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排污口的影响,导致山西省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整体水质较差,所选监测点监测结果显示,除册田水库水质尚好,其余都为劣Ⅴ类水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级型指数法对鲍邱河在三河市区域内上游断面和下游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月份上游断面的水质为劣Ⅴ类,下游断面和五月份的水质受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汞和石油类的影响均为劣Ⅴ类,两断面的水质下游好于上游,五月好于三月.  相似文献   

3.
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徐州市2003年水环境监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的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各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能够达到Ⅱ~Ⅲ类水质,京杭运河为Ⅲ~Ⅳ类,废黄河除了三环西路监测断面为Ⅳ类外,其余各监测点以及京杭运河各支流和奎河各断面均为Ⅴ类水.  相似文献   

4.
东北东部山地松辽分水岭大致位于辽源市以北至草市以东,呈北西——南东绵延的高地,向西直接过渡为东北平原的松辽分水岭。自高地南流有浑河、大清河、柴河和太子河等。北流主要有柳河、一统河和三统河等(图一)。东北平原水系变迁问题,仍存在着争论。关于东北山地河流变迁,侯德封等提到:“浑河谷下切的开始大致是南北满中间地带缓慢隆起之后,浑河流向西南,与前期河流方向相反”。本文拟从两个最大的山地河流——柳河(最后注入松花江)和浑河(注入下辽河)水系的发育和变迁、分水岭迁移和河流劫夺这一事实出发,揭示东北东部山地今日松辽分水岭地区的水系和地貌特征,并探索形成这些特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浑太河流域河流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12年浑太河流域65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0个参照点,55个观察点),对33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EPT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耐污类群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相对丰度、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构成B-IBI指标体系,采用比值法统一各生物参数量纲.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利用构建的B-IBI开展浑太河流域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样点中健康的占29.23%、亚健康的占12.31%、一般的占20%、较差的占26.15%、极差的占12.31%.相比于太子河流域,浑河流域的健康状况明显较差.小汤河上游、太子河南支、太子河北支所有样点的评价结果均为“健康”,这些区域河流的健康状况在全流域是最佳的.浑河流域从大伙房水库往下游的点位的健康状况大多为较差和极差,这个区域健康状况也是全流域最差的.  相似文献   

6.
沈建康 《科技资讯》2010,(31):123-125
通过对沙河水库水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沙河水库湖区水质总体处于Ⅱ-Ⅲ类水质,湖区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总氮和总磷,且总氮相当长时间处于Ⅴ类水,甚至劣Ⅴ类水。因此,应该加强水库水质进一步污染的防范工作,以防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万峰湖水环境质量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万峰湖水环境质量进行的调查和监测,对万峰湖的水质状况、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峰湖的5个主要入湖河流和湖区的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大部分水域水质类别达劣Ⅴ类,其中主要超标项目为TP、TN;万峰湖83%的区域属于富营养型;为了防止湖泊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基于GIS分析技术,得到了济南市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一级分区以集水区水文条件3大水系为依据,分别为黄河水系、小清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划分3大流域外加城区组成.二级水生态分区则以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为主导因子.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则反映二组分区内功能差异,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维持、水环境支持、水资源支持4项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叠加方法,按主导功能类型完成流域内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相似文献   

9.
该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昌市象湖湿地敏感区湖泊湿地在修复工程前后的水环境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复工程前,象湖水质为Ⅴ类水和劣Ⅴ类水; 在修复工程后,象湖湖体水质为Ⅴ类水,象湖滚水坝水质为Ⅱ类水,木桩驳岸水质为Ⅵ类水,其中在大部分水体中的COD、TN、TP含量都有明显改善,这说明象湖修复工程对水质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在象湖修复工程之后,象湖湿地土壤的pH值由偏酸性向中性转变,含水量增加,更加适合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1998-2012年海河流域水质数据,从流域角度上探讨流域地表水常规污染演变特征,分析了全流域不同水期排污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河段污染形势严峻,受污染河长比例保持在约60%至75%之间。劣Ⅴ类水以及优于Ⅲ类水河长总数则呈现轻微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浅析QUASAR河流综合水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QUASAR模型是一维动态综合水质模型,是由英国Whitehead建立的贝德福郡乌斯河水质模型发展而来,并成功地应用于英国LOIS工程。对该模型的原理、方程及数据需求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该模型对我国河流水质评价、水质预测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天沙河水环境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江门市天沙河的水文、水体功能和污染及沿岸的地形、地貌,按国家标准方法对天水河15项指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天沙河水的氨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和挥发酚含量超标,为较重污染水质。对此提出几点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3.
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开采前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红岩河水质监测和分析,认为:红岩河水质细菌学指标高是山区林地故有的特征,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硬度偏高与流域区地面丰富的有机质及水地质条件有关;非点源污染是红岩河目前主要的污染形式;太白县城周围人为活动对红岩河水质有一定影响是该河水资源保护的潜在问题。其结果对引红济石工程的预期效益及秦岭水源地水质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小清河河口段的水质特征,提出了适用于该潮汐河流的一维有限段水质模型。经模型的标定、验证和灵敏度分析,证明了该水质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后,对小清河河口段水质模型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景观河流(津河)水质变化的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景观河流的治理和维护成为许多城市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以津河为研究对象, 在对其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利用QUAL2E模型建立了津河水质模型,模拟和预测津河的水质.在建立津河水质模型中,模型参数的估值一部分选用经验数据或根据经验公式计算,一部分通过模型反求的方法获得,经验证,这种方法在尝试的3种方法中效果最佳,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结合天津市有关景观水体环境保护规划和津河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津河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浊漳河水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浊漳河污染源调查和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建立了浊漳河吴家庄水库的水质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预测了水库建成后的水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汾河水库上游81 km水质状况及入河排污情况进行了监测、调查与评价,提出了有效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易文利 《河南科学》2010,28(10):1327-1330
根据千河流域4个断面的水体监测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7—2009年千河流域这4个断面的水源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水源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所要求的水质类别,但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