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改性废弃稀土抛光粉吸附除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废弃稀土抛光粉的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材料对磷酸根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稀土抛光粉对磷酸根阴离子显示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改性后的磷吸附量是改性前的100倍,在室温(25℃),初始浓度5~150 mg/L,pH为3、5、7、9、11的条件下,其吸附等温线能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对于低浓度(5~10 mg/L)磷溶液,改性后材料在所选pH条件下对磷的去除率可达100%,表明将废弃稀土抛光粉改性成磷吸附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榴莲壳经甲醛/硫酸混合溶液处理后制备成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起始浓度、吸附时间、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容量在pH值7~11范围内达到最大值,CTAB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增大,当吸附剂用量为0.5g时,CTAB的去除率达97.5%。吸附容量也随着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120min达到吸附平衡。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或Tempkin方程。在热力学研究中,ΔG°<0,ΔH°>0,ΔS°>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氯化锌为活化剂对小麦秸秆进行了改性,制备出一种新型炭质吸附剂。以溶液的流速、初始浓度、pH值、温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溶液流速为5mL/min、初始浓度为50mg/L、pH为7、吸附剂量为3g时,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在50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流速的增加,改性小麦秸秆对磷酸根的吸附量逐渐减少;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床层的穿透点提前;在pH=7时,吸附剂的动态饱和吸附量可达4.294mg/g;吸附区的移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降低,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双滴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在350℃下焙烧成为焙烧态水滑石(CHTlc-350)样品。采用XRD、FT—IR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了CHTlc-350对磷酸根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时间、pH、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磷酸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5,吸附剂与溶液接触24 h时,CHTlc-350对磷酸根的吸附效果最佳。CHTlc-350对磷酸根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其最大理论吸附量达到90.09 mg/g。CHTlc-350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磷酸根,磷浓度为40 mg/L,吸附剂浓度为1.0 g/L时,其去除率可达99.44%。  相似文献   

5.
经NaOH-草酸改性废弃柚子皮制得低成本柚子皮生物吸附剂.通过考察pH值、吸附剂量、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影响因素,系统研究改性柚子皮生物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改性前后柚子皮进行了表征,提出了NaOH-草酸对柚子皮的协同改性机制并对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柚子皮经NaOH-草酸改性后,可提高羧基官能团数目,使吸附Pb2+能力提高.相同条件下,柚子皮及改性柚子皮对Pb2+的吸附容量分别是3.68 mg/g和18.76 mg/g.Pb2+初始质量浓度50 mg/L、溶液pH值5.0、改性柚子皮生物吸附剂投加量8 g/L、吸附90min时,Pb2+去除率为96.10%;Pb2+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等温模型很好地描述.生物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6.
探索壳聚糖与膨润土的质量比与反应介质酸度对制备壳聚糖改性膨润土的影响并以改性土为吸附剂探讨了改性土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介质的pH值及酸性红溶液质量浓度对酸性红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土随着壳聚糖质量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反应介质的酸度增强,改性土的吸附能力增加;随着改性土质量的增加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反应温度上升改性土吸附能力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酸性红染料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能力增加;随着反应pH值的增大吸附能力先增大后减少.质量比为1∶125,冰醋酸体积分数为1%为最佳制备条件,改性土质量为0.6g,温度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70min,介质pH为7左右时是最佳吸附条件.且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7.
以氢氧化钾溶液浸泡制备改性锯末作为含Cr(Ⅵ)废水的吸附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锯末的化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吸附剂对低浓度的含Cr(Ⅵ)废水的吸附效果较佳,在实验中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较大;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剂的投加量24g/L、Cr(Ⅵ)初始浓度25mg/L、溶液初始pH值为2,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为2h,吸附率可达到98.73%;改性锯末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1);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来描述;通过再生实验表明,改性锯末可进行解析再生.  相似文献   

8.
以黄麻纤维和黄麻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得两种黄麻基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亚甲基蓝染料溶液为吸附质,探讨了染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水浴温度、染料溶液pH值等因素对黄麻基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染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亚甲基蓝去除率逐渐降低,吸附量逐渐增大;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时间的延长或染料溶液pH值的增加,亚甲基蓝去除率和吸附量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水浴温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和吸附量影响较小.黄麻杆活性炭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其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和吸附量高于黄麻纤维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以凹凸棒土颗粒为载体 ,采用FeCl3为原料 ,制备水合氧化物Fe·nH2 O .然后 ,将氧化物负载在颗粒上 ,制得粒状磷酸根吸附剂 .实验探讨了负载过程中FeCl3的浓度、负载时间、负载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吸附剂其磷酸根的去除率可达 95 4% .  相似文献   

10.
复合铁铝吸附剂的制备及对水中痕量磷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复合铁铝吸附剂,研究了磷浓度、pH值、温度及共存离子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铁铝吸附剂除磷效果显著,吸附容量随溶液磷浓度升高而升高,同等条件下,吸附容量是活性氧化铝的3.5倍;对磷的吸附作用以化学吸附为主,磷在吸附剂表面同时存在着非特性吸附和强的特性吸附;CO32-对除磷效果产生较强干扰,CO32-与PO43-在吸附剂颗粒表面存在着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11.
以凹凸棒石为载体,通过碱酸改性,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r-APT新型除磷吸附剂.对其吸附性能和最佳负载条件以及对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25℃和p H=5.6的条件下,吸附时间为1h时,Zr-APT 对磷的去除率达94.3%;在pH=5.6的条件下,当锆溶液浓度为0.4mol/L ,浸渍时间为12h时,所制得的 Zr-APT 新型除磷吸附剂除磷率达95.3%.该种吸附剂对磷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对磷酸改性玉米芯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水中亚甲基蓝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吸附特性及影响吸附的因素,探讨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磷酸改性后玉米芯吸附剂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亚甲基蓝浓度100mg/L,改性吸附剂投加量0.05g,温度25℃,pH 6.0,吸附时间60min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99.06mg/g.吸附等温线可很好地用Langmuir方程式拟合,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小于0,而ΔH0、ΔS0大于0,吸附使体系的有序性降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吸附很可能是分子计量置换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和酸改性粉煤灰为原料,制备壳聚糖交联酸改性粉煤灰吸附剂.利用SEM、XRD、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其制备及吸附条件对Mn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时,当壳聚糖与酸改性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10,交联剂用量为2 mL/g;吸附时,废水pH为9,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剂用量为10 g/L时,Mn2+去除率为98.7%.  相似文献   

14.
铅酸蓄电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强酸性含铅废水,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土作为吸附剂,将某铅酸蓄电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酸性含铅废水作为实验用水,通过静态实验考察改性凹土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将废水pH值调节为4.02,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9.12%;废水中Pb2+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改性凹土吸附废水中的Pb2+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改性凹土吸附剂对铅酸废水治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自制的汉麻活性炭对竹醋原液的脱色脱臭的最佳工艺,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活性炭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竹醋原液(100℃蒸馏液)脱色脱臭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位体积竹醋原液汉麻活性炭用量24mg/mL,单位体积竹醋蒸馏液汉麻活性炭用量10mg/mL,吸附20min,吸附温度60℃,pH值为3.0,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达85%以上;氯化锌脱色率达60%以上,磷酸汉麻活性炭吸附量高达385.3~427.3mg/g.结论: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比其他活性炭脱色、脱臭率高,可应用于竹醋液的脱色脱臭.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硫酸和盐酸处理杭锦2#土制备活性白土,以其为载体制备SO42-/杭锦2#土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不同酸处理载体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BET、XRDI、R和TG-DTA表征.结果表明,硫酸处理载体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盐酸处理所得的催化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酸处理对杭锦2#土的结构影响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7.
市政污水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生物法、化学法、磷酸铵镁结晶法和吸附法的除磷效果和产生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吸附法除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吸附法具有吸附剂成本低廉、吸附专一性好、可回收磷的优点,吸附法除磷将是今后市政污水消除磷污染和回收磷资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应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氟,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氟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pH、氟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率影响较大,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温度对吸附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Novel adsorbent, Fe(III)-loaded ligand exchange cotton cellulose adsorbent [Fe(III)LECCA],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s and mechanism of fluorid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adsorbent was found to adsorb fluoride rapidly and effectively. The fluoride removal was influenced by pH. Adsorption model followed first-order reac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theapparent adsorption activated energyE, was 6.37 kJ·mol−1, and adsorption enthalpy ΔH was 5.35 kJ·mol−1.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fluoride on adsorbent was 3.2 mmol·g−1 (dry weight). The maximal integer coordination ratio of fluoride with Fe(III) LECCA was 3∶1. The ligand exchange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was elucidated through chemical methods and IR spectral analysi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9977010) and Shanghai Priority Academic Discipline Biography: ZHAO Ya-ping (1974-), female, Ph.D., research directio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