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从事直销行业又或正在从事直销事业的您,在考察与选择直销公司的时候,是否检查过自己真的符合了从事这个行业中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了么?正所谓“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大家或许没有注意过,也或许曾经注意到但是没有深究过,直销行业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到企业,小到职业经理人、一线营销人员,一旦进入直销行业,就很难回头,很难再退出直销行业。即使表面退出了,但还是心系直销,这似乎成了业界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3.
因为笔者近期接触了许多已经运作或对国内直销行业感兴趣的企业,有所感悟,但凭伴随中国直销发展的15年,以及在业内服务经历和一颗诚挚的心,发表些感悟供业内朋友们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作为太阳神直销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在经过了近5年的行业熏陶后,已经深深地爱上直销这个行业。然而令我尴尬的是,虽然我深爱着它,可是我却很少对外说起它,更别说向别人去赞美它,在这种矛盾之中我度过了近5年的时间。每次当我试图向朋友们解释一下直销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当代地方科技》2009,(8):100-100
1尊敬的编辑们:你们好!我是一名从事直销行业的直销人多年,在朋友的介绍下长期关注贵刊。贵刊在2009年7月号上登载了《傲鹰互生是渠道创新还是空中楼阁》一文,引起了我和直销界朋友们的关注。我也曾参加过傲鹰互生的一次招商会,会上就对消费资本一说产生了怀疑,回家后在网上看到了方钧炜先生撰写的关于  相似文献   

6.
关于直销概念以及特征的解读有很多版本,给人莫衷一是的感觉。本文作者浸淫直销行业多年,对直销做过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思考,从个人认识角度提出了直销的三大本质特征,以飨读者,或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直销,说到底是一门生意,做生意就不可避免地要担风险,但直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意。直销这个行业离不开直销新人,只有不断有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才能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从而令行业健康发展。但很多新进入直销行业的朋友,尤其是由传统行业进入直销领域的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20日下午,《中国直销》杂志编辑部在重庆组织召开了中国直销行业发展及媒体促进(重庆)研讨会,同在渝的直销研究专家、行业观察人士、直销精英、部分热心作者和读者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国直销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直销媒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执着是直销的好风景这是我一个曾经的直销战友写给我的一段话,虽然他现在已经离开了直销行业,但仍然还关注着以往的朋友们,让我感触颇深,很想与大家分享:经历过传统事业——做直销——回到传统,回想起来我就像在直销行业里看了一圈风景,但很想说,风景这边独好。做直销的人都很执着,不管是最后成功了,失败了'坚持了,放弃了,还是离开了,都在做直销的过程中,拿出了自己最大的热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应邀参加某保险公司的创业说明会。会上遇到几张熟悉的面孔,都是以前从事直销现在又转行从事保险的朋友。原来这几位朋友已经在直销和保险两行业之间流动了好几个回合了。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从去年年底直销法规实施以来,直销行业陷入低潮,一部分直销人从直销行业分流出去之后的去向问题。而今看到不少的直销朋友进入到保险行业,与前两年不少的保险行业人员涌入直销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直销与保险这两个行业间的从业人员相互间频繁流动呢?  相似文献   

11.
2006,是中国直销行业关键的一年,众多直销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风云变幻中,实现着变革、转型并力图冲出重围。这一年里,不断地有传统名企踌躇满志地加入到直销阵营中来,誓言要在直销行业立稳脚跟,将直销这块饼做强做大;也有在直销领域搏杀数年的企业,因不堪重负陆续转投别途;而直销人鳄如安利、如新等老牌直销军团们,为了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痛下决心整顿经销商队伍、调整奖金制度,以配合中国政府对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太阳神直销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在经过了近5年的行业熏陶后,已经深深地爱上直销这个行业。然而令我尴尬的是,虽然我深爱着它,可是我却很少对外说起它,更别说向别人去赞美它,在这种矛盾之中我度过了近5年的时间。每次当我试图向朋友们解释一下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60-61
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都曾是传统行业某个领域的佼佼者.都有过叱咤风云的日子,但他们最终都选择了转型,转向了他们曾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的直销. 当主导着社会主流话语权的这些业界高层纷纷踏入直销时.直销不仅仅为他们提供了他们曾经梦想的财富、自由、尊重,更重要的是因这群人而逐步改变了直销的低端业态,直销正由此而日益成为各媒体的关键词汇。直销由乱到治,告别原罪,走向阳光,需要这些人的参与。 传统行业精英转型,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成功,曾经的优势如何才能延续.也许下面的10位直销员能够给出一个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直销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直销企业拟成立直销企业协会组织等社团组织,应当经国务院商务部主管部门批准,凭批准文件依法申请登记。”在这里,我们乐观地看到政府对直销行业成立协会或自律组织方面,是持有一定开放空间的。所以我认为不妨参考一下其他营销行业(尤其是保险行业)对营销的管理和自我监管,以促成直销行业自我监管组织的成立,甚至促进尽早享有保险行业享有的多层次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15.
塑造直销行业形象的,还有千千万万的直销人,在这里,我们只选取了两位女士,一位是年过5旬的普通安利人蒋桂花,另一个是后起之秀的月朗人刘泳每,我们记录的是她们的生活点滴。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科技》2007,(4):58-61
100个接受调查的直销人中,97%的人认为,诚信对直销人很重要;66%的人认为,不诚信是直销行业的普遍现象;59%的人认为,直销人中不诚信的占到大多数;身边直销人的诚信平均得分仅60.08。[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5月底,直销学术界、直销界的朋友们都收到一封告别信,信件来自从事直销学术研究十几年的陈得发教授。陈教授于2007年年初从台湾中山大学退休,受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之邀来到大陆,任职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信中表明他将于6月1 2日左右离开大陆,回台湾去寻找教书研究的工作,原因是大陆政府目前不能出面协助成立"直销教育基金会",以推动直销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工作;也没有一家高等院校愿意接收他继续从事大陆直销学术研究工作。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开。信中还流露出他对大陆直销学术研究的不舍:"将来有适当机会的话,再来为大陆的直销学术研究贡献一点心力。"一直以来,大陆就没有几个从事直销学术理论研究的机构。在高校,仅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有学术研究机构,但都很少组织直销学术活动,只有北京大学搞过几次研讨会。可见,以陈得发教授为代表的直销学术研究,在大陆屡遭碰壁,多个大学最终放弃了直销学术的研究项目,直销学术研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与直销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并且发展势头良好走向了反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来解决?本刊有幸邀请到陈得发教授谈谈他这几年的感受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路     
正最近和直销企业的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有位朋友刚招了一个新秘书,当说到她的名字有个"缇"字时,大家都恍然大悟—"哦,克缇的缇。"秘书却急了:"不是课题的题,是一个绞丝旁、一个是的那个缇!"我们又集体答道:"就是克缇的缇嘛。"秘书其实没有错,只是我们人戏太深。中国直销发展到今天已过去20来年,20年来,中国直销创造了世界直销最大的奇迹,安利、康宝莱、完美、如新、无限极这样的直销巨头们用事实证明了"世界直销未来看中国"。而中国直销行业也越来越展示出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资深直销人士都曾感叹过,“一入直销深似海”,这句话体现了直销人对这个行业的惊人高度忠诚——即使其中五味杂陈,大家也很难回头。但我们同时也发现,直销人对直销企业“从一而忠”的行动比较起他们的愿望来说比例少得多。那么直销人对直销企业的忠诚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有效降低直销人的非正常流动?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经历过疯狂、禁止、转型的中国直销业终于即将迎来春天,就在整个行业为之欢欣鼓舞之际.我们不得不善意地提醒广大从业者一如果不能及时恢复理性操作.重塑行业信誉度,那么中国直销的灰暗时代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