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纵向差异化双边市场中平台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抽象函数建立了纵向差异化双边市场的一般模型, 并利用一般模型讨论了垄断与双寡头情形下的市场均衡特征以及在双寡头情形下价格变动的战略效应. 进一步在均匀分布的假设下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参数与质量差距变量对市场均衡时价格与利润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一般模型中, 垄断平台能够比双寡头平台更加有效地协调两边的价格结构; 双寡头平台的竞争呈现强者更强的效应; 双寡头平台竞争中价格具有战略互补效应, 而下游市场的战略互补效应要高于上游市场的战略互补效应. 基于均匀分布假设可以得到, 低质量平台宜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高质量平台则宜"因时而动".  相似文献   

2.
用户部分多归属条件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梳理了我国双边市场产业的用户归属特征的基础上,从用户归属行为的视角对双边市场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在竞争平台有差异以及用户部分多归属的条件下考虑了双边平台定价的博弈论模型,研究表明用户部分多归属会降低平台的定价和利润,用户单归属时的平台利润最高, 平台具有阻止用户多归属的内在激励,同时平台差异 化会提高竞争平台的利润水平.该研究成果可供双边市场企业制定定价和竞争策略之用,也可供政府进行产业规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双边市场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消费者广告屏蔽和信息隐藏两种反广告行为对媒体平台竞争和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期为媒体运营商和传媒产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在广告商单归属情形下,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量不依赖于消费者反广告强度大小.在广告商多归属情形下,媒体平台竞争的均衡广告量、均衡利润均随消费者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增,均衡广告价格随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减;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广告投放量随广告屏蔽概率单调递增,随信息隐藏程度单调递减;当广告商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大于消费者对广告商的网络外部性强度时,消费者信息隐藏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小于广告屏蔽时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平台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频繁提供增值服务。本研究在互联网平台双边用户均为部分多归属的情形下,建立双寡头竞争模型,分析厂商为消费者提供基础产品的前提下,互联网平台为双边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对互联网平台用户规模、定价及平台利润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增值效用、平台差异及组间网络外部性对平台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互联网平台为双边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时,若平台差异较小,则可为平台带来用户规模优势,若差异适中,则可带来定价优势,若差异较大,则可带来利润优势。研究还表明,增值效用、平台差异及组间网络外部性对提供增值服务的平台及竞争平台产生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建立存在消费者多方购买情形时生产网络外部性产品的双寡头垄断企业博弈模型,研究企业定位定价策略和产品差异化问题.均衡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均匀分布和消费者集中分布且单方购买消费者认为网络外部性强度不是很大时,市场中多方购买消费者所占比例越大,产品间的差异化越大,均衡价格越高,均衡利润越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的合作研发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纲  刘益  廖貅武 《系统工程》2007,25(12):70-74
在同时考虑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情形下,建立了一个双寡头企业的合作研发模型。分析了双寡头企业的研发投资活动及其对企业产量、利润的影响,提出了存在纳什均衡的条件并讨论了该条件下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的关系,最后比较了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两种情况下有效成本降低、研发总成本、产量和利润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7.
部分多归属是双边市场研究的新方向之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平台差异化是常态行为. 本文考虑了平台有差异并且用户部分多归属的双边市场竞争模型,对于差异化的两个平台同时定价以及大小平台次序定价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相互竞争的两个平台对两边用户的定价都是正的;在两个平台同时定价以及小平台优先定价时,大平台在定价、单归属用户数量以及平台利润方面相对于小平台占据优势;同时大平台和小平台都倾向于让竞争对手先定价,采用“后发制人”的竞争策略;两个平台用户网络外部性的增强会导致用户多归属数量的提高. 最后采用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案例数据对于模型结论进行了实证验证.  相似文献   

8.
双边平台主导企业对用户的定价策略关系到平台的发展与竞争优势。构建平台主导企业对双边用户的定价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主导企业的定价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开发者间接网络外部性正向影响开发者获得的收益分成比例,反向影响双边用户接入费;平台匹配能力正向影响双边用户接入费,反向影响开发者收益分成比例;平台在终端用户边差异化程度正向影响终端用户接入费,反向影响开发者收益分成比例,平台在开发者边差异化程度对双边定价的影响取决于开发者间接网络外部性及其归属性选择;平台主导企业通过在收取接入费与收益分成之间合理调节来维持自身收益。对双边平台主导企业的差异化、价格结构等相关决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讨论用户分享信息的经济价值,构建了双边市场模型,将用户分为分享型和浏览型两类,研究分享型用户比例的变化对平台定价和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垄断情况下,分享型用户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平台注册费和利润.竞争情况下,若商户单归属,分享型用户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平台注册费和利润;若商户多归属,随着分享型用户比例的增加,平台注册费表现出倒U型变化.同时,研究发现,垄断情况以及竞争且商户多归属情况下,两类用户带给商户收益的差距越小,越有利于平台的定价和利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双边市场中均衡市场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引入两阶段古诺博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双边网络效应的均衡市场结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均衡市场结构取决于平台的非网络性利益、双边网络效应强度以及产业内平台的数量。对于完全兼容的市场,各个平台会以相同的市场份额同时在市场中运营;而对于完全不兼容的市场,市场上地位不同的平台企业之间在规模上存在非常悬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针对P2P平台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从双边市场的视角构建P2P平台与借贷双边用户之间的信号显示博弈模型,研究优质P2P平台区别于劣质平台的信号显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作为信息中介的P2P平台既可能传递信息也可能不传递信息,而传递的信息既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其信号显示的有效性依赖于信号显示成本.2)当且仅当信号显示成本居中时,P2P平台愿意真实地显示信号.3)此外,P2P平台传递真实信息的可能性还会受到平台收费,借款人项目特征,投资人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4)规制部门应针对P2P平台,借款人和投资人三方主体的博弈特点,对平台重点关注低质量项目成功率,资金成本等要素,建立统一的,有公信力背书的信号显示载体,形成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12.
在双边匹配中, 双方主体的心理感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如何依据行为决策理论描述双方主体的心理行为并将其引入到双边匹配模型中, 以往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被关注. 在本文中, 针对双方主体给出偏好序值信息的双边匹配问题, 给出了一种考虑双方主体心理行为的稳定双边匹配方法. 首先将双方主体给出的偏好序值转化为偏好效用; 然后依据失望理论, 将主体的偏好效用转化为用以描述主体对与对方主体相匹配的满意程度的感知效用; 进而在稳定匹配约束条件下, 以每方主体感知效用之和最大为目标, 构建了双边匹配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并使用基于隶属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换为单目标优化模型, 通过模型求解可得到最优双边匹配结果. 最后, 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郑文  张喆  朱静宜 《系统仿真学报》2022,34(9):2098-2106
针对平台排他性竞争问题,引入2个竞争的PlatformsAgent、100个ConsumersAgent及300个SellersAgent,封装在BarriersModelSwarm表征的封闭市场环境,构建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双边市场系统。通过BarriersObserverSwarm交叉调用Agents属性信息与行为策略,生成虚拟连接类Order类和ArrayList类循环运行。触动Consumers/SellersAgent单边依赖度差异化条件,对比平台交易量、市场集中度和累积资产,还原双边市场竞争涌现的排他性。仿真结果表明,消费者与销售者依赖度增加,形成平台累积优势,平台间竞争演化出现排他性。探究平台排他性竞争演化,对双边市场监管具有前瞻性论域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P2P网贷平台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基于双边市场定价理论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用来研究P2P平台的不同商业模式,特别是盈利模式.为揭示在我国金融环境下以P2P为代表的新型金融产品的持续经营条件与未来发展方向,结合我国新出台的P2P相关政策,在模型中考虑政策影响,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在二部制收费和只收会员费的两种不同盈利模式下,网络外部性均会使多归属P2P平台的利润降低;2)二部制收费的盈利模式优于只收取会员费的盈利模式;3)现有P2P相关政策对保证本金(利息)模式的明令禁止将更好的保障出借人的利益.基于所得结论,最后提出若干关于我国P2P平台发展及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考虑属性优先性的择期手术患者和医生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给出考虑属性优先性的择期手术患者和医生双边匹配问题的描述和医患双边匹配的定义;考虑到患者最关注的医生属性不同和医生对手术类型的擅长程度不同,分别给出了考虑属性优先性的医患个体理性匹配方案、医患稳定阻塞对、医患稳定匹配方案的定义;进一步地,根据患者提供的属性优先性信息,计算患者关于各优先属性集的权重,进而计算患者关于医生的综合满意度;构建了获得医患稳定匹配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多目标粒子群(MOPSO)算法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平台上交易量为长尾分布的背景下,从平台双方交易量的相互影响出发,建立了一般化数学模型对平台的最优规模和双平台的竞争性均衡进行了分析,解释了现实中平台型企业的有限规模和多平台共存的市场特征,并探讨了推荐系统在电子商务产业中的作用。用户异质性是垄断平台存在有限的最优规模的必要条件。当平台上的卖方销量服从长尾分布时,两个相互竞争的平台之间会存在唯一的市场均衡。推荐系统可以通过重新分配交易量来提高平台的利润和规模。  相似文献   

17.
考虑偏好序的多满意稳定导向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考虑偏好序的多满意稳定导向双边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双边匹配方案、稳定双边匹配方案、弱稳定双边匹配方案和α-稳定双边匹配方案的相关定义.然后,考虑双边匹配主体给出的强偏好序、弱偏好序、无差异偏好序和未知偏好序信息,分别计算了双边匹配主体的满意度.进一步地,分别构建满意、弱满意稳定、α-满意稳定和满意稳定等四种决策导向的优化模型.通过运用求解模型的变步长算法,可以获得相应的最优匹配方案.最后,给出一个算例,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