共合成11个新化合物,2-乙氧羰基环戊酮与苯亚甲基芳胺在乙胺溶液中回流,将芳氨基甲基引入5位,得到5-芳氨基苯基  相似文献   

15.
5-Br-PADAP在H_2SO_4介质中质子化,与Cr_2O_7~(2-)和SCN~-形成紫红色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Cr_2O_7~(2-)在0.0~20.8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_(540)=6.20×10~4L·mol~(-1)。应用于水样和钢样中微量Cr_2O_7~(2-)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用于催化不对称安息香缩合的手性卡宾催化剂(1).以L-丝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七步反应合成了其前体(月)-5-二苯甲基-2-苯基-5,6-二氢嗯唑并[2,3-c][1,2,4]-2-三唑盐酸盐(9).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铁(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络合物的结构、稳定常数及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PH=3.6~10.0的吐温-80的介质中,配合物分子中铁(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38×10~(10),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64=2.79×10~4L·mol~(-1)·cm~(-1),铁(Ⅱ)在0~35μg/25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常见Cu(2+)、Zn(2+)、Cd(2+)、Hg(2+)、Mn(2+)b、Ni(2=)、SO4(2-)、NO3-、PO4(3-)等离子均无干扰.本法具有简便、快达、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乙酰甘氨酸和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碳碳双键的前手性底物:(Z)-2-乙酰氨基苯丙烯酸,(Z)-2-乙酰氨基-3-(对-甲氧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对-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间-氯苯基)-丙烯酸,(Z)-2-乙酰氨基-3-(间-硝基苯基)-丙烯酸。后4种是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经过核磁共振、质谱分析表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用3,5-二溴—PADAP作显色剂与IO_3~-和SCN~-离子形成深兰色配合物,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7×10~4L·mol~(-1)·cm~(-1),提供了测定微量SCN~-离子的新方法,并用于唾液和尿液中SCN~-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依替唑仑是-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镇静、催眠、抗抑郁药。以2-氨基-3-(2-氯苯甲酰)-5-乙基噻吩(I)为原料,经氯乙酰化,再在乙醇中与乌洛托品环合,制得关键中间体(Ⅲ)。中间体(Ⅲ)经硫化、环合反应制得依替唑仑(V),4步反应总收率为56.4%。改进后的反应具有合成路线短、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